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挠一下荀彧的手心, 其实他已经口下留情,真要怼,孔融的十九代祖宗都能挨个拿出来埋汰一遍。
    孔融出生于名门世家, 四岁时让梨, 一举成名,走到哪里都有士子捧着,从来没有人像郭嘉这样毫不留情地当面数落他。他又气又惭, 也没脸面继续待在荀府,索性拱手告辞。
    荀彧优雅地送客,回来时, 天高云淡烟水寒,郭嘉披着轻裘, 在游廊下逗弄细犬,听见脚步声,于光影斑驳中回眸一笑。
    细犬被拴了半日,刚刚重获自由,看到主人,亲昵地跑过去蹭腿。
    曹操送给荀令君的, 是一条轻盈灵活、勇敢强健的纯种狩猎犬,硬生生被郭嘉养成了温驯的小宠物。
    细犬撒着欢儿,在荀彧的深衣下摆上抓出两道灰白的爪印。谁让郭嘉喜欢这些毛茸茸的小东西呢荀彧无奈地微笑, 听见郭嘉咳嗽,抚着他的背关切道“天冷,别在外面吹风。”
    “左先生说, 多透透气好得快。”郭嘉抬手去牵荀彧,手刚伸到一半,忽然想起才摸过细犬,考虑到荀彧的洁癖,就缩了手。
    荀彧抢在郭嘉的手缩回去之前,一把握住。他听到一些流言,关于曹操和郭嘉的,只当作耳旁风,一笑置之。甚至不愿意要求郭嘉改一改不拘礼仪的作风,礼仪本身是一种相互尊敬,若自身重视礼仪,就强求心上人也一样守礼,又怎么谈得上尊敬岂不是偏离了礼仪的本意
    两个人都没再说话,携手穿过垂花门楼。院中的女贞、毛竹、松柏四季常青。木芙蓉不耐严寒,叶片枯落了一地,独自萧条。
    郭嘉忽然有些感伤,他少年时恣意任性,每每将汤药偷偷地倒掉,身体也没留下什么隐患。反倒是前不久在军中生病,那军医医术不精,药方里开了猛药,他老老实实地一连服用十几天,原本就体弱,又遭虎狼之药的摧残,雪上加霜。
    是药三分毒,庸医杀人不见血。
    据左先生诊断,咳嗽好治,问题是他现在药毒积累,气血虚弱,比以前更容易生病,须得精心调养,少则两三个月,多则一年半载,都不能受冻受累,尤其忌讳心情大起大落
    这件事,郭嘉还没告诉荀彧,也不打算讲。只推说在宛城指挥一众将军,风头太劲,又掌控兵符,不宜实权过大,先称病偷闲一段时间,大部分公务都移交给同僚处理。
    反正即将入冬,三个月之内不会再有战事,他只要快些好起来就行。
    荀彧有轻微的洁癖,去隔间沐浴更衣,郭嘉洗干净手,在暖阁中揽卷自娱。
    恰逢左俭来为郭嘉诊脉,先探他左腕的寸口处,片刻后又探右手脉门,眉头越拧越紧。郭嘉生怕左俭说漏嘴,直冲他挤眼睛。
    左俭只当没看见,气势十足地吼他“让你好好休养,你晚上不睡觉,瞎浪什么”
    郭嘉讪讪地说“昨夜是、咳咳咳、主公有急事召见,以后不会了。”
    左俭微微垂眼,他把郭嘉视作子侄,一着急就过分了一点,此刻冷静下来,声音也柔和三分“以后公子随军,请带上我。”
    郭嘉超感动打副本就应该带个奶,生命有保障。
    回师许都的那天,曹操直奔皇宫。
    许都城外,金乌西沉,远近村落中炊烟袅袅。
    董承用那种隆重的礼节迎接曹操,明摆着是要挑事。荀攸和戏璕交换了一个眼神,都隐隐不安,十分担忧荀彧的处境。毕竟,许都出现任何状况,荀彧这位尚书令都脱不开干系。
    郭嘉掀起车帘“公达,时辰还早,你不去尚书台转一转”
    尚书台位于皇城之内,他们几个同乡,只有荀攸挂着一个尚书的职务,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探视荀彧。
    荀攸扬鞭策马,先行一步。
    荀彧婉劝公卿百官,曹公不喜欢虚礼,不要铺张排场,出城迎接曹公。他不让别人去,自个儿也只好留在尚书台。不能去接郭嘉,多少还是有点遗憾。
    夕阳余晖透过窗子,洒落案牍之间,在荀彧的身上镀了一层暖光,他在竹简上写写画画,瞥见荀攸,淡然地将笔搁在架子上,请荀攸坐下喝茶。
    炭盆刚刚换过,还冒着零星的火焰。荀攸手捧茶盏,细细观察着小叔父平静端肃的面容,忽然想到另一种可能荀令君是自愿替陛下承担这场闹剧的恶果。
    曹操在宫门外下马,缓缓整理衣冠。
    宫中的虎贲士和羽林郎都已经换成曹营的人,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许褚重伤未愈,曹操就没带在身边。
    然而,当曹操走到仪门前,解剑脱履,手持笏板,准备上殿拜见天子刘协的时候,左右两边的羽林郎突然举起手中的长戟,就是天子仪仗队用的那种画戟,一左一右交叉画戟,卡着曹操的脖子向前走。
    冰冷的铁戟紧贴着脖颈儿,激起一片鸡皮疙瘩,曹操几乎惊出一头冷汗。他强自镇定,关键时刻,绝不能露怯。
    手持画戟的羽林郎被曹操凌厉的眼神一扫,遍体生寒,将画戟松了点,压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郭嘉成长日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这个懒人没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这个懒人没起并收藏三国郭嘉成长日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