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刘晔客居庐江避难,专搞月旦评的那个许劭送给他一句评语“晔有佐世之才。”
    刘晔成年后,帮庐江太守刘勋做事,当地有不少拥兵自重的豪强。刘晔请一位叫郑宝的豪强吃饭,暗中安排刀斧手,想除掉郑宝。然而刀斧手惧怕郑宝,不敢下手,关键时刻,刘晔麻利地拔剑,亲手把郑宝的头颅斩下来,还打着曹操的名义,收服了郑宝的兵。
    这些士兵认刘晔为主,被他交给庐江太守刘勋。可惜刘勋不听刘晔的忠告,被孙策偷袭,丢失地盘,灰溜溜地逃到许都。刘晔只好跟着刘勋一起逃。不逃也不行,小霸王孙策的杀气比较重,对付江东豪杰,不服就杀。
    按史书记载刘晔会成为曹操的谋臣,曹魏的三朝元老。
    可是到目前为止,刘晔对汉室还没有彻底死心。给刘协出一个微微有点馊的主意,考验刘协的智商、心性和魄力,看他有没有成为明君的潜质,值不值得效力,这完全有可能。
    如果幕后之人是刘晔,那就凭刘协今天的表现,他应该离出局不远了。
    郭嘉决定,先找机会见一见刘晔。至于杨修,这倒霉孩子蹦跶不了多久,等袁术称帝,杨家作为袁术的姻亲,至少被曹操扒下来一层皮。
    有人在门外行礼“荀令君,在下孔桂,有要事求见。”
    荀彧“请进,坐下说。”
    孔桂,字叔林。是关中小割据势力杨秋的使者,从长安来。
    郭嘉野史上说孔桂是曹操的男宠。这人年仅弱冠,眉清目秀,还很爱笑,挺讨人喜欢的。
    孔桂坐在炭盆边烤火“半年前,曹司空曾写信给杨将军,问能不能把荀公的灵柩运过来,这次我出使许都,就顺路带来了。”
    荀彧的六叔荀爽,在长安病逝,由于战乱,一直无法将灵柩运回家乡安葬。荀彧时常为此伤感。没想到曹操不声不响,替荀彧解决了一件大事。
    说起曹操,哪怕坏毛病一堆,也依然是难得一见的明主。慧眼识才,无微不至,没有曹操施展才能的舞台,就没有如今的荀彧和郭嘉。不过,他们这些人才,也成就了曹操的事业。
    荀彧非常惊喜,向孔桂道谢,亲切地说了几句话,忽然沉默下来,似乎欲言又止。
    郭嘉隐约知道荀彧的心思,替他说“孔兄,荀令君有个伯乐,姓何名颙,字伯求。董卓之乱时,何伯求死在长安诏狱中,听说联络不到他的族人,一卷草席,在乱葬岗埋了。你若方便,能否帮忙寻找最好给他买一口棺材,收殓尸骨送到许都。”
    孔桂看向荀彧,见他点头,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方便,方便。能为荀令君办事,荣幸之至。”
    荀彧把钱袋递给孔桂“这个是买棺材的钱,事后还有重谢。”
    孔桂推辞“一口棺材花费不了几个钱,明年这时候,我还来许者朝贺。”
    荀彧“你只管收着,岂有托人办事,让人倒贴钱的道理”
    荀爽葬进荀家的祖坟那一天,荀彧还在墓边种了一棵松树。
    正月初七,郭嘉兑现去年的承诺,带小奕儿回阳翟老家扫墓,荀彧全程随行。一起在郭母的墓前磕头的时候,郭嘉有种一家三口的错觉。
    正月初十,颍川阳翟,郭府老宅。几个小厮在院子里扫雪,发出沙沙的声响。
    炉烟袅袅氤氲,郭嘉懒洋洋,趴在荀彧的腿上看帛书,万万没想到,会被伯父郭禧抓个正着。

章节目录

三国郭嘉成长日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这个懒人没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这个懒人没起并收藏三国郭嘉成长日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