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杀又不能杀, 用又不合用,干脆送到荆州,让刘表头疼去。
祢衡不肯出使荆州, 曹操正怒火中烧, 召来一队士兵,直接把祢衡架起来,绑缚在马背之上, 硬生生带走。祢衡叫骂的声音渐远渐低渐不闻。
司马懿和徐福在国子学结识了几位友人,少年人好动,肚子饿得快, 一日两餐根本吃不饱。
郭嘉安排了一个小厮,每天中午, 按时给他俩送饭,一只雕花的大食盒,足足有五层,所有食物都准备双份。郭府的饭菜色香味俱佳,馋得一众少年直流口水,嚷嚷着要司马懿借他先生家的厨子请客。
司马懿家在河内, 客居郭府,已经给先生添了不少麻烦,不好意思再开口。
郭嘉也是从书院混出来的人, 深知学业固然重要,但少年时期单纯的友谊也非常可贵,可遇不可求。他发现司马懿一直没带友人来家里作客, 一问才知道,这孩子脸皮薄,正纠结呢。
少年时很多天大的烦恼,长大以后再看,都会怀疑当时脑子被驴踢过。
郭嘉笑吟吟地将司马懿的头发揉乱,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跟我客气什么只当在家,随意就好。平常要宴请宾客,或是缺什么东西,或是下人不好,都可以直接跟管事辰良说。”
司马懿在家时,也没有这样的待遇。他家中兄弟多,父亲管教得极严。
后来,跟着胡昭学儒术,胡先生慈爱,平常亦师亦友,但这位先生家中清贫,吃穿用度都要节省,诸事不可强求。
郭嘉是最不像先生的先生,率性又随意,说话没个正形儿。出于某种野兽般的直觉,司马懿最忌惮这位郭先生。他一下学堂,照旧去郭府听教。
竹林边,斜阳里。郭嘉也刚回府,随手解下佩剑,在空地上伸胳膊压腿,舒展筋骨。
司马懿撞见郭嘉做各种怪动作,嗤笑了一下,虽然很快就收敛,还是被郭嘉瞧见。
郭嘉让侍从取来一件青铜器皿,是一匹骏马的形状,背上还有个小孔。
某人微微勾起唇角,露出一个自以为亲切的笑容“懿儿,你可识得此物”
司马懿没见过这种东西,瞎猜“是不是祭祀的时候,盛酒的器皿”
郭嘉“送你,你刚好要宴请同窗,拿去盛酒。”
待从将青铜器皿清洗干净,用开水煮过,灌上果酒。
司马懿老被郭嘉捉弄,吃一堑长一智,想到郭先生一本正经的样子,他这回留了个心眼,将青铜马带进厢房,给徐福斟了一杯酒。
徐福没见过这种“酒器”,有些好奇,浅酌了两杯酒。不过,司马懿比他更好酒,今天却滴酒不沾,总让他觉得哪里不对劲。
晚上,荀令君来会情郎,看见新收的小徒弟徐福正在把玩一件青铜器皿,哭笑不得。
正屋中,齐物阁最新出品的无烟宫灯,映出一片柔和的光晕。东窗下摆着两只巨大的陶盆,盆中栽种着石榴树。
当年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将石榴的种子带回大汉,最初种植在长安的宫苑之中,开出大红、橙黄、桃红、粉白等颜色的石榴花。
汉武帝格外喜欢火红的石榴花,多次以石榴树赏赐宠臣。
现在,大户人家基本都栽种石榴树,图一个多子多福的好兆头。辰良不知从哪里弄来两盆,红彤彤的石榴果实将花枝压弯,看着甚是可爱。
郭嘉刚沐浴过,倚着梨花木小几晾头发。他束发时清隽,长发披散时,姿态闲适,眉目恬淡,别有一股轻灵飘逸之气。
司马懿从果盘中拿起一枚鲜枣,用小银刀把枣核剜掉,只剩果肉,殷情地送到先生的嘴边。
郭嘉张口吃了,伸出冰玉一般的纤长手指,在司马懿的鼻尖轻轻一点“你也坐,为师这里不讲究侍师如父。”尊师重道没错,但他坐着,让一个半大的少年站着侍奉,有一种苛待未成年人的罪恶感。
司马懿“先生,那铜马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郭嘉“你没喝里面的酒吧那是古代宫女的溺器尿壶。”
司马懿神色古怪地垂了垂眼,他是没喝,但小卷毛徐福可没少喝。
不日就要随军出征,司马懿好学,功课倒不用操心,郭嘉叮嘱道“此番出征,大约要两个月左右,为师送你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你增长见识可以,千万别学为师的坏习惯,自勉自励才是好男儿。”
这是一个自身不正,却希望弟子不要长歪的浪子在唠叨。
司马懿没料到郭嘉还能说出这么正经的话,又惊诧,又敬佩,瞬间达成新成就神奇的先生,人不可貌相。
南阳属于荆州,昔日光武帝刘秀从南阳起兵,成就帝业,因此南阳也被称为“帝乡”。
曹操这次征讨张绣,和以往不同,他代表着朝廷。
许都西门外,是颍川地界,这地方今年开春才刚刚平定,麦子种得晚,还有大片的麦田没有收割。为了尽量不扰民,曹操严明军法,下令说“凡践踏麦田者,一律斩首。”
