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表哥,你听说没有,魏尚书在国子监啊,汗阿玛”

    康熙似笑非笑没搭理胤禔,只道“朕听说,你们一起出钱,把吴兆骞给赎放了,是吧。”

    “回皇上话,是。”容若道“奴才等是借着内务府”

    “好了,朕只是问问有没有这件事,不是说不行。”康熙叹道“之前朕看长白山赋,就想开释他,可是有人说那是先帝定下来的案子。如今这样也好,吴兆骞留在京中、想要回乡也好,都随他。”

    “谢皇上”容若和曹寅都替吴兆骞高兴,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至于你,”康熙用扇子轻轻拍了一下胤禔的脑袋“你和朕来。”

    胤禔苦着脸给容若和曹寅做了个鬼脸,跟着走了。曹寅捂着嘴笑的直抽抽,等皇帝的影子闪过去,他轻声道“你发现没有,大阿哥苦着脸的时候和你特别像。”

    “八成是像我阿玛。”容若给曹寅倒了杯茶“诶,你说啊,国子监怎么了。”

    “你给朕说说,国子监怎么了。”康熙慢悠悠的带着儿子在御花园溜达,“魏象枢讲学,难道有学子闹事”

    胤禔就把监生对魏象枢的攻讦说了出来,然后道“当时儿子站在窗户边看着,诸位大臣窃窃私语,有赞成魏象枢的,也有赞同那个监生的,屋里吵吵嚷嚷,儿子再没多听就走了。”

    “那个监生虽然狂悖,但尊崇理学之心还是可取的。”康熙道“再说,理学怎么会不能帮人建功立业呢,朕觉得理学治国很好。你想什么呢”

    胤禔被点名了,就道“我不懂那么多,可儿子觉得,治国这件事,是汗阿玛您自己想的,不不,也不是自己想的,就是理学给了您一个例子,可是要不要遵从这个例子,不还是您自己的决定吗”

    “前朝也尊崇理学,崇祯的大臣也是理学大臣,如果只凭着理学就有用,那他为何会身死国灭呢。”

    有道是童言无忌,小孩子如果胆气足就什么都敢说,康熙也挺喜欢孩子们这样。如果自己的儿女对亲生父亲都遮遮掩掩的,那这亲子关系多悲哀呀。

    “你这个说法倒是像熊赐履,”康熙就道“他在江宁写书,就说理学不过正心诚意,日用伦常之事,原无奇特。可国朝之初,前朝的士人都在抨击理学,尤其是王阳明心学一脉倍遭唾弃。

    重文学而轻义理,重准则而轻道学,文教变得一塌糊涂。先帝就说要推崇经学、重视文教。朕”康熙显得很苦恼。

    “儿子觉得,汗阿玛不需这么烦恼,说不定将来您有别的感悟,就不那么想了。我觉得,理学感悟,也会阅历变化吧,否则为什么只有魏象枢能提到教化人心,一般监生说的就很空虚。”

    “你将来打算去做学问吗”康熙突然问道“说起来,咱们宗室里头,只有喜欢书画的,还没有真正去做学问的。”

    “不不不,”胤禔对康熙的敏锐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的提议“儿子还是喜欢骑射,喜欢动起来,今天去听课只是想试试我能不能听懂。做学问这种事情,埋首故纸堆这种事,儿子做不来。”

    “行,那你继续练骑射,如果你步射能用七力弓连续射二百支箭、骑射的时候能连续射中靶子五十次,朕明年东巡就带着你一块去。”

    “是”胤禔笑的格外真心“儿子一定好好练习”

    “你说的这些,寻常士卒也就这个标准,保清还小呢,别伤着了。”慈宁宫里,太皇太后如是说道。

    康熙笑道“您不知道,那小子啊,现在步射就能射二百箭,骑射也只是略差些准头。这个标准对他来说并不高,不会伤着的,孙儿一直叫他的谙达多盯着。”

    “孩子长的真快,保清明年都十二了,我还记得他刚回宫那会,刚到炕沿那么高。”皇太后也感慨起来“哎呀额娘,是不是也该给那孩子相看媳妇了”

    要不怎么说直肠子往往杀伤力更高,皇太后这么一说,太皇太后和康熙都对视一眼,对哦,该给孩子相看媳妇了。现在看,也就两三年,女孩子要是好,就可以让大阿哥成婚了

    康熙满脸笑容对皇太后作揖“多谢母后提醒,保清可不是该看媳妇了。等他成婚,玛嬷您就要抱玄孙,母后也要抱重孙了”

    此刻,一心想要明年跟着公费旅行的胤禔完全没想到,他一个生理年龄十周岁,还没开始梦x的少年,已经有人操心他的婚事喽。

章节目录

清穿之皇长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因果定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因果定律并收藏清穿之皇长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