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第 137 章 (1/2)
成文帝的葬礼, 就定在三月末, 按照旧制, 在新举完登基大典之后,新皇便立即脱下礼服, 为其发丧。
柳祭婆与一众祭婆一起,用柳叶蘸了些桃花瓣上采下来的露水,轻轻地沾湿了成文帝的七窍, 晦暗失血的面容上, 终于有了些湿润的生机。成文帝像是睡着了一样, 一双桃花眼静谧而又安详地阖起, 面容恬淡, 躺在尚未关合的灵柩上, 头上枕着枕木。
柳祭婆虽是女子, 却是常年与尸体打交道的,自诩比常人更大胆些。她早已见惯了生死, 纵是面对面目狰狞的尸体, 心中也不会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可是看到成文帝如此安详而又从容的面容,心中却生出了别样的情绪。
这位的传奇一生,作为庆照年间人,她又怎会不知晓呢传说,他是爱民如子、仁善宽宏的君主,可是在他治下,却将大成国土开拓到前无古人的境地, 漠北、安南都俯首系颈,对成称臣;传说,他一生笃信上清教,最终在皇后病逝后,力排众斥,选择遁入空门,皈依上清教,可是亦有民间传闻,说皇后在入宫后不久便猝死,绝不是意外。
这一切众说纷纭,随着成文帝的薨逝,变成了一桩桩悬案。
柳祭婆拈起了一张白净的绢布,将成文帝的面容掩盖,又按照风水在其侧各放置了些辟邪之物,却无意中碰到了一柄随葬的剑,那柄剑微微侧了下,剑鞘微微脱离,露出了半截锋刃。柳祭婆连忙告饶了几句,将那柄剑放正了位置。
这是成文帝生前就指定的随葬品,听说是一柄叫做“灼”的剑文帝一生不喜奢华,久而久之,上行下效,庆照年间的文饰要比之前元庆年间质朴许多。就连随葬品的数量,文帝也一减再减,最终只留下了这柄剑刃锋利,略带锈迹,像是从未使用过的剑。
柳祭婆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故乡江左,亦流传着一种习俗据说,男子对女子有意,就要赠其一柄剑,二人结为连理后,这柄剑放置在宅中可以镇住妖邪,是决计不能见血的。故而,在江左地带,她常见这种没使用过的剑刃。
太监们端来了香烛,柳祭婆从中取了三支,放在灵柩前,从中间那根开始点燃,用中间点好了的香烛引燃左右两支,先左后右的顺序,她已经作了许多年,是决计不会做错的。
“盖棺”三支香烛都点起了,柳祭婆扬声道,早有十六个穿着丧服的小太监过了来,将棺盖封上,在香烛燃尽之后,便抬起了棺材,从乾清宫正门走了出去。
草长莺飞的季节,微微湿润的泥土上都漾着绿意,这个时节,也是桃花开得最盛的时候。柳祭婆走在棺材旁边,随着仪礼的队伍一齐走着,却看到旁边一棵不知道多少年前的老桃树,树冠已经硕大得可以隐蔽整个灵柩,那一树桃花纷纷扬扬,淡粉色的花瓣簇在一起,灼灼耀目。
一阵风吹来,随着淡淡的桃花香气拂面而过,几枝桃花被垂落,在空中飘扬翻转了片刻,轻轻地落在了文帝的灵柩之上。
柳祭婆看到那枝尚且带着露水的桃花,不由得想起文帝的风流轶事来二十余年前,文帝尚是刚刚及冠的英俊少年,传闻,他就是在一树桃花下,与昭懿皇后初遇。他那时候年少气盛,笃信上清,对一众庸脂俗粉没有兴趣,却对先皇后一见倾心,从此对其宠幸殊甚。
只是却有缘无分。文帝的大婚之礼一拖再拖,先是孝昭太后病逝,文帝为其守孝一年后,又得到了成武帝去世的噩耗,三年服丧期后,文帝已经二十有五,年纪老大,终于娶了昭懿皇后,却未曾想到,仅在短短十几日后,昭懿皇后便一病弃世。
从此,文帝便遁入空门,在皇室中遍寻聪颖少年,加以培养,终于在十年前过继了宗世子成晏为嗣子,继承了大成的宗祧。
柳祭婆实在想不明白,桃花并非是有花无实的,为什么文帝以桃花论祭,却终究没有圆满的结果呢
即将迎来新世纪的纽约,繁华富庶,昼夜灯火不绝。上东区,在绿荫如盖的中央公园旁边,第五大道的一处豪华公寓内,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长夜。
家庭医生戴安娜从产房内走了出来,对外面焦虑等待的华裔男子安慰了一句“布莱恩特先生,母子平安,小布莱恩特很健康,足足有八磅重,助产士已经把他送去擦洗了。”
布莱恩特先生松了一口气,随着戴安娜走入了产房,将手中的一株玫瑰花递给了床上虚弱的母亲,道“亲爱的,祝贺你成为母亲。”
布莱恩特夫人正双手抱着孩子,她将男孩递给丈夫,自己拿着玫瑰,在鼻尖轻嗅。
“这个小家伙,那双眼睛真是特别,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眼睛。”戴安娜在旁边瞧着小
