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目,至少一万多敌军。
曹操眼珠一转,让士兵把一千多个袁军俘虏的鼻子和耳朵都割下来,抛到蒋济的军队面前。蒋奇的士兵还没开杀,先看见有什么东西密密麻麻地飞了过来,用火把一照,是人体零件,还是热乎的。
紧接着,一千多个哇哇怪叫、满脸是血的同袍哭嚎着冲过来,扯住他们的衣甲求救。蒋奇的士兵都吓破了胆,毫无斗志,被曹军轻松冲破阵形,一败涂地。
战后,曹操坐在一辆板车上喝水,想起老相识淳于琼,他们当年都是西园八校尉之一,颇有交情。然而,等士兵把淳于琼带上来,曹操一看,顿时傻眼。原本,之前在紧急关头,曹操下令割掉俘虏的鼻子和耳朵,小兵割得太顺手,稀里糊涂,把淳于琼的鼻子也给割了。
曹操半是感叹半是得瑟“淳于老兄怎么落到这步田地”
淳于琼鼻子没了,人依然硬气,冷哼一声“胜负自有天意,有什么好问的”
曹操原本想放淳于琼一条生路,许攸瞅一眼淳于琼脸上的血窟窿,戏言“以后淳于琼每天早上照镜子,都忘不了他这副鬼样子,是拜何人所赐。”
照一回镜子,问候一回曹操。
曹操试想了一下,感觉一阵恶寒,下令杀掉淳于琼。
东方渐白,张郃、高览血战了大半夜,几次险些被霹雳车投出的飞石砸中,身心俱疲,下令军队休整片刻。
他们十分发愁,此番损兵折将,却没能攻破曹军的大营,回去该怎么向袁绍复命
忽然有一骑从袁营的方向飞驰而至,是高览的亲信。
来人翻身下马,压低声音对高览说“将军,不好了,监军有一封密报呈给主公,说您和张将军不满主公的安排,有意拖延时间,一个时辰才行军十五里。主公大怒,说要是攻不下曹营,就斩了二位将军以儆效尤。”
张郃跟高览心烦意乱,他们是在半路上发了几句牢骚,但行军缓慢,真不是他们的错。熟读兵法的将领都知道夜袭的最佳时间是黎明之前,人睡得最沉、值夜的岗哨最瞌睡的时候。
他们已经尽力了。这监军还敢不敢更刻薄,几句牢骚话也要告状
恰在这时,袁绍派了一名骑都尉前来传令,让张郃、高览立即回营。
高览警惕地问“主公唤我等回去,所为何事”
骑都尉摇头“不知道。”其实是郭图听说没打下曹营,三言两语,把责任全部推给张郃跟高览,但他不敢说,他只是一个跑腿的小人物,得罪不起郭图。
谁料到高览已经处在暴走的边缘,听到这种敷衍的回答,直接拔剑,要砍了这骑都尉。
幸好张郃用铁枪挡了一下,说“何苦为难他。”
骑都尉捡回一条小命,感激张郃,便对他实话实说“郭图进谗言,说此番劫营失败,是张郃、高览故意为之。因为他们主张救援乌巢,不情愿攻打曹营,故而行军缓慢,消极怠战。”
要是别人也就罢了,郭图那张利嘴,说死人是活的袁绍都会相信,这日子没法过了。
张郃气得七窍生烟,他和高览一商量,干脆把袁绍安排的监军、以及安插在军中的眼线都杀了。焚毁攻营器械,派亲信去曹营,请求归降。
对于张郃、高览要投降这件事,曹洪其实不太敢相信,一场恶战下来,曹营损失惨重,就快坚持不住了。昨夜乱石惊空、箭簇如雨,张郃、高览仍然冲锋在前,如此悍勇的将领,怎么看也不像会轻易投降的人。
荀攸和郭嘉对视一眼,笑着说“张郃献计不被采纳,怒而来奔,君有何疑”
于是,张郃、高览被允许“归顺朝廷”。
