第18章 商议 (1/2)
种晚稻之事势在必行,若是再晚只怕会影响晚稻的产量。只是林璇在他人眼中不过就是个垂髫幼童罢了,林知非也不敢在这种大事上轻易信她。
林璇沐浴过后,披着半干的发丝倚窗沉思着到底该用什么理由说服林知非。
据后世考证,中国最早种双季稻的时间为汉朝,据汉代杨孚异物志载“交趾稻夏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
那时候的岭南已经发现种晚稻的确可行,并且有人记录进册。但是现在汉朝都没了,更别提有这本书存在了。
林璇本想用农书劝林知非种晚稻,可是现在的农书却多是劝告百姓八月是让土地休养增肥的时候。
夜晚的微风裹挟着院中花香而来,窗外满天星辰明明昧昧,门外突然响起卫恒带着怯意的声音“阿璇,恒能进来否”
这么晚了,卫恒还来这里做什么
林璇蹙眉下榻,拉开门后却见卫恒半散了头发,眼角微红,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无措的捏着银色披风一角,看上去好不可怜。
林璇扫了四周一眼,发现周围只有卫恒一人,他身边侍女小厮都没有,饶是她脾气好,心里也忍不住有了怒意“殿下近侍何在他们怎的让殿下一人出来了”
卫恒眼里似含了泪,衬着他眼下那颗泪痣仿佛是泪珠一般“恒梦到在黎城郡被掳的事,可是恒身边并无阿璇,恒被魇着了,守夜的兰生又睡得太熟,恒心中害怕,便之只好来找阿璇了。”
到底是秋日,夜间长发吹来,还是有三分凉意。
林璇看着可怜兮兮的卫恒,心里一软,便把他拉进屋中。
“殿下身份贵重,若下次魇到只管叫醒仆从,切忌独自一人行走。”
卫恒脱了披风后,便只穿着素色的里衣乖乖巧巧的坐在榻上,语气隐约带着委屈的意味“阿璇可是生气了自从上次一别,阿璇同我生分了许多,你都不肯叫我的名字了。”
卫恒身为王上之子,却无一丝骄纵之意,还能体恤下人,他又这样可怜巴巴的看着林璇,着实让人心软。
林璇自是不忍责备于他,看他还真委屈上了,不由好气又好笑“阿恒能体恤下人自是极好,只是深夜独自而出,这事有此一次,若再来一回,我可真生气了。”
她语气里的关怀与纵容,让卫恒欢快一笑。他伶俐的爬到床上,乖乖盖好被子,只露出一双眼睛瞧着林璇“师兄,快上床榻”
撒娇时就叫师兄,平时却阿璇阿璇的叫。
林璇不过这小孩撒起娇来,也太可爱了吧。
她心里纠结着要不要再编个什么理由去说服林知非,但看到卫恒亮亮的期盼的眼神后,她只好面无表情的灭了烛火,躺到了床上。
果然又乖又软的小孩子,没有人能狠下心来拒绝他。
轻嗅着令人安心的气息,卫恒在暗黑中忍不住弯了弯唇,露出个得逞的笑意。
一觉便睡到了天光大亮,吃过早食,林知非便着急地往外走,林璇见状忙道“父亲,璇儿有话要同您说。”
林知非回过头,笑容里有些焦急“为父要去看看聚集在郡内郡外的流民,璇儿的事,等为父回来再说可好”
林璇咬咬牙,直言“璇儿知百姓正是饥困之时,与其拖至冬日看他们活活饿死,不如拼一拼,趁这个月重新种下稻谷,以待来日丰收。”
林知非还未说话,秦氏讶异的拉住林璇“你小小的人,哪里懂什么农事你忧心百姓其心可嘉,但是稻谷不能越冬,此事凡是农者,人人皆知,你这方法得不偿失。璇儿还是让你父亲去忙吧,这些事我们也帮不上忙,便不要添乱了。”
林知非朝林璇轻轻颔首,抬步便想走。
卫恒是相信林璇的,他见林知非真的要走,立即道“老师不若再听听阿璇的话。”
林知非只好停下,林璇向他走了两步,稚嫩的面上并无退却之色“农事里言因地制宜,陛下尚在前邸时,父亲为王上盔下幕僚,那时我们皆在国都郑都。”
看林知非听得入神,林璇接着道“郑都在北,每至冬日则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百草难活。但是卫都在南,从八月至十月、十一月还未曾下雪,也不会冷得万物不生。山林之间甚至还有绿植,父亲与其坐等空山,不若召集羽人与农家之人判断一番,看看卫都到底能否种再植一季稻子。”
羽人是专门掌管百姓种植、教导百姓如何让土地保持肥沃、教导如何百姓采猎的一个官职,而农家是百家思想中的一家,他们对农事娴熟,且敢于实践,若是他们能出面说服林知非,那么晚稻就可以顺利种下了。
林知非竟被林璇说得有几分动心,虽然百姓都是按照历来的时间来种植粮食谷物,但若是卫都真的可以种第二季稻子,那饥荒就还存有一线生机,这总比等到二、三月青黄不接时饿殍遍地好。