一路上,将士们小心翼翼,生怕踏倒一棵麦子,脑袋搬家。
曹操提着缰绳,和郭嘉并辔而行。郭嘉预言张绣会直接投降,曹操怎么也想不通其中关键,索性把疑问说出来“奉孝啊,张济跟张绣叔侄,当年随董卓祸乱东都,又随李傕和郭汜攻破西都,论罪当诛,他怎么敢投降朝廷”
郭嘉笑得邪气“对汉室来说,张绣的叔父张济有从逆之罪。但对主公来说,张绣有什么不可原谅的过错吗没有。他若不战而降,恰恰能证明主公是众望所归。所以主公不能杀他,还要重用他,仗信义以招天下豪杰。”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不料正高兴着,一只受惊的斑鸠从麦田中飞出,一头扑撞在曹操的战马身上,战马受惊,慌乱地窜入麦田之中,蹭倒、踏倒了一大行麦子。
才颁布的军法,别人都遵守着,他自己先践踏麦田。
军令如山,曹操唤来行军主簿,一脸严肃,沉声说“践踏麦田,该当斩首。”
行军主簿瞬间跪了,由于情绪太激动,声音都发颤“主公岂可议罪”
曹操有点嫌弃这人不会说话,一把抽出倚天剑,就要当众自刎。
行军主簿和诸位将军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拉住曹操。曹操奋力挣扎“孤是三军统帅,制法自犯,何以服众”
一片骚乱中,郭嘉和戏璕对视一眼,用眼神交流志才,快给主公递个台阶。
戏璕翻了他一个白眼,用扇子捅一捅身旁的荀攸。荀攸一派淡然,半阖着眼皮子养神,冠带在风中飘摇。
真行,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军师,丢人的事情都没人肯出面。
郭嘉认命地下马,谁让他是军师祭酒
他干咳一声,敛衣跪倒在地,扬声说“主公请听嘉一言,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礼记有云刑不上大夫。主公兴师讨逆,上奉天子,中抚朝廷,下安百姓,当今天下未定,岂能轻言自戕,轻易赴死三军岂可无帅”
胡编这一番话有点费神,当众说这种话有点羞耻。
好在曹操收到台阶,立马就顺势下来了。他本来就是做做样子,又不是真想抹脖子。曹操故意沉吟片刻,说“奉孝言之有理,但军法不可
祢衡不肯出使荆州, 曹操正怒火中烧, 召来一队士兵,直接把祢衡架起来,绑缚在马背之上, 硬生生带走。祢衡叫骂的声音渐远渐低渐不闻。
司马懿和徐福在国子学结识了几位友人,少年人好动,肚子饿得快, 一日两餐根本吃不饱。
郭嘉安排了一个小厮,每天中午, 按时给他俩送饭,一只雕花的大食盒,足足有五层,所有食物都准备双份。郭府的饭菜色香味俱佳,馋得一众少年直流口水,嚷嚷着要司马懿借他先生家的厨子请客。
司马懿家在河内, 客居郭府,已经给先生添了不少麻烦,不好意思再开口。
郭嘉也是从书院混出来的人, 深知学业固然重要,但少年时期单纯的友谊也非常可贵,可遇不可求。他发现司马懿一直没带友人来家里作客, 一问才知道,这孩子脸皮薄,正纠结呢。
少年时很多天大的烦恼,长大以后再看,都会怀疑当时脑子被驴踢过。
郭嘉笑吟吟地将司马懿的头发揉乱,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跟我客气什么只当在家,随意就好。平常要宴请宾客,或是缺什么东西,或是下人不好,都可以直接跟管事辰良说。”
司马懿在家时,也没有这样的待遇。他家中兄弟多,父亲管教得极严。
后来,跟着胡昭学儒术,胡先生慈爱,平常亦师亦友,但这位先生家中清贫,吃穿用度都要节省,诸事不可强求。
郭嘉是最不像先生的先生,率性又随意,说话没个正形儿。出于某种野兽般的直觉,司马懿最忌惮这位郭先生。他一下学堂,照旧去郭府听教。
竹林边,斜阳里。郭嘉也刚回府,随手解下佩剑,在空地上伸胳膊压腿,舒展筋骨。
司马懿撞见郭嘉做各种怪动作,嗤笑了一下,虽然很快就收敛,还是被郭嘉瞧见。
郭嘉让侍从取来一件青铜器皿,是一匹骏马的形状,背上还有个小孔。
某人微微勾起唇角,露出一个自以为亲切的笑容“懿儿,你可识得此物”
司马懿没见过这种东西,瞎猜“是不是祭祀的时候,盛酒的器皿”
郭嘉“送你,你刚好要宴请同窗,拿去盛酒。”
待从将青铜器皿清洗干净,用开水煮过,灌上果酒。
司马懿老被郭嘉捉弄,吃一堑长一智,想到郭先生一本正经的样子,他这回留了个心眼,将青铜马带进厢房,给徐福斟了一杯酒。
徐福没见过这种“酒器”,有些好奇,浅酌了两杯酒。不过,司马懿比他更好酒,今天却滴酒不沾,总让他觉得哪里不对劲。
