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呀。”
黄祖的长子黄射,为章陵太守,跟祢衡特别友善。有一次,黄射宴请宾客,有人送给他一只鹦鹉,黄射举着酒杯对祢衡说“希望先生为鹦鹉作一篇赋,让诸位嘉宾高兴高兴。”
祢衡提笔写就鹦鹉赋,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任何改动,文章辞彩也很华美。
后来黄祖在大船上宴请宾客,祢衡当众出言不逊,让黄祖很难堪,碍于面子斥责祢衡。
祢衡又开始任性,直勾勾地盯着黄祖,说“呸,死老头”
黄祖非常生气,想打他。
祢衡破口大骂,黄祖一时怒极,重重地一拍几案,大声说“来人呐,把祢正平祢衡推出去砍了”
黄祖麾下的主簿被祢衡讥讽过,一向憎恶此人,二话不说,即刻就杀掉祢衡。
祢衡的友人、黄祖的长子黄射得知消息,连鞋都顾不上穿,光着脚就跑去救祢衡,然而,那个主簿的动作太快,黄射没赶上。
祢衡死时,年仅二十出头,黄祖想到他的才华,又有点后悔,下令厚葬他。
孙策和周瑜在江东发展,势力稳步壮大。
名义上,孙策还是袁术的部将,事实上,他和周瑜扫灭刘繇、平定丹阳郡、吴郡。计划找一个机会脱离袁术,在江东自立门户。
吴郡太守许贡失去地盘之后,向朝廷上表,指出孙策骁勇,周瑜睿智,皆冠绝当世。如果说放任他们的势力继续坐大,对许都朝廷、以及曹操来说,必将成为心腹大患。
许贡提议以天子诏书,召孙策进京,消除割据江东的隐患。
很遗憾,许贡的这封表奏,被孙策截获,没能送到许都。
孙策找许贡对质,许贡推脱,说没有上表,于是,孙策命令士兵将许贡绞杀。
车声辘辘,碾过积雪。前大鸿胪陈纪、司空西曹掾属陈群坐在车厢中闭目养神。陈氏父子在外漂泊了好几年,终于再次回到故乡颍川。
其实陈群不想来许都,尤其不乐意和郭嘉成为同僚。但架不住他爹陈纪日日思念故土,希望落叶归根。
陈家的老宅就在许昌县城的东面,有家仆打理,大门朱漆斑驳,好在屋舍保存完好,屋前屋后的田地也没有荒废。
把父亲陈纪安顿妥善,陈群轻车简从,前往司空府报道。
一想到要和郭嘉在一处办公,陈群的心情就万分复杂。
曹司空这个人特别奇怪,他是荀彧举荐的,又不是郭嘉举荐的,老向他打听郭嘉以前的事,这是要闹哪样不知道他和郭嘉关系恶劣,曾经一度见面就掐
而且,第一天入职,陈群养精蓄锐一整夜,就等这一刻一雪前耻。然而,早上点卯,郭嘉压根就没来,没来
陈群向一位同僚,主簿万潜一打听,郭嘉真行,长期病假,不病假的时候,也一向不来点卯的。
万潜话里话外,都在暗示郭嘉和曹操的关系非同一般,告诫他惹不起,躲得起,见到那个人,记得绕着走就是。
陈群呵,西曹掾协助主管主领百官奏事。信不信在下廷议的时候,廷诉郭奉孝
不过,许都朝廷中,关于郭嘉的流言,也太奇怪了一些。
别的不提也罢,就算郭嘉生得清隽,他那一副臭脾气,怎么可能是龙阳君之流的人物呢这厮至今都没被曹公砍了,已经是奇迹。指望他讨好曹公,呵呵。
何况郭嘉只偏爱美人,以前在书院,对荀彧和戏璕格外优待。曹操那种富有英雄气概的相貌,大约并不符合郭嘉的审美观。
还有孔融,特别不靠谱,说郭嘉不拘礼仪,没错。但要说他粗鄙无文,那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陈群第一个不答应,好歹也是在同一个书院混过的人,贬低陈群的对手兼同窗,和贬低他本人有什么区别
袁绍来信,威胁曹操杀掉孔融和杨彪,交出天子,大有不答应就撕破脸开战的架势。
曹操召集智囊团商议对策。他不怕和袁绍撕破脸,就怕打不过。
袁绍目前已经占据冀州、青州、并州三州之地,势力如日中天,不光曹操怕,曹营的大多数将领都怕。
所以,现在要重要的事,是给我方树立信心。
荀彧“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
“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
“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
“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旣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
“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恡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
“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郭嘉“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
“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
“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
“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
“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
“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
“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陈群文若和奉孝为了给曹公壮胆,把袁绍贬得一无是处。
作者有话要说郭嘉的十胜十败如果翻译,感觉特别失色,容我借用原文。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爱看晋江的人 25瓶;木兰洛烟烟 13瓶;阿雪 10瓶;