卫恒走上前来与林璇
林璇沐浴过后,披着半干的发丝倚窗沉思着到底该用什么理由说服林知非。
据后世考证,中国最早种双季稻的时间为汉朝,据汉代杨孚异物志载“交趾稻夏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
那时候的岭南已经发现种晚稻的确可行,并且有人记录进册。但是现在汉朝都没了,更别提有这本书存在了。
林璇本想用农书劝林知非种晚稻,可是现在的农书却多是劝告百姓八月是让土地休养增肥的时候。
夜晚的微风裹挟着院中花香而来,窗外满天星辰明明昧昧,门外突然响起卫恒带着怯意的声音“阿璇,恒能进来否”
这么晚了,卫恒还来这里做什么
林璇蹙眉下榻,拉开门后却见卫恒半散了头发,眼角微红,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无措的捏着银色披风一角,看上去好不可怜。
林璇扫了四周一眼,发现周围只有卫恒一人,他身边侍女小厮都没有,饶是她脾气好,心里也忍不住有了怒意“殿下近侍何在他们怎的让殿下一人出来了”
卫恒眼里似含了泪,衬着他眼下那颗泪痣仿佛是泪珠一般“恒梦到在黎城郡被掳的事,可是恒身边并无阿璇,恒被魇着了,守夜的兰生又睡得太熟,恒心中害怕,便之只好来找阿璇了。”
到底是秋日,夜间长发吹来,还是有三分凉意。
林璇看着可怜兮兮的卫恒,心里一软,便把他拉进屋中。
“殿下身份贵重,若下次魇到只管叫醒仆从,切忌独自一人行走。”
卫恒脱了披风后,便只穿着素色的里衣乖乖巧巧的坐在榻上,语气隐约带着委屈的意味“阿璇可是生气了自从上次一别,阿璇同我生分了许多,你都不肯叫我的名字了。”
卫恒身为王上之子,却无一丝骄纵之意,还能体恤下人,他又这样可怜巴巴的看着林璇,着实让人心软。
林璇自是不忍责备于他,看他还真委屈上了,不由好气又好笑“阿恒能体恤下人自是极好,只是深夜独自而出,这事有此一次,若再来一回,我可真生气了。”
她语气里的关怀与纵容,让卫恒欢快一笑。他伶俐的爬到床上,乖乖盖好被子,只露出一双眼睛瞧着林璇“师兄,快上床榻”
撒娇时就叫师兄,平时却阿璇阿璇的叫。
林璇不过这小孩撒起娇来,也太可爱了吧。
她心里纠结着要不要再编个什么理由去说服林知非,但看到卫恒亮亮的期盼的眼神后,她只好面无表情的灭了烛火,躺到了床上。
果然又乖又软的小孩子,没有人能狠下心来拒绝他。
轻嗅着令人安心的气息,卫恒在暗黑中忍不住弯了弯唇,露出个得逞的笑意。
一觉便睡到了天光大亮,吃过早食,林知非便着急地往外走,林璇见状忙道“父亲,璇儿有话要同您说。”
林知非回过头,笑容里有些焦急“为父要去看看聚集在郡内郡外的流民,璇儿的事,等为父回来再说可好”
林璇咬咬牙,直言“璇儿知百姓正是饥困之时,与其拖至冬日看他们活活饿死,不如拼一拼,趁这个月重新种下稻谷,以待来日丰收。”
林知非还未说话,秦氏讶异的拉住林璇“你小小的人,哪里懂什么农事你忧心百姓其心可嘉,但是稻谷不能越冬,此事凡是农者,人人皆知,你这方法得不偿失。璇儿还是让你父亲去忙吧,这些事我们也帮不上忙,便不要添乱了。”
林知非朝林璇轻轻颔首,抬步便想走。
卫恒是相信林璇的,他见林知非真的要走,立即道“老师不若再听听阿璇的话。”
林知非只好停下,林璇向他走了两步,稚嫩的面上并无退却之色“农事里言因地制宜,陛下尚在前邸时,父亲为王上盔下幕僚,那时我们皆在国都郑都。”
看林知非听得入神,林璇接着道“郑都在北,每至冬日则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百草难活。但是卫都在南,从八月至十月、十一月还未曾下雪,也不会冷得万物不生。山林之间甚至还有绿植,父亲与其坐等空山,不若召集羽人与农家之人判断一番,看看卫都到底能否种再植一季稻子。”
羽人是专门掌管百姓种植、教导百姓如何让土地保持肥沃、教导如何百姓采猎的一个官职,而农家是百家思想中的一家,他们对农事娴熟,且敢于实践,若是他们能出面说服林知非,那么晚稻就可以顺利种下了。
林知非竟被林璇说得有几分动心,虽然百姓都是按照历来的时间来种植粮食谷物,但若是卫都真的可以种第二季稻子,那饥荒就还存有一线生机,这总比等到二、三月青黄不接时饿殍遍地好。
卫恒走上前来与林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