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 皇帝刘协下朝回到寝宫, 一进门便问“吴侯夫人到了么”
    御侍曹衡带着几个宫婢上前, 伺候刘协脱鞋更衣,道“回陛下, 黄门唐大人一个时辰前已出宫去请谢夫人了,只是现下尚未回来,倒是曹司空听说陛下这几日龙体不适,派了华佗大夫来为陛下看诊, 华大夫现正在侧殿里候着呢。”
    华佗本是个悬壶济世的游方大夫,因为医术高明,名满中原, 被曹操召入司空府中听用,偶尔也奉旨进宫看病,算是半个御医。刘协道“请他进来。”
    华佗进殿时, 刘协已换过一身常服, 坐在御榻前等候, 华佗掀袂跪道“微臣叩见皇帝陛下。”
    他年过半百, 须发皆白,穿了一袭灰麻长衫,肩上背着药囊,因而跪起之间有些不便。刘协忙道“华大夫不必多礼。”示意曹衡上前扶他起身, 又将殿中伺候的大小宫婢、黄门都打发出去了。
    曹衡扶了华佗起来, 却在一旁站着不动, 似是想留在殿中。刘协碍于他是曹操的心腹, 对他甚是忌惮,吩咐道“你也出去吧,把殿门关上,华大夫要为朕诊脉,需得安静。”曹衡这才应诺出去了。
    寝殿中一时只余刘协和华佗二人,华佗打开药箱,拿出看脉的方枕放在案上,问道“陛下近来有何不适”
    刘协却并不伸出手腕,只道“没有不适,朕好得很。”
    华佗微微一怔,不解道“是陛下说近来神思倦怠,不思饮食,曹司空才派微臣进宫来为陛下看诊的,怎么难道是皇后娘娘凤体不适”
    刘协道“都不是,朕和皇后都很好。”他压低声线道“朕今日请你来,是想让你断一断大汉朝的脉。”这才挽起衣袖,将左臂搭在方枕上,目光炯炯地看着华佗。
    华佗心中虽惊疑不定,却还是拿出一条黄绫覆在刘协苍白的腕上,闭目凝神触摸脉息,片刻,才收了手,将黄绫巾慢慢地叠起收好。
    刘协问道“如何”
    华佗道“陛下的身子没有大碍,只是有些气虚,待微臣给陛下开个方子,陛下只消按方服药,多加休养,勿忧勿劳,半年之内便可好转。”
    刘协道“你明明知道朕问的不是这个。”
    华佗叹道“陛下若是问大汉如何,微臣只能说,病入膏肓,不可卒治。”
    刘协突然倾身向前,一把抓住了华佗的手,道“不,你能治”
    华佗叹了口气,悲悯道“陛下天纵英明,神武无双,尚且无法扭转颓势,挽救汉室于水深火热之中,微臣一介小民,除了给人看看病、开开方,又能如何呢”
    刘协道“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大夫既能救得了一个人的命,就能救天下人的命,就能救汉室的命华佗,朕要你帮朕一个忙。”
    华佗道“陛下请讲。”
    刘协道“长乐殿曹贵人身怀有孕,如今已回家安胎去了,你也知道,自曹操把持朝政以来,曹氏气焰张狂,凌铄汉室,屠戮老臣,多行不义,朕如何能容逆臣之女生下朕的皇子可曹家守卫森严,朕的人无法接近曹宪,华大夫却受曹操之命为她安胎,因此这个忙,只有你能帮朕”
    华佗一惊非同小可,从刘协手中抽出手来,惶然道“曹氏固然可恨,但曹贵人怀的是陛下的孩子,陛下难道要加害自己的亲生骨肉么”
    刘协道“朕何尝不知道那是朕的骨肉可那也是个祸害,不能不除如果那孩子来日降生,曹操势必会逼朕将他立为皇储,以成就曹氏篡汉的野心到时朕的皇后、朕的妃嫔、朕膝下所有的皇子都得死,汉室也必将走向终结”
    华佗惶恐至极,俯地颤声道“可微臣只救人,不杀人”
    刘协低声喝道“你糊涂现今天下大乱,一场仗打下来,会死多少人一场瘟疫蔓延开来,会死多少人你凭一己之力,一个人一个人地救,又能救得了几个究其根源,都是因为曹氏乱政,天下离心罢了若是皇室威重,人心咸向,我大汉天下何至于此朕要你杀一个人,却有千千万万的人会因此获生,孰小孰大,华大夫难道不明白么”
    华佗道“可曹贵人怀的也有可能是个女儿。”
    刘协断然道“朕不能冒险,不能给曹操留下一丝可乘之机当初董承联合刘备等人谋诛曹操,事泄被杀,董承的女儿、朕的贵人董氏身怀六甲,曹操亦不肯放过她,不顾朕的哀求,命人将她生生鸩杀于宫中曹操这般狠戾,朕如今加害他的女儿,也算是一报还一报”
    刘协的话说得决绝,虽因御侍曹衡守在殿外,不敢高声,但听来仍令人心惊肉跳,像是铅云中滚过的闷雷。华佗俯地不语,额上沁出了冷汗,殿中一时寂然无声。
    半晌,曹衡在外轻轻叩门,道“陛下,方才黄门唐大人派人来禀,说吴侯夫人已到了,正在长秋宫里陪皇后娘娘说话哩。”
