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正中谢舒下怀,谢舒便带着侍婢朝歌出了门,使个眼色,门口一位眉间生着枚朱砂痣的侍从便跟了过来正是吾遗,他如今已是曹丕的近身侍从了。
    三个人走出一段路,谢舒见离得远了,脚下稍稍停顿。吾遗在后察言观色,紧两步跟上来。谢舒侧首问道“如何了”
    吾遗摇了摇头。谢舒蹙起了眉头。
    吾遗看看左右无人,从袖中摸出一只小瓷瓶,悄悄递给谢舒,低声道“此是张公托属下转交给夫人的避子药。”
    谢舒收了,问道“张公近来如何”
    吾遗道“尚可,只是对夫人和小公子挂念得紧,叮嘱属下多加看顾。张公还说”吾遗顿了顿,愈加低声道“这药性烈,请夫人慎用,若是不加节制,恐会绝了生育也未可知。”
    谢舒心里一颤,轻声道“我知道了。”
    两人又捡紧要的话说了几句,曹丕便从后头跟上来了,手里把玩着那柄赤金鞘的牙柄腰刀,大约是方才的店家孝敬给他的。
    吾遗见曹丕过来,便退到了一边,曹丕对谢舒道“你逛够了没有时候不早了,咱们该回府吃饭去了。”
    谢舒道“没呢,前头还有一家缎子铺,我想去看看。”
    两人从午上逛到现下,也有两个多时辰了,曹丕有些累了,不情愿道“再往前都快到城郊了,那么偏僻的地方,能有什么好缎子不去也罢。改明儿我让宫里的织娘给你织几匹上好的。”
    谢舒道“你们北方冷得早,等她们织好,只怕秋风都凉了,就算我能等,大圣也不能等。我就去看一看,若是没有好的,咱们便回府。”说着挽起了曹丕的胳膊。
    曹丕叹了一声,无奈道“也罢也罢,这是最后一家。”
    此处已近城郊,行人稀落,门庭萧索。两人进了铺子,只见门厅虽大,但发卖的首饰并不多,衣裳缎料也都粗糙黯淡,并不是当下时新的。
    曹丕本就累了,这下更提不起兴致来,兀自走到客座上坐了。店家是认得他的,没料到他会跑到这偏僻的地方来,慌忙命伙计端茶汤和吃食上来。曹丕嫌外头的糕点不洁,只捡清淡的茶水喝了两口。
    谢舒倒是饶有兴致地翻看着布料,店家虽不认得她,但见她窈窕美貌,衣着光鲜,又与曹丕举止亲密,便也知道她是曹丕的宠姬,是以在旁殷勤伺候着。
    谢舒在铺子里略转了转,挑了几样首饰和几匹丝缎,问道“你这铺面虽然不算小,但发卖的都不是时新的货色,地界又偏僻,能赚钱吗”
    店家道“小的是小本买卖,自是不能跟京畿的大商铺比,城郊住的又大多是平民百姓,是以小的平常以给他们做衣裳为生,利虽薄,但也够养活一家人了。只是铺子简陋,慢待了夫人,还望夫人与曹公子莫要怪罪才是。”
    谢舒看了眼曹丕,曹丕正漫不经心地喝着茶,谢舒微笑道“怎会像这样的铺子多一些才好,若是全城的商铺都只卖好的贵的,那百姓们怎么办”
    店家本来生怕曹丕怪罪,但见谢舒如春风拂面,又出言赞扬自己,方放下心来。
    谢舒又在铺子里待了一会儿,问了几句闲话,付了钱,便同曹丕离开了。
    此时已是午后了,入秋天短,又没什么生意,店家便吩咐伙计收拾收拾,打算关门。
    谁知正忙活着,却有一人从门外走了进来,正是吾遗。方才他始终跟随在曹丕左右,又生得器宇轩昂,眉间一颗鲜红的朱砂痣令人一见难忘,因此店家是认得他的,便迎上前,问道“这位军爷去而复返,可是有什么事”
    吾遗道“是曹公子方才走在路上,忽然记起来府里的郭夫人曾说过,托贵店赶制了一批冬衣,公子特派我来问问,是不是有这回事”
    那店家一愣,道“没没有,曹公子怕不是记错了”
    虽只是一瞬,但吾遗早已看出了破绽,道“这批冬衣本是曹司空吩咐下来,命各府的女眷做给军中将士的,可女眷们养尊处优惯了,哪里干得了这等粗活譬如方才随公子来的那位夫人,娇滴滴的,是吃不了苦的。因此曹公子才让郭夫人另想办法,郭夫人想必嘱咐过你,不许把缝制冬衣的事张扬出去,也是这个缘故。”
    店家听他说得在理,略有松懈,只是还踌躇着不肯痛快承认。吾遗便从腰间解下一只小布袋,打开来,只见是黄澄澄的一袋马蹄金。
    店家愕然道“军爷这是何意”
    吾遗道“如今曹司空催得急,公子要你提前半个月交货,这是赏钱。”
    店家暗自算了算,道“那便是下个月月中,只剩十来天了,只怕有些赶。”
    吾遗道“店家便辛苦些吧,若是实在赶不及,再雇几个人也无妨,钱都由我们公子出。”
    店家忙接了钱,道“不敢,不敢,小的定当尽心竭力,做好后便送到公子府上去。”
    吾遗道“不必送到公子府上,直接送去司空府便是。”
    店家道“可公子不怕司空知道么”
    吾遗道“到时我会派人来取货,不打紧。”
    店家道“也好,请公子和军爷放心。”

章节目录

三国有个谢夫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孰若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孰若孤并收藏三国有个谢夫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