柳祭婆与一众祭婆一起,用柳叶蘸了些桃花瓣上采下来的露水,轻轻地沾湿了成文帝的七窍, 晦暗失血的面容上, 终于有了些湿润的生机。成文帝像是睡着了一样, 一双桃花眼静谧而又安详地阖起, 面容恬淡, 躺在尚未关合的灵柩上, 头上枕着枕木。
柳祭婆虽是女子, 却是常年与尸体打交道的,自诩比常人更大胆些。她早已见惯了生死, 纵是面对面目狰狞的尸体, 心中也不会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可是看到成文帝如此安详而又从容的面容,心中却生出了别样的情绪。
这位的传奇一生,作为庆照年间人,她又怎会不知晓呢传说,他是爱民如子、仁善宽宏的君主,可是在他治下,却将大成国土开拓到前无古人的境地, 漠北、安南都俯首系颈,对成称臣;传说,他一生笃信上清教,最终在皇后病逝后,力排众斥,选择遁入空门,皈依上清教,可是亦有民间传闻,说皇后在入宫后不久便猝死,绝不是意外。
这一切众说纷纭,随着成文帝的薨逝,变成了一桩桩悬案。
柳祭婆拈起了一张白净的绢布,将成文帝的面容掩盖,又按照风水在其侧各放置了些辟邪之物,却无意中碰到了一柄随葬的剑,那柄剑微微侧了下,剑鞘微微脱离,露出了半截锋刃。柳祭婆连忙告饶了几句,将那柄剑放正了位置。
这是成文帝生前就指定的随葬品,听说是一柄叫做“灼”的剑文帝一生不喜奢华,久而久之,上行下效,庆照年间的文饰要比之前元庆年间质朴许多。就连随葬品的数量,文帝也一减再减,最终只留下了这柄剑刃锋利,略带锈迹,像是从未使用过的剑。
柳祭婆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故乡江左,亦流传着一种习俗据说,男子对女子有意,就要赠其一柄剑,二人结为连理后,这柄剑放置在宅中可以镇住妖邪,是决计不能见血的。故而,在江左地带,她常见这种没使用过的剑刃。
太监们端来了香烛,柳祭婆从中取了三支,放在灵柩前,从中间那根开始点燃,用中间点好了的香烛引燃左右两支,先左后右的顺序,她已经作了许多年,是决计不会做错的。
“盖棺”三支香烛都点起了,柳祭婆扬声道,早有十六个穿着丧服的小太监过了来,将棺盖封上,在香烛燃尽之后,便抬起了棺材,从乾清宫正门走了出去。
草长莺飞的季节,微微湿润的泥土上都漾着绿意,这个时节,也是桃花开得最盛的时候。柳祭婆走在棺材旁边,随着仪礼的队伍一齐走着,却看到旁边一棵不知道多少年前的老桃树,树冠已经硕大得可以隐蔽整个灵柩,那一树桃花纷纷扬扬,淡粉色的花瓣簇在一起,灼灼耀目。
一阵风吹来,随着淡淡的桃花香气拂面而过,几枝桃花被垂落,在空中飘扬翻转了片刻,轻轻地落在了文帝的灵柩之上。
柳祭婆看到那枝尚且带着露水的桃花,不由得想起文帝的风流轶事来二十余年前,文帝尚是刚刚及冠的英俊少年,传闻,他就是在一树桃花下,与昭懿皇后初遇。他那时候年少气盛,笃信上清,对一众庸脂俗粉没有兴趣,却对先皇后一见倾心,从此对其宠幸殊甚。
只是却有缘无分。文帝的大婚之礼一拖再拖,先是孝昭太后病逝,文帝为其守孝一年后,又得到了成武帝去世的噩耗,三年服丧期后,文帝已经二十有五,年纪老大,终于娶了昭懿皇后,却未曾想到,仅在短短十几日后,昭懿皇后便一病弃世。
从此,文帝便遁入空门,在皇室中遍寻聪颖少年,加以培养,终于在十年前过继了宗世子成晏为嗣子,继承了大成的宗祧。
柳祭婆实在想不明白,桃花并非是有花无实的,为什么文帝以桃花论祭,却终究没有圆满的结果呢
即将迎来新世纪的纽约,繁华富庶,昼夜灯火不绝。上东区,在绿荫如盖的中央公园旁边,第五大道的一处豪华公寓内,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长夜。
家庭医生戴安娜从产房内走了出来,对外面焦虑等待的华裔男子安慰了一句“布莱恩特先生,母子平安,小布莱恩特很健康,足足有八磅重,助产士已经把他送去擦洗了。”
布莱恩特先生松了一口气,随着戴安娜走入了产房,将手中的一株玫瑰花递给了床上虚弱的母亲,道“亲爱的,祝贺你成为母亲。”
布莱恩特夫人正双手抱着孩子,她将男孩递给丈夫,自己拿着玫瑰,在鼻尖轻嗅。
“这个小家伙,那双眼睛真是特别,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眼睛。”戴安娜在旁边瞧着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