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再听得笑声里多了个不相熟的男孩声音,忙丢下活计奔过来。

    “姑娘姑娘这是”

    两个孩子不明就里,在花障旁边停下。那头看顾周瑜的小丫鬟也被惊醒,慌忙过来,“妈妈,老爷在前厅会客,他是随客人来的周小公子”

    奶妈见周瑜不过略比黛玉大一两岁的模样,两个孩子尚小,不算什么大事,就不多苛责,拉了黛玉就要回去。黛玉小心翼翼抽回手,“妈妈就且容我再玩一会儿”

    “不成,姑娘太太还睡着,醒来要是知道了,不得怪我”

    “何事”林如海与周异堂兄弟谈完,款步走来。

    “可是瑜儿闯祸不曾”周异上前问。“瑜儿,是不是欺负妹妹了”

    奶妈生怕得罪外客,连忙解释“不曾不曾是我看顾姑娘不周”

    “小儿贪玩,何必拘着玉儿,来。”林如海牵过女儿,“不过瑜哥哥这就要回去了。同他道个别吧。”

    黛玉略微有些失落,还是听从父亲,忸怩道“瑜、瑜哥哥,再会”

    “妹妹再会。”

    奶妈牵了黛玉转过花障,往后院去了。

    堂伯周尚瞧小侄儿盯着黛玉背影出神,笑侃“瑜儿这么喜欢妹妹,将来说与你可好”

    周瑜心头一紧,故作严肃道“侄儿读史书,昔年武帝名将霍去病曾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侄儿时时自勉功业未建,何以家为”

    “哈哈哈哈哈哈”三人听他装起大人模样,发此豪言壮语,不免捧腹大笑。

    谁知黛玉并未走远,听得这话,折回来怒嗔“呸,好不知羞谁要说与你来”

    顺手就把刚才穿的茉莉花砸到周瑜脸上,碰他一脸茉莉香,回身跑进后院去了。

    从那之后,周瑜随父亲和堂伯来过几次,不久周异就生病去世。周瑜跟着堂伯周尚回到庐江。黛玉在母亲贾敏病逝后也被送去了东都贾府。

    一别十年。

    “堂伯现任丹阳太守,姑娘既无处落脚,不如先到太守府歇息,可否”

    林黛玉得蒙周瑜出言搭救,又想起父亲林如海在世时与周氏兄弟交好,确实应该先去拜会丹阳太守周尚,于是答应下来。

    马车辘辘,行至太守府。正巧周尚休沐在家,在后院里射箭。周尚放下弓擦汗,下人来报“大人,周将军带一女子前来拜会,说是昔日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

    “哦快请进来”周尚时常想念自己这位去世多年的老友,如今友人独女来访,忙去后院更衣。

    周尚进了正厅,见侄儿周瑜和一妙龄女子坐在堂下喝茶。女子上前施礼“小女林黛玉,家父曾任吴郡巡盐御史。”

    “孩子快别多礼”周尚细瞧瞧这女娃,举止言谈不俗,清瘦怯弱,面貌标致,与老友有几分相似,不觉湿了眼眶,“你父亲在时与我和堂弟周异交情匪浅。可惜他去的早唉”

    黛玉用帕子按去泪珠,两人重新坐回去。周尚关切询问起她这些年的遭际,何处安身、有无亲戚照料、过得如何。

    林黛玉大致讲了自己在母亲去世后,就去了洛阳荣国府外祖母家,住到现在,“因我病重,一时气绝,外祖母家以为我咽气,把我运回故乡安葬。”

    周尚脸色大变,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孩子”

    林黛玉又把自己如何在路上苏醒、贾琏如何遇盗身死的经过陈述出来,听得周尚、周瑜叔侄一时入迷。周尚回过神来,赞赏紫鹃忠心护主的勇气,吩咐她落座,不必拘礼。

    周瑜听完,没想到林黛玉还有此般传奇经历,却也和她昨晚曲中愁思对上。

    太守周尚庆幸,“幸亏瑜儿没喝多误事,及时把林侄女追回”

    “是,还要多谢周将军。”

    “这样吧侄女若不嫌弃,就在我府上住下。等过阵子情势好转,我让瑜儿护送你回吴郡。”

    周尚语气恳切,黛玉却婉拒“谢周伯父美意。侄女还有些盘缠银两,可赁房寄身,不打扰伯父了”

    “孩子,切莫客气你住在太守府,我也好放心。”

    周瑜也劝道“林姑娘就先住下吧”

    黛玉正色道“周伯父、周将军,不是黛玉客气。只是我寄住在亲戚家多年,如今实在不愿再多打搅亲朋。日后回乡,我族中无人,一样是要独自生活的。不如现在开始熟悉,省去以后无所适从之苦。”

    周尚听她这话倒也有理,况且又是待在自己治下的丹阳城内,想必不会有什么危险,也就不多强求。吩咐下人去取白银一百两,赠与黛玉。

    “这是伯父的一点心意,侄女再推辞,就是看轻我和你父亲的交情了。”

    这话一出,黛玉只得道谢收下。

    周尚留周瑜和黛玉、紫鹃主仆在府上用过午饭,又领着黛玉见了内室家眷和周瑜的母亲。走时,周瑜相送到府门外。

    “姑娘要赁房暂住的话,瑜还可帮忙。”

    “将军忙于军务,这等小事就不用您操心了。”黛玉狡黠一笑,“方才我还和伯父说要独自生活,周将军再帮我,我岂不是对伯父扯谎了”

    周瑜不好强求,“那姑娘定下住处后,劳烦紫鹃姑娘来太守府一趟,告知我住址。一来,伯父和我也好安心。二来,日后有空,在下还想到姑娘府上讨教琴艺。”

    黛玉垂头答道“好。”

    别后一去就是大半月。一日黄昏,周瑜回太守府,正巧门僮递上一张纸条,恭敬道“晌午过后,那位林姑娘的丫鬟,叫紫鹃的,送来这张字条,托我交给公子您。”

    周瑜赶忙打开,上面写着一句诗,“木莲且开落,纷纷待客来。”

    周瑜反复念了几遍,不解何意。

章节目录

[三国红楼拉郎]金风玉露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增删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增删客并收藏[三国红楼拉郎]金风玉露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