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芋此时此刻, 手里拿着一串再普通不过的五色子手串。
这是随意问溪边一个捉泥鳅的小童讨要的, 珂芋用十条泥鳅换的强行换的,小童听说上仙喜欢他的手串,送还不及呢。
至于手串, 正如众人想的那般, 确实是平平无奇,而且用的石子颜色是挺漂亮,看着得出小童的长辈是有耐心挑选过的, 但问题是五行不对, 颜色也不对。
但最初传下这个习俗的人,肯定知道五行相生,流传不息的道理。
“那就去瞧瞧。”
随着学习的深入, 珂芋的本事也逐渐通天。
她顺着五色子手串往上细数时间长河的因果缘由, 飞逝的残响如白驹过隙。
最终在千年前,见到了一个道袍破烂的道士, 昏倒在山路旁边, 一个路过的少年书生见了,以为对方是饿晕的, 将自己仅剩的一份干粮,分了一半给道士。
道士空有一身行为,气脉受损,肺腑重伤,命不久矣了。
所以道士不饿,但见书生递来一个馒头和装着泉水的竹筒, 劝又劝不回去,道士最后忍着伤口的疼痛,将馒头塞进糜烂的食道里。
不知道是不是回光返照,喝了一点泉水之后,道士觉得伤口没有那么疼了。
少年书生此时有些惭愧,说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实在是没法子把道士背到山脚,所以他会尽快到山脚下去喊人上来救
道士心知自己死期已到,已经用仙鹤穿书,交代完后事了,门人自会来给他收尸,所以此时有闲暇多想这书生这么想救人,若是知道自己救不了,是不是挺打击人的
于是道士就说,自己只是饿了,身体无大碍,如果你能将另一个馒头留下,我一会儿吃完了,自己就能下山。
少年书生不曾疑他,毕竟在他看来,道士体表没有外伤,又脸色奇差,嘴唇干裂,怎么看都是饿的别的不说,书生自认对此很有个人经验
所以书生留下自己最后一个馒头,想了想,又怕道士噎住了没水,将竹筒也留下了。
做完这些,书生觉得自己的胃,空得蜷缩起来,也不知到了那山脚下,去茶馆说说书,能不能换来一间客房和几顿饭。
书生,往往兼职云游先生,或者说,很多云游先生,都曾是书生,这个职业古来有之,可追溯至仙魔行走于人间的时代。
在饥饿的驱使下,书生就觉得不能再耽搁了,起身与道士告别。
而那道士哈哈一笑,说要报答书生的一饭之恩,后者连连摆手说不用,但道士执意用五色灵石和自己除妖用的红绳,勉强炼化后,做成了一个发光的手串。
少年书生觉得神奇,而道士却说,这不过是上不得台面的小玩意,你平时夜宿野外,借月光和火光读书,到底是伤眼睛,而这手串的光芒,却不会,而且越是山水清秀的地方,光芒就越亮。
只是最好装在绢布里头纱布也行。
少年书生很想要,灯油钱放在今天,穷苦人家都心疼,何论千百年前呢再说山里天黑得早,早早就要夜宿,夜晚那么漫长,又不能读书,多浪费时间啊
但是,书生转念一想,觉得自己不过是做了常人都会做的事情,不过是两个馒头仙家的小玩意,那也是仙家的啊
见书生摇头的模样坚决,道士转念一想,又是一笑,说若是手串发出的光芒出现邪色,多是碰上了山精野怪,若是你瞧见了,说不准还能让行人免于一场灾祸。
书生这回真犹豫了,古来精怪多扰人,虽多不会伤及性命,但路人也会被折腾得很惨,时有因为被捉弄而误了大事的倒霉蛋。
书生最终收下了手串,再三谢过道士,这才远去,而当书生走出不过百步,那道士再也压不住伤势,仰望青空,人去了。
之后,对此一无所知的书生经历了很多,一路辗转,最后到了一个叫做溪酒村的小地方,当了此地第一个书塾先生,确切来说是兼职,因为这些大字不识丁的村民,就没几个愿意付钱的,想要吃饱饭,他得多想想。
溪酒村是个闭塞的小地方,虽然酿得一手好酒,但是村子却连一条通往外界的土路都没有,谈何拿酒出去卖。
于是这位书塾先生,带着发光的五色子,先是在简陋的学堂给孩子上课,积累了一定的威望,而后又召集了几个壮汉,带了好几坛酒出去找几百里外的大商行。
最终说动了商行当家,修了一条十几里长的土路,连接到外边。
这个世界修路虽难,但并没有那么难,毕竟有那么多能人异士在。
路通了,书塾先生教出来的孩子懂礼识数,自然当仁不让的领头成立了一个商行,帮乡亲们张罗买卖,免得被坑。
后村子因此而暴富,商行也发扬光大,书塾先生善终,入土为安,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先生,仿照其不离身的五色子手串,做了很多仿制品给孩子佩戴当然,这些仿制品均不会发光,因为一来石子没有炼制,杂质过多,五行不纯,二来嘛,就算颜色对了,也不代表材质的五行对了。
这一切,只是因为书塾先生手里那串发光的手串存在感实在太高,大家提起这书塾先生,脑海中先
