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之后有心情过问这些小事。

    厨子说“林光宫的人送来一份食谱,我等钻研数日,做出了这些美食。”

    秦王夹一筷子水煮鸡,“什么时候送来的”

    此人回忆一番。

    “是四月二十日。”

    秦王几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四月二十是什么日子呢

    他什么都不是,再往后数两天是咸阳农业大学的开学典礼。

    无关于其他任何东西任何情感,被重视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秦始皇嬴政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陆娇娇不清楚,历朝历代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野史不足为信。

    人往是往前走的,绝大多数人不关心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若是看到有意思的野史趣谈也不介意一笑。

    过去,陆娇娇也是其中一员。

    她在时光里往复穿越,现在阴差阳错成了赵姬,只好尽量将他当做平常人,自己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儿。

    种种田,养几个孩子。

    学校已经建起来了,培养学生这件事儿急不得,农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贫苦出身,他们的父母都不认识字,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文盲。

    现代社会科技文化飞速发展,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影视文化的发展,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没见过文盲。

    但陆娇娇见过。

    她穿到所有的古代社会最常见到的就是文盲。

    毕竟现代人习惯用文字交流,有事没事儿发个博客,朋友圈空间发发心情,大街上的人不管认不认识发个宣传海报,有什么通知发个短信贴个通知,等等。

    到了古代,大部分文字交流只能变成语言交流,给人感觉还是挺明显的。

    她得习惯多数人不会写字,不会数数,十以内加减法掰手指,甚至有人不会掰手指。

    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学校里的学生得从最基本的的算数识字学起,不过从现在看来教育也上了正轨。

    陆娇娇准备了两个副校长,按照现代学校搞了一套行政班子,她自己这个校长暂时做着甩手掌柜。

    现在人在官府的炼铁营。

    这个炼铁营建在咸阳郊区。

    她穿一身浅色窄袖衣衫,站在铁府院子的柳树前头,放下手里的铁剑,手指拂过刚刚砍下的印子。

    冶铁官站在她后头说“这些都是目前能打出最好的刀,比不上铜。”

    “如果有一天有和铜一样锐利坚硬的铁会怎么样”

    这不是不可能,因为冶炼出的铁越来越好,但冶铁官对自己有生之年能出现和铜一样好的铁不抱希望。

    他十分平静的想来想,说“铁矿多余铜矿,若有精铁,战将兵甲皆换与铁,也可多造铁箭。”

    冶铁官说完就见陆娇娇看着他。

    这人打了几十年的兵器,满脑子刀枪剑戟。

    “你没种过地罢”

    “回太后,微臣家里几代儿孙均做采铁,未曾种过地。”

    “罢了,带我去铁营看看。”

    将近铁营,远远见上方铅云堆积,错杂隆隆声传来,地面仿佛在震颤。

    仿佛是马蹄声和人声。

    他们从一个小楼进去,顺着楼梯一路往上,走到顶处视野宽广,可见上空是交错的桥梁,而下面是个极大的广场,最中间是一个五米来高烧得通红的炉子,周围空气已经被烤得变形,人马奔腾呼啸。

    陆娇娇离着还远,只觉得热浪一阵一阵的扑过来,她抬起袖子擦擦鬓角,看着下头。

    几百匹马一起拉动绳子,后面连接排橐驼鼓起来,随着马儿后退,又缩回去,不断重复,像一台规律的机器。

    橐,就是古代风箱,鼓风机,由兽皮制作,被拉起,空气通过气阀进入橐内,其缩,空气又通过管道进入冶炼炉内1。

    火法炼铁需要达到一千二百度,仅用一个橐显然不够,于是将若干橐连在一起,用马来拉动,像这样的橐,也被叫做马排。

    有人在下面推车添火,也有人在半空的桥上推车来往于各个炉口,投料取浆。

    马如奔云,人如行蚁。

    “这里有多少马多少赶马的人”

    “下头有六百匹马,一天换六次,一共是三千六百匹。人数相同,但一天换三次,一千八百人。”

    陆娇娇看着下方即将奔向田野的劳动力,微笑着问冶铁官“你说要是炼铁营不需要这些人马他们会去哪”

    马是能吃苦力的马,牵着马的人都是些筋骨强健的儿郎,秦国有十来个冶炼工营,就按照一个营两个冶炼炉算,保守估计得有马七万二,赶马的人三万六。

    既然要搞高炉炼铁,不如先把水排搞出来。

    高炉炼铁,升级农具,解放生产力,大搞农业。

    她真的是棒棒哒

    “你说如果将这些人马从这些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会怎么样”

    冶铁官觉得太后想的太多,他顺着对方思路想下去,说道“我国可又添骑兵一支。”

    她和这冶铁官果然聊不到一起去。

章节目录

秦始皇亲妈的种田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点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点之并收藏秦始皇亲妈的种田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