主将突然宣布袁绍寡恩,听信谗言。他们要带着亲兵部曲投敌。
袁军士兵一阵骚乱,有一起归顺的,也有很多家人在河北,无法离开袁营的士兵乱哄哄地往回走,没有将领的约束,又怕曹军趁乱追击,原本就散乱的队形变得更乱,一部分士兵为了跑得快,丢掉兵器,看起来和溃败没什么区别。
乌巢的大火仍未熄灭,曹操回到军营,草草洗了脸,下令大开辕门,迎接张郃跟高览。
许攸和张郃素有嫌隙,他对曹操说“张郃来降,未知虚实。”
曹操明朗一笑“孤以厚恩礼遇良将,哪怕有异心,也是可以改变的。”许攸在袁营待久了,习惯内斗,袁绍也乐意文臣武将不睦,互相争斗制衡。但曹操并不提倡这种行为,在曹营为官,首先,必须做好分内之事。
郭嘉轻摇折扇“主公英明。”
许攸白了郭嘉一眼堂堂颍川名士,以色侍人已经够荒唐的,还是个马屁精
张郃、高览解甲入营,拜见曹操。
曹操一一扶起“要是袁绍肯听从两位将军的建议,也不至于战败。两位将军前来投效,犹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曹操封张郃为都亭侯,高览为东莱侯。
郭嘉似乎完全没发现许攸的鄙夷,等诸君陆续离开中军帐,只剩下郭嘉和许攸,郭嘉凑到曹操跟前,小声说“许攸、张郃、高览先后投奔明公,袁营人心惶惶。不要给袁绍喘息的机会,休整一下,今晚就去端了袁绍的大营。”
曹操拊掌“我也正有此意,不过”他微微一顿,揽住郭嘉的肩,“奉孝也一整夜没阖眼吧,先睡觉。”
许攸听不清郭嘉说了什么,但听得见曹操说了什么,还以为这两位不但“坐共幄席”,还要寝共卧榻,一起睡觉,尴尬地告退。
曹操眼珠一转,让士兵把一千多个袁军俘虏的鼻子和耳朵都割下来,抛到蒋济的军队面前。蒋奇的士兵还没开杀,先看见有什么东西密密麻麻地飞了过来,用火把一照,是人体零件,还是热乎的。
紧接着,一千多个哇哇怪叫、满脸是血的同袍哭嚎着冲过来,扯住他们的衣甲求救。蒋奇的士兵都吓破了胆,毫无斗志,被曹军轻松冲破阵形,一败涂地。
战后,曹操坐在一辆板车上喝水,想起老相识淳于琼,他们当年都是西园八校尉之一,颇有交情。然而,等士兵把淳于琼带上来,曹操一看,顿时傻眼。原本,之前在紧急关头,曹操下令割掉俘虏的鼻子和耳朵,小兵割得太顺手,稀里糊涂,把淳于琼的鼻子也给割了。
曹操半是感叹半是得瑟“淳于老兄怎么落到这步田地”
淳于琼鼻子没了,人依然硬气,冷哼一声“胜负自有天意,有什么好问的”
曹操原本想放淳于琼一条生路,许攸瞅一眼淳于琼脸上的血窟窿,戏言“以后淳于琼每天早上照镜子,都忘不了他这副鬼样子,是拜何人所赐。”
照一回镜子,问候一回曹操。
曹操试想了一下,感觉一阵恶寒,下令杀掉淳于琼。
东方渐白,张郃、高览血战了大半夜,几次险些被霹雳车投出的飞石砸中,身心俱疲,下令军队休整片刻。
他们十分发愁,此番损兵折将,却没能攻破曹军的大营,回去该怎么向袁绍复命
忽然有一骑从袁营的方向飞驰而至,是高览的亲信。
来人翻身下马,压低声音对高览说“将军,不好了,监军有一封密报呈给主公,说您和张将军不满主公的安排,有意拖延时间,一个时辰才行军十五里。主公大怒,说要是攻不下曹营,就斩了二位将军以儆效尤。”
