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玉玺想干活(修错) (2/2)
再爱一次这个刘家
尽管玉玺担心着,恨不得用小拳拳锤飞了汉王刘宏,可汉王既看不见她,又摸不到她,外加长乐宫闹夭他都不在乎,心这么大,玉玺拿他没辙啊
这些年来玉玺就这么看着,看到麻木。
她虽然被刘秀禁过足,但是那些对她的禁锢早已消失贻尽。没了光武皇帝刘秀在,这宫城内没人压制的了她。只是每次偷跑去观察刘家后人,都能看到刘宏偷懒不做功课在耍,也是没谁了。
玉玺心累,要爱不起这个刘家了。
看那姑娘略有收敛,荀彧暗自松了口气。
敢直呼人主的名字,眼前这位叫小玉的姑娘到底是何方神圣啊就连论辈分是人主大舅的窦大将军都不敢直呼汉王名字,眼前这姑娘却一点都不避讳。
玉玺要是知道荀彧所想,怕是要直说,别说汉王刘宏了,这“人”世间的万物哪敢对她不敬。
传国玉玺就是这么任性。
荀彧虽然好奇,但也知道这宫中最忌讳的便是好奇,眼不见,耳不闻才是宫中人的生存之道。见这名小玉的姑娘老实下来不再作妖,他也就不再搭理她,专心笔下明日要交给上司的事物。
没了能谈论的话题,玉玺又安静了下来。
看着那毛笔在竹简上留下墨迹,玉玺仿若回到当年陪伴秦王夜里绢写诏书,夜读那段时光。
她伏在桌前,看着秦王落在绢上刚劲有力的一书好字。他专心时,最烦被人打扰,每每有人在这时进谏,他就会皱起剑眉,表情看上去更威严,也更加不近人情。
尽管在凡人眼前只能算是常见的脾气,可他是帝王,是站在高点的凡人之主,一拧眉便是地动山摇。
进谏的官员两股战战,生怕说错一句话被秦王扔出大殿。扔还算是好的,若是办事不利,结果便是直接罢官,严重点连小命都丢了。
大家都觉得秦王可怕,可秦王只是用最直接的方法治理这个国家罢了。
一直陪伴在秦王身边的玉玺知道,主人为了这个国家耗费了多少心血,又背负了多少骂名。可这一切到头来还是没了,秦改朝换代成了汉室
而她成为了汉室的传国玉玺。
对于物件来说,主人更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是这些年来压抑在心里的那份不甘,让玉玺的叛逆表现的越发严重。
也许有一天,她会自己选择主人吧。
官署处的巡逻走过两趟,玉玺慢慢站起了身。
“天快亮了,我该走了。”
她甚少在白天行动,天明便回去长乐宫呆着。
荀彧停下笔来,看向窗外渐渐泛起明亮的景色,他回过头来时,小小的守宫令办公的殿内只有他一人了。
来的那般蹊跷,走的又这般无声无息。
荀彧心里难免忐忑,匆匆收拾好手头的东西,将文书放置在上司的桌上,赶在宫城大门开启前,点完卯返家了。
天明,洛阳宫城又迎来了为江山社稷出力的大臣们,刚登基的刘宏进行了皇帝生涯中的第一次大朝会。
汉室很少有早朝,一般只有在岁首举行大朝会的时候,文武百官才会早早来到宫城前殿面见人主。平时,都是每五日一轮的“视朝”。而且视朝见的臣子不多,规模又小,大臣来的早,帝王来得晚,实际开始时间基本在巳时9点到11点。
汉王刘宏刚上位,有很多朝中的事情还不是很清楚,大臣一个个轮番上阵陈述,光听也得听个两、三天。
身为传国玉玺她自然是要来的,还是昨日看汉王刘宏登基盛况的那个位置,还是那群大臣们的上方。
大朝会从三公中的丞相打头阵,尽然有序的开始了。
由丞相整理,先从文官再到武官,江山社稷如今面临的问题,基本都摆在了汉王刘宏眼前,只要他点头,那么大臣们便能一项项分配下去,让手底下的人干活。
只是汉王有些心不在焉,尽管端端正正的坐在位置上,眼睛却一个劲的乱转。
每每听完丞相解说完,便敷衍的点头答应,也不知道他到底听没听进去丞相在说什么。
心系汉室的大臣与玉玺这会气不打一处来,要不是不能打,打不着,刘宏有可能稳稳当当的坐在上面吗
他们想让帝王干活,结果人家当自己是个木偶。