这是随意问溪边一个捉泥鳅的小童讨要的, 珂芋用十条泥鳅换的强行换的,小童听说上仙喜欢他的手串,送还不及呢。
至于手串, 正如众人想的那般, 确实是平平无奇,而且用的石子颜色是挺漂亮,看着得出小童的长辈是有耐心挑选过的, 但问题是五行不对, 颜色也不对。
但最初传下这个习俗的人,肯定知道五行相生,流传不息的道理。
“那就去瞧瞧。”
随着学习的深入, 珂芋的本事也逐渐通天。
她顺着五色子手串往上细数时间长河的因果缘由, 飞逝的残响如白驹过隙。
最终在千年前,见到了一个道袍破烂的道士, 昏倒在山路旁边, 一个路过的少年书生见了,以为对方是饿晕的, 将自己仅剩的一份干粮,分了一半给道士。
道士空有一身行为,气脉受损,肺腑重伤,命不久矣了。
所以道士不饿,但见书生递来一个馒头和装着泉水的竹筒, 劝又劝不回去,道士最后忍着伤口的疼痛,将馒头塞进糜烂的食道里。
不知道是不是回光返照,喝了一点泉水之后,道士觉得伤口没有那么疼了。
少年书生此时有些惭愧,说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实在是没法子把道士背到山脚,所以他会尽快到山脚下去喊人上来救
道士心知自己死期已到,已经用仙鹤穿书,交代完后事了,门人自会来给他收尸,所以此时有闲暇多想这书生这么想救人,若是知道自己救不了,是不是挺打击人的
于是道士就说,自己只是饿了,身体无大碍,如果你能将另一个馒头留下,我一会儿吃完了,自己就能下山。
少年书生不曾疑他,毕竟在他看来,道士体表没有外伤,又脸色奇差,嘴唇干裂,怎么看都是饿的别的不说,书生自认对此很有个人经验
所以书生留下自己最后一个馒头,想了想,又怕道士噎住了没水,将竹筒也留下了。
做完这些,书生觉得自己的胃,空得蜷缩起来,也不知到了那山脚下,去茶馆说说书,能不能换来一间客房和几顿饭。
书生,往往兼职云游先生,或者说,很多云游先生,都曾是书生,这个职业古来有之,可追溯至仙魔行走于人间的时代。
在饥饿的驱使下,书生就觉得不能再耽搁了,起身与道士告别。
而那道士哈哈一笑,说要报答书生的一饭之恩,后者连连摆手说不用,但道士执意用五色灵石和自己除妖用的红绳,勉强炼化后,做成了一个发光的手串。
少年书生觉得神奇,而道士却说,这不过是上不得台面的小玩意,你平时夜宿野外,借月光和火光读书,到底是伤眼睛,而这手串的光芒,却不会,而且越是山水清秀的地方,光芒就越亮。
只是最好装在绢布里头纱布也行。
少年书生很想要,灯油钱放在今天,穷苦人家都心疼,何论千百年前呢再说山里天黑得早,早早就要夜宿,夜晚那么漫长,又不能读书,多浪费时间啊
但是,书生转念一想,觉得自己不过是做了常人都会做的事情,不过是两个馒头仙家的小玩意,那也是仙家的啊
见书生摇头的模样坚决,道士转念一想,又是一笑,说若是手串发出的光芒出现邪色,多是碰上了山精野怪,若是你瞧见了,说不准还能让行人免于一场灾祸。
书生这回真犹豫了,古来精怪多扰人,虽多不会伤及性命,但路人也会被折腾得很惨,时有因为被捉弄而误了大事的倒霉蛋。
书生最终收下了手串,再三谢过道士,这才远去,而当书生走出不过百步,那道士再也压不住伤势,仰望青空,人去了。
之后,对此一无所知的书生经历了很多,一路辗转,最后到了一个叫做溪酒村的小地方,当了此地第一个书塾先生,确切来说是兼职,因为这些大字不识丁的村民,就没几个愿意付钱的,想要吃饱饭,他得多想想。
溪酒村是个闭塞的小地方,虽然酿得一手好酒,但是村子却连一条通往外界的土路都没有,谈何拿酒出去卖。
于是这位书塾先生,带着发光的五色子,先是在简陋的学堂给孩子上课,积累了一定的威望,而后又召集了几个壮汉,带了好几坛酒出去找几百里外的大商行。
最终说动了商行当家,修了一条十几里长的土路,连接到外边。
这个世界修路虽难,但并没有那么难,毕竟有那么多能人异士在。
路通了,书塾先生教出来的孩子懂礼识数,自然当仁不让的领头成立了一个商行,帮乡亲们张罗买卖,免得被坑。
后村子因此而暴富,商行也发扬光大,书塾先生善终,入土为安,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先生,仿照其不离身的五色子手串,做了很多仿制品给孩子佩戴当然,这些仿制品均不会发光,因为一来石子没有炼制,杂质过多,五行不纯,二来嘛,就算颜色对了,也不代表材质的五行对了。
这一切,只是因为书塾先生手里那串发光的手串存在感实在太高,大家提起这书塾先生,脑海中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