张郃跟高览心烦意乱,他们是在半路上发了几句牢骚,但行军缓慢,真不是他们的错。熟读兵法的将领都知道夜袭的最佳时间是黎明之前,人睡得最沉、值夜的岗哨最瞌睡的时候。
他们已经尽力了。这监军还敢不敢更刻薄,几句牢骚话也要告状
恰在这时,袁绍派了一名骑都尉前来传令,让张郃、高览立即回营。
高览警惕地问“主公唤我等回去,所为何事”
骑都尉摇头“不知道。”其实是郭图听说没打下曹营,三言两语,把责任全部推给张郃跟高览,但他不敢说,他只是一个跑腿的小人物,得罪不起郭图。
谁料到高览已经处在暴走的边缘,听到这种敷衍的回答,直接拔剑,要砍了这骑都尉。
幸好张郃用铁枪挡了一下,说“何苦为难他。”
骑都尉捡回一条小命,感激张郃,便对他实话实说“郭图进谗言,说此番劫营失败,是张郃、高览故意为之。因为他们主张救援乌巢,不情愿攻打曹营,故而行军缓慢,消极怠战。”
要是别人也就罢了,郭图那张利嘴,说死人是活的袁绍都会相信,这日子没法过了。
张郃气得七窍生烟,他和高览一商量,干脆把袁绍安排的监军、以及安插在军中的眼线都杀了。焚毁攻营器械,派亲信去曹营,请求归降。
对于张郃、高览要投降这件事,曹洪其实不太敢相信,一场恶战下来,曹营损失惨重,就快坚持不住了。昨夜乱石惊空、箭簇如雨,张郃、高览仍然冲锋在前,如此悍勇的将领,怎么看也不像会轻易投降的人。
荀攸和郭嘉对视一眼,笑着说“张郃献计不被采纳,怒而来奔,君有何疑”
于是,张郃、高览被允许“归顺朝廷”。
主将突然宣布袁绍寡恩,听信谗言。他们要带着亲兵部曲投敌。
袁军士兵一阵骚乱,有一起归顺的,也有很多家人在河北,无法离开袁营的士兵乱哄哄地往回走,没有将领的约束,又怕曹军趁乱追击,原本就散乱的队形变得更乱,一部分士兵为了跑得快,丢掉兵器,看起来和溃败没什么区别。
乌巢的大火仍未熄灭,曹操回到军营,草草洗了脸,下令大开辕门,迎接张郃跟高览。
许攸和张郃素有嫌隙,他对曹操说“张郃来降,未知虚实。”
曹操明朗一笑“孤以厚恩礼遇良将,哪怕有异心,也是可以改变的。”许攸在袁营待久了,习惯内斗,袁绍也乐意文臣武将不睦,互相争斗制衡。但曹操并不提倡这种行为,在曹营为官,首先,必须做好分内之事。
郭嘉轻摇折扇“主公英明。”
许攸白了郭嘉一眼堂堂颍川名士,以色侍人已经够荒唐的,还是个马屁精
张郃、高览解甲入营,拜见曹操。
曹操一一扶起“要是袁绍肯听从两位将军的建议,也不至于战败。两位将军前来投效,犹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曹操封张郃为都亭侯,高览为东莱侯。
郭嘉似乎完全没发现许攸的鄙夷,等诸君陆续离开中军帐,只剩下郭嘉和许攸,郭嘉凑到曹操跟前,小声说“许攸、张郃、高览先后投奔明公,袁营人心惶惶。不要给袁绍喘息的机会,休整一下,今晚就去端了袁绍的大营。”
曹操拊掌“我也正有此意,不过”他微微一顿,揽住郭嘉的肩,“奉孝也一整夜没阖眼吧,先睡觉。”
许攸听不清郭嘉说了什么,但听得见曹操说了什么,还以为这两位不但“坐共幄席”,还要寝共卧榻,一起睡觉,尴尬地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