脑壳疼,可不可以不爱了
尽管玉玺担心着,恨不得用小拳拳锤飞了汉王刘宏,可汉王既看不见她,又摸不到她,外加长乐宫闹夭他都不在乎,心这么大,玉玺拿他没辙啊
这些年来玉玺就这么看着,看到麻木。
她虽然被刘秀禁过足,但是那些对她的禁锢早已消失贻尽。没了光武皇帝刘秀在,这宫城内没人压制的了她。只是每次偷跑去观察刘家后人,都能看到刘宏偷懒不做功课在耍,也是没谁了。
玉玺心累,要爱不起这个刘家了。
看那姑娘略有收敛,荀彧暗自松了口气。
敢直呼人主的名字,眼前这位叫小玉的姑娘到底是何方神圣啊就连论辈分是人主大舅的窦大将军都不敢直呼汉王名字,眼前这姑娘却一点都不避讳。
玉玺要是知道荀彧所想,怕是要直说,别说汉王刘宏了,这“人”世间的万物哪敢对她不敬。
传国玉玺就是这么任性。
荀彧虽然好奇,但也知道这宫中最忌讳的便是好奇,眼不见,耳不闻才是宫中人的生存之道。见这名小玉的姑娘老实下来不再作妖,他也就不再搭理她,专心笔下明日要交给上司的事物。
没了能谈论的话题,玉玺又安静了下来。
看着那毛笔在竹简上留下墨迹,玉玺仿若回到当年陪伴秦王夜里绢写诏书,夜读那段时光。
她伏在桌前,看着秦王落在绢上刚劲有力的一书好字。他专心时,最烦被人打扰,每每有人在这时进谏,他就会皱起剑眉,表情看上去更威严,也更加不近人情。
尽管在凡人眼前只能算是常见的脾气,可他是帝王,是站在高点的凡人之主,一拧眉便是地动山摇。
进谏的官员两股战战,生怕说错一句话被秦王扔出大殿。扔还算是好的,若是办事不利,结果便是直接罢官,严重点连小命都丢了。
大家都觉得秦王可怕,可秦王只是用最直接的方法治理这个国家罢了。
一直陪伴在秦王身边的玉玺知道,主人为了这个国家耗费了多少心血,又背负了多少骂名。可这一切到头来还是没了,秦改朝换代成了汉室
而她成为了汉室的传国玉玺。
对于物件来说,主人更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是这些年来压抑在心里的那份不甘,让玉玺的叛逆表现的越发严重。
也许有一天,她会自己选择主人吧。
官署处的巡逻走过两趟,玉玺慢慢站起了身。
“天快亮了,我该走了。”
她甚少在白天行动,天明便回去长乐宫呆着。
荀彧停下笔来,看向窗外渐渐泛起明亮的景色,他回过头来时,小小的守宫令办公的殿内只有他一人了。
来的那般蹊跷,走的又这般无声无息。
荀彧心里难免忐忑,匆匆收拾好手头的东西,将文书放置在上司的桌上,赶在宫城大门开启前,点完卯返家了。
天明,洛阳宫城又迎来了为江山社稷出力的大臣们,刚登基的刘宏进行了皇帝生涯中的第一次大朝会。
汉室很少有早朝,一般只有在岁首举行大朝会的时候,文武百官才会早早来到宫城前殿面见人主。平时,都是每五日一轮的“视朝”。而且视朝见的臣子不多,规模又小,大臣来的早,帝王来得晚,实际开始时间基本在巳时9点到11点。
汉王刘宏刚上位,有很多朝中的事情还不是很清楚,大臣一个个轮番上阵陈述,光听也得听个两、三天。
身为传国玉玺她自然是要来的,还是昨日看汉王刘宏登基盛况的那个位置,还是那群大臣们的上方。
大朝会从三公中的丞相打头阵,尽然有序的开始了。
由丞相整理,先从文官再到武官,江山社稷如今面临的问题,基本都摆在了汉王刘宏眼前,只要他点头,那么大臣们便能一项项分配下去,让手底下的人干活。
只是汉王有些心不在焉,尽管端端正正的坐在位置上,眼睛却一个劲的乱转。
每每听完丞相解说完,便敷衍的点头答应,也不知道他到底听没听进去丞相在说什么。
心系汉室的大臣与玉玺这会气不打一处来,要不是不能打,打不着,刘宏有可能稳稳当当的坐在上面吗
他们想让帝王干活,结果人家当自己是个木偶。
脑壳疼,可不可以不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