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并没有立即让曹营的一众官员平身,而是审视着他们。
    这么一来,在一众恭敬垂首行礼的官吏中, 就有一人格外显眼, 那是穿着黑色文官袍服的郭嘉。
    只看脖子以下,郭嘉行礼的动作也堪称标准,但他没有垂首, 而是抬头直视着小皇帝的龙颜,神色淡漠,没有半点臣服的意思, 就好像,无论是颇有威仪的少年天子, 还是乞丐一般的百官,对他来说,和街头随处可见的布衣百姓,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曹操仿佛受到了某种安抚,忽然镇定下来。
    郭嘉这种行为十分无礼,可以治他不敬之罪。偏偏他的位置还排在前边, 连刘协都注意到他了。
    刘协静静地打量郭嘉两眼,晦暗不明的目光转移到荀彧的身上,又明亮了几分。他维持着帝王的风范, 缓缓抬手“众卿平身。”
    曹营的官吏,也有心向汉室的。
    郭嘉行军打仗爱出奇谋,设计的城池也是前所未见。
    许都的街道很宽, 可以并行十余辆马车。道路中间设有分隔线,道路两边还有凹槽,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白虎街两侧的民宅,多是奇怪的砖瓦结构。这年头木房子、土房子、茅草屋等居多。砖头都是拿去修墓,或者铺地,很少用来盖房子住。就算用,也是砖木混合使用,像这种高大的砖瓦房,曹操还是头一回看见。
    洛阳系的官员已经开始小声议论。
    郭嘉砖瓦房成本低,盖起来也快。真要都盖木房子,三个月也建不成许都。
    曹操悬着一颗心,将小皇帝送进皇宫,才松了一口气,郭嘉办事还是很有分寸的,皇宫里并没有出现什么奇怪的新建筑,宫苑殿堂、亭台楼阁,全都使用上好的木料、石料和瓦片搭建而成。铺地的青砖上雕着吉祥纹,个别还有字,诸如长乐未央、千秋万岁。
    天子的銮驾继续移动。反正这一套繁琐的礼仪,有荀彧主持,不会有任何疏漏。曹操不着痕迹地落后几步,用胳膊肘轻轻地撞了郭嘉一下。
    郭嘉微微勾起唇角,声音压得很低“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传说,凤凰非梧桐树不栖,曹操已经把刘协这棵梧桐树挖到许都,那些在各地徘徊、无枝可依的凤凰,当飞来筑巢。毕竟,良禽择木而栖嘛。
    曹操也是博学多才的人,当然知道凤栖梧桐的典故,闻言会心一笑“也不必非要凤凰,乌鹊若思南枝这个南枝指故国,肯飞来许都,孤也愿意效仿周公,吐哺握发,礼贤下士。”
    吐哺握发,出自史记。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郭嘉主公以周公自比,看来他仍然心存汉室,目前只想当个权臣。
    中常侍扶着小皇帝刘协下车,步行走上九重石阶。刘协站在最高处,转身,当众封曹操为武平侯、大将军、加节钺象征生杀大权,录尚书事。
    大将军、录尚书事,这就意味着,曹操可以从名义上统领天下兵马,作为最高军事长官,同时还可以参与尚书令的奏章审核工作,审核哪些奏章可以交给皇帝,哪些不能给。
    集文武大权于一身,可以说是一个权臣的巅峰了。
    曹操身躯一震,照例辞让了三次,还上了一封辞让表,刘协坚持,曹操才虎目含泪,领旨谢恩。
    郭嘉这么容易就被感动刘协现在还有什么除去名义一无所有,能不大方一点吗
    曹操明摆着还想匡扶汉室,某人不得不收起锋芒,继续伪装纯良无害的小幕僚。
    然而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曹操一封表奏,把荀彧和郭嘉一起推上风口浪尖。
    这是一封安排官职的奏章,曹操请求任命袁绍为太尉。荀彧为尚书令、兼侍中。荀攸为汝南太守、兼尚书、中军师。戏璕为左中郎将、左军师。钟繇为御史中丞、前军师。程昱为东中郎将毛玠为右军师,董昭为洛阳令,满宠为许都令。
    郭嘉为军师祭酒。
    尚书令的俸禄只有一千石,但权利非常大,直接对皇帝负责,居中持重,总揽朝廷大权,相当于主宰许都政务的人。
    侍中是二千石的清贵官职,通常由学识渊博的人、或者皇帝的宠臣担任。可以同时有很多个侍中,平常轮流伴驾,侍奉皇帝,皇帝出行,看哪个侍中比较顺眼,就让他同乘车舆,一起聊些掌故解闷。
    让荀彧担任尚书令,总揽朝廷政务。同时兼任侍中,可以常常陪伴小皇帝。这就是曹操的胸襟气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给荀彧更大的权利,给予他最大的信任。
    混官场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郭嘉成长日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这个懒人没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这个懒人没起并收藏三国郭嘉成长日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