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轻松明快“这是当然,因为知道我来了,所以他们才开始弹琴,想吸引我们过去呢。”
余世爻惊讶的看着他。
顾君辞道“自打我成为护国公后,这长安城里有姑娘的人家,都想往我府里送。”
“你可不能”余世爻忙开口说道。
顾君辞知道他要说什么,连忙点头“我知道我知道,所以我叫上你一起,你也是获封的齐国侯,也是一表人才,我这个做兄弟自然也要为你的终身打算,别一天天的只知道在家打拳,娶个媳妇儿不好么”
余世爻抿唇沉思“我一个大老粗,人家姑娘指定看不上我啊。”
顾君辞道“看不看得上,得有人衬托呀,等今天出来走一遭,说不定明日他们的拜帖就往你府上送了。”
余世爻将信将疑,连忙跟上顾君辞的脚步,往那琴音的来源走去。
果不其然,密林深处的凉亭外守着几名家丁,而凉亭内便坐着身穿碧色衣裙的少女,眉目温柔,含羞带笑,在她面前坐着的是一对年近不惑的夫妻。
他们似乎是察觉到有人来,连忙惊讶的朝着顾君辞他们望了过来,似乎知道顾君辞他们要来,也没有阻拦,而是直接起身相迎。
“原来是护国公与余侯到了,未曾远迎,还请恕罪。”那男子朝着顾君辞揖礼,面上带着几分笑意。
顾君辞回礼道“文远伯哪里的话,既然是文远伯相邀,晚辈岂有不来之礼,只是擅自带了余侯,还请见谅。”
这位文远伯,顾君辞记得还是他初到这里的时候在洛阳宫里见过,他是前朝霍皇后的幼弟,也算是如今太子妃的嫡亲舅舅。
只是后来离开洛阳回来了长安,便一直不得见,后来在跟萧渊他们来了长安之后,见太子妃时见过两次。
文远伯招呼着他们入了座,又吩咐人为他们添上了热茶,这才道
“这是小女,名唤青彤,如今十七岁。”
说这话,霍家的姑娘便起身与他们见礼,那声音温温柔柔的,眼神也有些娇怯。
顾君辞他们回了礼,然后才坐下,只不过因为有外男在此,霍夫人也就带着霍家的姑娘以拜三清的名义带上了山,将此处也留给了顾君辞他们。
只是这文远伯也是聪明的人,只是余光瞧着顾君辞的目光顺着他家女儿的背影去了,心里便有了底,自然也就不再明说,只在闲谈时扯着其他。
从风土人情,讲到描写海棠的诗词歌赋,再到如今的朝局及天下安宁的局面,就是没一句扯到他家的女儿。
顾君辞也没提,只是偶尔看向余世爻,也不太确定他什么意思。
夕阳的余晖映照在青云观的海棠花领里,格外的美艳动,辞别了文远伯,顾君辞便与余世爻往山门走去。
顾君辞问“余兄,你觉得那位霍家姑娘怎么样”
余世爻略想了想“不太行,那身板儿太瘦弱了,不行。”
顾君辞蹙眉“余兄,这是选媳妇儿,不是选士兵。”
余世爻也摇头“你我管不着,反正我看着不太行。”
顾君辞无奈叹息,也就只好再为他操心操心了,这其他几个人都娶妻成家了,唯有这余世爻眼下还孤身一人,这作为兄弟,顾君辞实在不愿见他孤身一人。
然而当他们走到山门前,却发现他们栓在外面的马竟然不见了,就连文远伯家的车驾马匹都不在。
“坏了,我们不会要走回去吧。”余世爻看着空荡荡的山门,不由吃惊的喊了出来。
顾君辞也挠挠头“这么远,我才不走呢,余兄,要不咱们还是去山上吧,看看道观里有没有饲养马匹,或者找人去送信,让阿春来接我们好了。”
余世爻“我看行。”
俩人一拍即合,随即转身上山,不料竟然在三清殿外再次遇上了文远伯。
见着顾君辞他们去而复返,不由笑道“护国公跟余侯怎么回来了。”
顾君辞与余世爻相视一眼,随后才笑道“我们的马匹被偷了,想来问问道长,观里可饲养的有马匹。”
文远伯捋着胡须道“哦,这道观中倒是没什么马匹,不过护国公跟余侯若是不着急的话,明日我府上的马车回来接我们回去,不妨一起走吧”
顾君辞“这不太好吧。”
文远伯道“这里的道长与我熟识,如今这观里也是有空房间的,可以留宿,所以就不必推辞了。”
余世爻偷摸的扯了扯顾君辞革带,他便立马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忙拱手道“文远伯客气,只是你们有女眷在,我们是在不好讨饶,还是算了,我们都是习武之人,就算徒步走回长安城也没事。”
“只怕你们走回去这城门都落了锁,还要在城外耽搁一晚,大不了我让青彤避着你们些,不打紧的。”文远伯不顾他们的推辞,擅自便将他们留在了道观,顺便吩咐人去安排了今晚的晚膳要多加两个人的分量。
见此情形,顾君辞觉得他们应该是走不了了,只盼着这文远伯没有别的打算才好,不然,就算连夜徒步,他都要走回去。