黄祖的长子黄射,为章陵太守,跟祢衡特别友善。有一次,黄射宴请宾客,有人送给他一只鹦鹉,黄射举着酒杯对祢衡说“希望先生为鹦鹉作一篇赋,让诸位嘉宾高兴高兴。”
祢衡提笔写就鹦鹉赋,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任何改动,文章辞彩也很华美。
后来黄祖在大船上宴请宾客,祢衡当众出言不逊,让黄祖很难堪,碍于面子斥责祢衡。
祢衡又开始任性,直勾勾地盯着黄祖,说“呸,死老头”
黄祖非常生气,想打他。
祢衡破口大骂,黄祖一时怒极,重重地一拍几案,大声说“来人呐,把祢正平祢衡推出去砍了”
黄祖麾下的主簿被祢衡讥讽过,一向憎恶此人,二话不说,即刻就杀掉祢衡。
祢衡的友人、黄祖的长子黄射得知消息,连鞋都顾不上穿,光着脚就跑去救祢衡,然而,那个主簿的动作太快,黄射没赶上。
祢衡死时,年仅二十出头,黄祖想到他的才华,又有点后悔,下令厚葬他。
孙策和周瑜在江东发展,势力稳步壮大。
名义上,孙策还是袁术的部将,事实上,他和周瑜扫灭刘繇、平定丹阳郡、吴郡。计划找一个机会脱离袁术,在江东自立门户。
吴郡太守许贡失去地盘之后,向朝廷上表,指出孙策骁勇,周瑜睿智,皆冠绝当世。如果说放任他们的势力继续坐大,对许都朝廷、以及曹操来说,必将成为心腹大患。
许贡提议以天子诏书,召孙策进京,消除割据江东的隐患。
很遗憾,许贡的这封表奏,被孙策截获,没能送到许都。
孙策找许贡对质,许贡推脱,说没有上表,于是,孙策命令士兵将许贡绞杀。
车声辘辘,碾过积雪。前大鸿胪陈纪、司空西曹掾属陈群坐在车厢中闭目养神。陈氏父子在外漂泊了好几年,终于再次回到故乡颍川。
其实陈群不想来许都,尤其不乐意和郭嘉成为同僚。但架不住他爹陈纪日日思念故土,希望落叶归根。
陈家的老宅就在许昌县城的东面,有家仆打理,大门朱漆斑驳,好在屋舍保存完好,屋前屋后的田地也没有荒废。
把父亲陈纪安顿妥善,陈群轻车简从,前往司空府报道。
一想到要和郭嘉在一处办公,陈群的心情就万分复杂。
曹司空这个人特别奇怪,他是荀彧举荐的,又不是郭嘉举荐的,老向他打听郭嘉以前的事,这是要闹哪样不知道他和郭嘉关系恶劣,曾经一度见面就掐
而且,第一天入职,陈群养精蓄锐一整夜,就等这一刻一雪前耻。然而,早上点卯,郭嘉压根就没来,没来
陈群向一位同僚,主簿万潜一打听,郭嘉真行,长期病假,不病假的时候,也一向不来点卯的。
万潜话里话外,都在暗示郭嘉和曹操的关系非同一般,告诫他惹不起,躲得起,见到那个人,记得绕着走就是。
陈群呵,西曹掾协助主管主领百官奏事。信不信在下廷议的时候,廷诉郭奉孝
不过,许都朝廷中,关于郭嘉的流言,也太奇怪了一些。
别的不提也罢,就算郭嘉生得清隽,他那一副臭脾气,怎么可能是龙阳君之流的人物呢这厮至今都没被曹公砍了,已经是奇迹。指望他讨好曹公,呵呵。
何况郭嘉只偏爱美人,以前在书院,对荀彧和戏璕格外优待。曹操那种富有英雄气概的相貌,大约并不符合郭嘉的审美观。
还有孔融,特别不靠谱,说郭嘉不拘礼仪,没错。但要说他粗鄙无文,那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陈群第一个不答应,好歹也是在同一个书院混过的人,贬低陈群的对手兼同窗,和贬低他本人有什么区别
袁绍来信,威胁曹操杀掉孔融和杨彪,交出天子,大有不答应就撕破脸开战的架势。
曹操召集智囊团商议对策。他不怕和袁绍撕破脸,就怕打不过。
袁绍目前已经占据冀州、青州、并州三州之地,势力如日中天,不光曹操怕,曹营的大多数将领都怕。
所以,现在要重要的事,是给我方树立信心。
荀彧“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
“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
“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
“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旣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
“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恡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
“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郭嘉“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
“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
“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
“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
“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
“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
“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陈群文若和奉孝为了给曹公壮胆,把袁绍贬得一无是处。
作者有话要说郭嘉的十胜十败如果翻译,感觉特别失色,容我借用原文。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爱看晋江的人 25瓶;木兰洛烟烟 13瓶;阿雪 10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