晚上,荀令君来会情郎,看见新收的小徒弟徐福正在把玩一件青铜器皿,哭笑不得。
正屋中,齐物阁最新出品的无烟宫灯,映出一片柔和的光晕。东窗下摆着两只巨大的陶盆,盆中栽种着石榴树。
当年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将石榴的种子带回大汉,最初种植在长安的宫苑之中,开出大红、橙黄、桃红、粉白等颜色的石榴花。
汉武帝格外喜欢火红的石榴花,多次以石榴树赏赐宠臣。
现在,大户人家基本都栽种石榴树,图一个多子多福的好兆头。辰良不知从哪里弄来两盆,红彤彤的石榴果实将花枝压弯,看着甚是可爱。
郭嘉刚沐浴过,倚着梨花木小几晾头发。他束发时清隽,长发披散时,姿态闲适,眉目恬淡,别有一股轻灵飘逸之气。
司马懿从果盘中拿起一枚鲜枣,用小银刀把枣核剜掉,只剩果肉,殷情地送到先生的嘴边。
郭嘉张口吃了,伸出冰玉一般的纤长手指,在司马懿的鼻尖轻轻一点“你也坐,为师这里不讲究侍师如父。”尊师重道没错,但他坐着,让一个半大的少年站着侍奉,有一种苛待未成年人的罪恶感。
司马懿“先生,那铜马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郭嘉“你没喝里面的酒吧那是古代宫女的溺器尿壶。”
司马懿神色古怪地垂了垂眼,他是没喝,但小卷毛徐福可没少喝。
不日就要随军出征,司马懿好学,功课倒不用操心,郭嘉叮嘱道“此番出征,大约要两个月左右,为师送你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你增长见识可以,千万别学为师的坏习惯,自勉自励才是好男儿。”
这是一个自身不正,却希望弟子不要长歪的浪子在唠叨。
司马懿没料到郭嘉还能说出这么正经的话,又惊诧,又敬佩,瞬间达成新成就神奇的先生,人不可貌相。
南阳属于荆州,昔日光武帝刘秀从南阳起兵,成就帝业,因此南阳也被称为“帝乡”。
曹操这次征讨张绣,和以往不同,他代表着朝廷。
许都西门外,是颍川地界,这地方今年开春才刚刚平定,麦子种得晚,还有大片的麦田没有收割。为了尽量不扰民,曹操严明军法,下令说“凡践踏麦田者,一律斩首。”
一路上,将士们小心翼翼,生怕踏倒一棵麦子,脑袋搬家。
曹操提着缰绳,和郭嘉并辔而行。郭嘉预言张绣会直接投降,曹操怎么也想不通其中关键,索性把疑问说出来“奉孝啊,张济跟张绣叔侄,当年随董卓祸乱东都,又随李傕和郭汜攻破西都,论罪当诛,他怎么敢投降朝廷”
郭嘉笑得邪气“对汉室来说,张绣的叔父张济有从逆之罪。但对主公来说,张绣有什么不可原谅的过错吗没有。他若不战而降,恰恰能证明主公是众望所归。所以主公不能杀他,还要重用他,仗信义以招天下豪杰。”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不料正高兴着,一只受惊的斑鸠从麦田中飞出,一头扑撞在曹操的战马身上,战马受惊,慌乱地窜入麦田之中,蹭倒、踏倒了一大行麦子。
才颁布的军法,别人都遵守着,他自己先践踏麦田。
军令如山,曹操唤来行军主簿,一脸严肃,沉声说“践踏麦田,该当斩首。”
行军主簿瞬间跪了,由于情绪太激动,声音都发颤“主公岂可议罪”
曹操有点嫌弃这人不会说话,一把抽出倚天剑,就要当众自刎。
行军主簿和诸位将军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拉住曹操。曹操奋力挣扎“孤是三军统帅,制法自犯,何以服众”
一片骚乱中,郭嘉和戏璕对视一眼,用眼神交流志才,快给主公递个台阶。
戏璕翻了他一个白眼,用扇子捅一捅身旁的荀攸。荀攸一派淡然,半阖着眼皮子养神,冠带在风中飘摇。
真行,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军师,丢人的事情都没人肯出面。
郭嘉认命地下马,谁让他是军师祭酒
他干咳一声,敛衣跪倒在地,扬声说“主公请听嘉一言,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礼记有云刑不上大夫。主公兴师讨逆,上奉天子,中抚朝廷,下安百姓,当今天下未定,岂能轻言自戕,轻易赴死三军岂可无帅”
胡编这一番话有点费神,当众说这种话有点羞耻。
好在曹操收到台阶,立马就顺势下来了。他本来就是做做样子,又不是真想抹脖子。曹操故意沉吟片刻,说“奉孝言之有理,但军法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