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进江家 (1/2)
烟一中晚自习下课很晚,要到整整十点钟,如果到了高三,还得再加一节,十点四十才能放。
这学校的规定还是挺变态的,不管走读还是住校,都必须得上晚自习。
说是晚自习,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课,留给自习的时间很少。
江晚把手机搁在桌面上看小说,看得走火入魔,评讲试卷的话是一句没听进去。
“江晚江晚”
江晚划拉屏幕的指尖顿了一下,这才抬头。点他的名字是教历史的陈老师。
什么,都已经换老师了啊。
江晚记得刚刚还是英语老师在讲题来着。
看得太入神,连下课又上课了都没发现。
陈老师是视力不好出了名的,两片啤酒盖厚的镜片似乎也于事无补。他只当江晚不适应被点名,反应慢了些,毫无怀疑地道“你来讲讲第七题,我们班只有你做对了。”
闻言,江晚特别淡定地从手机底下抽出一沓卷子,翻了翻,找到历史卷。
然后低头看了看第七题。
“这个啊”江晚说,“a一看就不对,c不能选,d明显错误。所以选b。”
“噗”这是毫不掩饰的薛扎。
其他同学,也是捂嘴偷笑。
“呃,能不能,详细一点呢”老陈有点无语地扶了扶眼镜。
“a选项,说法过于绝对了,基本可以排除。c与材料原文明显有出入。d选项换了描述的对象,如果放到题干里,会形成一个偷换主语的病句,所以也排除。”
老陈“”
他这好像是历史试卷来着
他连忙去看d选项,好像的确是读起来有点不通顺,不知道算不算出题失误还是怎么。但是,他也从来没有遇到过江晚这种奇葩学生,把历史当成语文做啊
这d选项有个很隐晦的陷阱,本来是难点中的难点,连他都差点选错。
结果,江晚给他来了句,d放进去是病句
老陈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个展开,有点被搞懵逼了,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反正他真是服了江晚这小祖宗了,怎么开窍之后,感觉脑回路跟大多数人有点不一样呢。
老陈挥手让江晚坐下,颇有些汗道“同学们翻到必修一的34页”
江晚撇了撇嘴,坐下了。
历史试卷改革之后,很少会出现纯粹考查记忆的题目了。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简述题,通通都带有从历史文献中截取出的材料。
而大多数时候要得出答案,只参考给出的材料就足够。
文言文理解过关的话,再加上一点答题套路,考到高分并不难。
特别是历史的主观叙述题,基本上只要总结要点、提炼中心、合理联想再加以议论就行了,跟阅读理解真没多少区别。不像政治,照抄材料只有一半的分,还得背背知识点。
所以江晚属于,你要他把中国上下朝代按顺序数出来,他都不一定能数清楚,但是考试还能过,甚至分还很高。
简而言之就是应试高手,常识废物。
很多人以为文科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其实死记硬背是最没效率的学习方式,还是要靠技巧。
而江晚这种顶级懒人,天生知道怎么抓技巧,然后用多背一页都亏的态度消极学习,偏偏效率很高。
天赋这回事还是存在的。
不过老天也是公平的。
开启了江晚情商的门,就关上了他智商的窗。
不然这人天天看小说还全学科高分,也太恶心了,说不定哪天就会被蒙住头打一顿。
江晚就这么看了一整晚的小说,看得脖子都酸了。
倒不是他不学。而是,江晚的学校态度是,只学自己不会的。
试卷发下来,他看了看错的题,都明白错在哪儿了,所以允许自己不听课。
至于理科
你就是让他听,他也听不懂啊。
就这样,一直看到放学。
夏季的晚上带着种粘稠的闷,吹来的风好像也带着热气。江晚从来不把任何学习任务带回家的,同学还在仔细把作业往书包里装的时候,他就在第一时间起身,走到座位后门的薛扎那儿。薛扎正呼呼睡得起劲呢。
江晚拿手机敲了敲他桌子“醒了,放学了。”
薛扎跟江晚住得近,江家司机一般顺路捎上薛扎的。
江晚之所以记得这一点,是因为书里有不少放学路上的打脸桥段。
甚至到最后,江晚被设计得跟江家近乎决裂,连坐车的资格都没有了。
想到马上要跟一家子极品处在同一屋檐,江晚就有点自闭。
谁知道,薛扎却很兴奋。
“你这次那么多科都是第一,回去跟你爸说,让他骂你弟去。”
江晚只是苦笑了一下。
都说,后妈进门,亲爹也会变后爹。
江晨跟继母的种种挑拨,只算得上是催化剂罢了,最根本的原因还不是江父根本就没把江晚这个亲儿子放在心上。
否则,其他人再怎么耍手段,还不都是无用功。
不过,江晚也不在乎江父喜不喜欢自己。
只是
做了那么多恶心人的事,江晨要是还想着装乖讨巧、好处拿尽,也未免太过理想化了,没有那么好的事。