    刘协扬声道“知道了,朕即刻就去。”又对跪伏在地的华佗低声道“华大夫,你医术高明,既能保得了曹贵人的胎,也一定有法子让她神不知鬼不觉地小产。朕知道你一心向汉,只是碍于曹操的威势,不得已才委身事之,因此朕今日才请你过来,当今天下,唯有你能救得了汉室了。”
    华佗抬头望向刘协,只见他正定定看着自己,一双湛黑的眸子衬着苍白的面色,愈发黑似点漆,幽若深潭。两人对视了片刻,刘协方移开目光,起身出门去了。
    刘协驾临长秋宫时,伏寿和谢舒却没在殿中,留侍的宫女说二人一同去御苑里散心了。长秋宫的后园通着御苑的侧门,刘协从侧门进了苑,略转了转,便找见了二人。
    伏寿和谢舒都穿了一身及地的斗篷,正一边低声说话,一边顺着一条小径慢慢地朝前走,伏寿的侍女未央和谢舒的侍婢朝歌带着一行人远远地跟在后头。未央见刘协过来,忙屈身施礼,唤道“皇后娘娘,吴侯夫人,皇上来了。”
    伏寿回头看见刘协,便拉着谢舒上前,道“臣妾正与谢妹妹说起皇上呢,皇上这便来了。”
    谢舒欲要俯身下跪,刘协忙道“快不必多礼了,你的身子要紧。”伏寿在旁扶住了她。
    刘协道“入秋了,天冷风寒,皇后和谢夫人不在宫里坐着,怎么到这里来了仔细受凉。”
    伏寿笑道“皇上还说哩,谢妹妹半个时辰前就到了,臣妾陪她在宫中说了一会儿话,也不见皇上过来。臣妾的宫里点着熏香,谢妹妹怀着身孕,闻不惯,臣妾便带她出来透透气。皇上放心,臣妾见谢妹妹穿得单薄,特意让人拿了宫里今年新做的氅衣给她披着,保管冻不着妹妹。”
    刘协微笑道“皇后有心了。”
    伏寿见他说着话,目光却始终逡巡在谢舒身上,心下明白,道“皇上与谢妹妹一别十数年,想必有许多话想对妹妹说,现下已差不多到了各宫嫔妃晨省的时辰,臣妾便先告退了。”
    刘协道“既是如此,皇后慢走,朕待会儿去长秋宫找你。”
    伏寿应了“是”,便带着侍女未央和一行随侍的宫婢去了。
    谢舒与刘协不熟,本想着有伏寿在旁,自己也能自在些,谁知她却不肯久留,谢舒心中暗暗叫苦。
    深秋时节,御苑中的花木大多泛黄凋零了,唯有松柏常青,竹兰苍翠,满庭菊花正开至极盛,金、白、朱、紫、青五色交织,清苦的香气随风飘散。
    两人顺着林间小路闲散了一会儿,刘协见谢舒只是低着头,亦步亦趋地跟随着自己,便道“你为何这么拘谨你不记得朕了么”
    谢舒方才与伏寿说了会儿话,对从前的事已了然于心,便道“记得是记得,但那毕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刘协道“是啊,当年你随尚书谢大人进京的时候,不过才四五岁,那么小的年纪,也难为你还记得。朕那时也不是皇帝,只不过是深宫里一个不得势的皇子罢了,本以为一生都将如此度过,谁知董卓一朝擅权,鸩杀了皇兄,朕便成了他手中的傀儡皇帝。月前你刚来许都为质的时候,人人都道你是个与众不同的奇女子,可朕却知道,你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如此。当年董卓在迁都长安的途中数度对朕不敬,谢大人仗义执言,却被董卓杀害,满朝公卿皆畏惧不敢言,你从队伍中冲出来,指着董卓的鼻子说要为父报仇。董卓用剑逼着你,说他若现在就杀了你,看你还怎么为父报仇你说即便你死了,他暴虐无道,残害忠良,天下英豪人人得而诛之,总有人会替你报仇雪恨。董卓见你小小年纪却胆识过人,甚是惊异,兼之北上勤王的各路诸侯就快到了,他急着逃命,便将你扔在了焚毁的洛阳,没有加害于你。几年后,果然如你所言,司徒王允策反吕布杀了董卓,也算是为谢大人报仇了,可见你见识不凡。”
    谢舒道“陛下谬赞了,臣女当年年幼不知事,实在是鲁莽,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呢。”
    刘协道“若换作是如今的你,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有个谢夫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孰若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孰若孤并收藏三国有个谢夫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