余世爻惊讶的看着他。
顾君辞道“自打我成为护国公后,这长安城里有姑娘的人家,都想往我府里送。”
“你可不能”余世爻忙开口说道。
顾君辞知道他要说什么,连忙点头“我知道我知道,所以我叫上你一起,你也是获封的齐国侯,也是一表人才,我这个做兄弟自然也要为你的终身打算,别一天天的只知道在家打拳,娶个媳妇儿不好么”
余世爻抿唇沉思“我一个大老粗,人家姑娘指定看不上我啊。”
顾君辞道“看不看得上,得有人衬托呀,等今天出来走一遭,说不定明日他们的拜帖就往你府上送了。”
余世爻将信将疑,连忙跟上顾君辞的脚步,往那琴音的来源走去。
果不其然,密林深处的凉亭外守着几名家丁,而凉亭内便坐着身穿碧色衣裙的少女,眉目温柔,含羞带笑,在她面前坐着的是一对年近不惑的夫妻。
他们似乎是察觉到有人来,连忙惊讶的朝着顾君辞他们望了过来,似乎知道顾君辞他们要来,也没有阻拦,而是直接起身相迎。
“原来是护国公与余侯到了,未曾远迎,还请恕罪。”那男子朝着顾君辞揖礼,面上带着几分笑意。
顾君辞回礼道“文远伯哪里的话,既然是文远伯相邀,晚辈岂有不来之礼,只是擅自带了余侯,还请见谅。”
这位文远伯,顾君辞记得还是他初到这里的时候在洛阳宫里见过,他是前朝霍皇后的幼弟,也算是如今太子妃的嫡亲舅舅。
只是后来离开洛阳回来了长安,便一直不得见,后来在跟萧渊他们来了长安之后,见太子妃时见过两次。
文远伯招呼着他们入了座,又吩咐人为他们添上了热茶,这才道
“这是小女,名唤青彤,如今十七岁。”
说这话,霍家的姑娘便起身与他们见礼,那声音温温柔柔的,眼神也有些娇怯。
顾君辞他们回了礼,然后才坐下,只不过因为有外男在此,霍夫人也就带着霍家的姑娘以拜三清的名义带上了山,将此处也留给了顾君辞他们。
只是这文远伯也是聪明的人,只是余光瞧着顾君辞的目光顺着他家女儿的背影去了,心里便有了底,自然也就不再明说,只在闲谈时扯着其他。
从风土人情,讲到描写海棠的诗词歌赋,再到如今的朝局及天下安宁的局面,就是没一句扯到他家的女儿。
顾君辞也没提,只是偶尔看向余世爻,也不太确定他什么意思。
夕阳的余晖映照在青云观的海棠花领里,格外的美艳动,辞别了文远伯,顾君辞便与余世爻往山门走去。
顾君辞问“余兄,你觉得那位霍家姑娘怎么样”
余世爻略想了想“不太行,那身板儿太瘦弱了,不行。”
顾君辞蹙眉“余兄,这是选媳妇儿,不是选士兵。”
余世爻也摇头“你我管不着,反正我看着不太行。”
顾君辞无奈叹息,也就只好再为他操心操心了,这其他几个人都娶妻成家了,唯有这余世爻眼下还孤身一人,这作为兄弟,顾君辞实在不愿见他孤身一人。
然而当他们走到山门前,却发现他们栓在外面的马竟然不见了,就连文远伯家的车驾马匹都不在。
“坏了,我们不会要走回去吧。”余世爻看着空荡荡的山门,不由吃惊的喊了出来。
顾君辞也挠挠头“这么远,我才不走呢,余兄,要不咱们还是去山上吧,看看道观里有没有饲养马匹,或者找人去送信,让阿春来接我们好了。”
余世爻“我看行。”
俩人一拍即合,随即转身上山,不料竟然在三清殿外再次遇上了文远伯。
见着顾君辞他们去而复返,不由笑道“护国公跟余侯怎么回来了。”
顾君辞与余世爻相视一眼,随后才笑道“我们的马匹被偷了,想来问问道长,观里可饲养的有马匹。”
文远伯捋着胡须道“哦,这道观中倒是没什么马匹,不过护国公跟余侯若是不着急的话,明日我府上的马车回来接我们回去,不妨一起走吧”
顾君辞“这不太好吧。”
文远伯道“这里的道长与我熟识,如今这观里也是有空房间的,可以留宿,所以就不必推辞了。”
余世爻偷摸的扯了扯顾君辞革带,他便立马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忙拱手道“文远伯客气,只是你们有女眷在,我们是在不好讨饶,还是算了,我们都是习武之人,就算徒步走回长安城也没事。”
“只怕你们走回去这城门都落了锁,还要在城外耽搁一晚,大不了我让青彤避着你们些,不打紧的。”文远伯不顾他们的推辞,擅自便将他们留在了道观,顺便吩咐人去安排了今晚的晚膳要多加两个人的分量。
见此情形,顾君辞觉得他们应该是走不了了,只盼着这文远伯没有别的打算才好,不然,就算连夜徒步,他都要走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