江晚自己不在乎招不招江
这学校的规定还是挺变态的,不管走读还是住校,都必须得上晚自习。
说是晚自习,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课,留给自习的时间很少。
江晚把手机搁在桌面上看小说,看得走火入魔,评讲试卷的话是一句没听进去。
“江晚江晚”
江晚划拉屏幕的指尖顿了一下,这才抬头。点他的名字是教历史的陈老师。
什么,都已经换老师了啊。
江晚记得刚刚还是英语老师在讲题来着。
看得太入神,连下课又上课了都没发现。
陈老师是视力不好出了名的,两片啤酒盖厚的镜片似乎也于事无补。他只当江晚不适应被点名,反应慢了些,毫无怀疑地道“你来讲讲第七题,我们班只有你做对了。”
闻言,江晚特别淡定地从手机底下抽出一沓卷子,翻了翻,找到历史卷。
然后低头看了看第七题。
“这个啊”江晚说,“a一看就不对,c不能选,d明显错误。所以选b。”
“噗”这是毫不掩饰的薛扎。
其他同学,也是捂嘴偷笑。
“呃,能不能,详细一点呢”老陈有点无语地扶了扶眼镜。
“a选项,说法过于绝对了,基本可以排除。c与材料原文明显有出入。d选项换了描述的对象,如果放到题干里,会形成一个偷换主语的病句,所以也排除。”
老陈“”
他这好像是历史试卷来着
他连忙去看d选项,好像的确是读起来有点不通顺,不知道算不算出题失误还是怎么。但是,他也从来没有遇到过江晚这种奇葩学生,把历史当成语文做啊
这d选项有个很隐晦的陷阱,本来是难点中的难点,连他都差点选错。
结果,江晚给他来了句,d放进去是病句
老陈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个展开,有点被搞懵逼了,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反正他真是服了江晚这小祖宗了,怎么开窍之后,感觉脑回路跟大多数人有点不一样呢。
老陈挥手让江晚坐下,颇有些汗道“同学们翻到必修一的34页”
江晚撇了撇嘴,坐下了。
历史试卷改革之后,很少会出现纯粹考查记忆的题目了。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简述题,通通都带有从历史文献中截取出的材料。
而大多数时候要得出答案,只参考给出的材料就足够。
文言文理解过关的话,再加上一点答题套路,考到高分并不难。
特别是历史的主观叙述题,基本上只要总结要点、提炼中心、合理联想再加以议论就行了,跟阅读理解真没多少区别。不像政治,照抄材料只有一半的分,还得背背知识点。
所以江晚属于,你要他把中国上下朝代按顺序数出来,他都不一定能数清楚,但是考试还能过,甚至分还很高。
简而言之就是应试高手,常识废物。
很多人以为文科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其实死记硬背是最没效率的学习方式,还是要靠技巧。
而江晚这种顶级懒人,天生知道怎么抓技巧,然后用多背一页都亏的态度消极学习,偏偏效率很高。
天赋这回事还是存在的。
不过老天也是公平的。
开启了江晚情商的门,就关上了他智商的窗。
不然这人天天看小说还全学科高分,也太恶心了,说不定哪天就会被蒙住头打一顿。
江晚就这么看了一整晚的小说,看得脖子都酸了。
倒不是他不学。而是,江晚的学校态度是,只学自己不会的。
试卷发下来,他看了看错的题,都明白错在哪儿了,所以允许自己不听课。
至于理科
你就是让他听,他也听不懂啊。
就这样,一直看到放学。
夏季的晚上带着种粘稠的闷,吹来的风好像也带着热气。江晚从来不把任何学习任务带回家的,同学还在仔细把作业往书包里装的时候,他就在第一时间起身,走到座位后门的薛扎那儿。薛扎正呼呼睡得起劲呢。
江晚拿手机敲了敲他桌子“醒了,放学了。”
薛扎跟江晚住得近,江家司机一般顺路捎上薛扎的。
江晚之所以记得这一点,是因为书里有不少放学路上的打脸桥段。
甚至到最后,江晚被设计得跟江家近乎决裂,连坐车的资格都没有了。
想到马上要跟一家子极品处在同一屋檐,江晚就有点自闭。
谁知道,薛扎却很兴奋。
“你这次那么多科都是第一,回去跟你爸说,让他骂你弟去。”
江晚只是苦笑了一下。
都说,后妈进门,亲爹也会变后爹。
江晨跟继母的种种挑拨,只算得上是催化剂罢了,最根本的原因还不是江父根本就没把江晚这个亲儿子放在心上。
否则,其他人再怎么耍手段,还不都是无用功。
不过,江晚也不在乎江父喜不喜欢自己。
只是
做了那么多恶心人的事,江晨要是还想着装乖讨巧、好处拿尽,也未免太过理想化了,没有那么好的事。
江晚自己不在乎招不招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