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又带着几分宠溺“胡言乱语,君子小人不是你我之间关系。”
    “那我与王爷当以什么关系相称呢”祝照不解问。
    明云见笑了笑“自然是夫妻关系。”
    这夫妻关系四个字,祝照记得尤其清,她当初刚得知檀芯是苏雨媚安插在文王府内的眼线时,还以为明云见不知情,在他跟前说苏雨媚如此行径是挑拨他们的夫妻关系。
    现下回想,祝照有些不好意思,她拉着明云见的手靠在对方肩上,其实也有些想不通,当初的苏雨媚为何没能与明云见在一起。
    若用心了解明云见,便能发现他的本心是个极为赤诚之人,他本有机会可以利用祝照的感情获得祝晓那副画上的人员名单,更加轻松方便地达成自己的目的。换做旁人,便是逢场作戏也是愿意,可他却过不了心间那一关,选择了坦白。
    他不愿欺人,也不舍伤人。
    这般真心待人的人,见之只会更喜,谁会舍得放下。
    免州游玩之行又过了几日,祝照与明云见也准备回京了,回去之前还得再去一趟杉城,将朱老板送的两只孔雀带上。
    因为孔雀要运送入京颇为麻烦,得打造足够大的笼子将两只孔雀装进去,朱老板还得找会养孔雀的能人一同跟着入京,要备齐路途中孔雀的吃食一类,光是这些就耽误了好几日。
    明云见与祝照再回到杉城时天色不早,故而在杉城又住了一日,再去朱老板府上讨要孔雀,又被朱老板热情地拉着吃了顿午饭,期间对方倒是说了件不小的事情。
    桌上菜色都是当地有名的,明云见吃不惯,祝照倒是还能吃几口,这里的饭菜味道过酸或者过甜,油水放得多,不够清淡,明云见也就只能喝一口粥。
    若不是朱老板开口第一句说的是“前两日京中传来了个消息,工部尚书死了”明云见恐怕就能放下碗筷直接走人了。
    祝照颇为惊讶,工部尚书多大的官儿,平日里出门都坐轿辇不露面的,能遇到什么事死了
    明云见也微皱眉心,问对方“你这消息可靠吗”
    “文王殿下信我,这等大事若不足够可靠,我也就只说给旁人听听当个笑话,哪儿敢在您跟前信口雌黄呢。”朱老板道“也是我京中商友里有两人是专门做红白事这一行的,正为工部尚书家办后事,我才知晓这消息的。”
    “可知缘由啊”祝照朝明云见看去,低声道“先前陛下寿宴上,我见他年纪也不大”
    明云见的手不动声色放在桌底,握住了祝照的手,祝照顿时噤声,只听朱老板说。
    朱老板道“这消息我也打听足了,是为了替祭祀台修路一事。”
    “上个月陛下下旨,命工部修缮前往祭祀台的道路,为两年后大周百年祭祀大典提前做好准备,这摆明了捞油水的好事,工部却在赞亲王的带领下,惹出了工闹一事。”朱老板啧啧摇头“为了这条路能宏伟好看,路平且稳,赞亲王要求工部找来铺路的石块儿,都得有方桌那么大。这么大的石头,自然得去石山上去采,采石雕石这种吃力活儿工部的人不会干,故而找了京都附近几所城池内外的壮汉农工去做。”
    “赞亲王管铺路进程与花费,工部尚书监工采石雕石挖山工程,两人分工合作本也挺好的,可赞亲王这人唉,抠门儿得紧,一餐饭的费用都算得很精,也就是两个馒头一碗粥,五人配两碟水白菜。”朱老板皱眉“就是我家平日里不干活只扫地的家丁,也不止这个饭量,更何况是那些专门搬运石头的农工啊”
    祝照也觉得赞亲王如此安排极不合理,虽然户部归赞亲王管,此次监工的又是赞亲王,自然是他拿主意,工部配合。即便赞亲王要节省此次开销成本,万万不能动的便是基层农工的伙食与工饷。
    两个馒头一碗粥,放在祝照这里的确够吃了,她也未必能吞下两个馒头那么大的分量。可毫无油水的饭菜,会影响采石进程,也会影响农工心情,工闹这种事儿发生在京都城外,可说是极其可笑且丢人了。
    采石雕石的农工为了能吃好,与工部的人多次交涉,工部的人也去赞亲王那儿提过两句,赞亲王却咬死了自己拨出去的银子,只是抵不住半个月后工程的确拖慢,才给众人从两碟水白菜,加到了三碟。
    便是因为这个,农工罢活儿,工部尚书与赞亲王游说不成,便只能往下压制,他给农工说这是好事,两年后大周百年,皇帝登台祭祀也是为了大周百姓求福。
    这种冠冕堂皇的话,农工不吃,正逢现下天气渐热,人群密集的农工堆里不少人中暑晕了过去,一头砸在山石上便一命呜呼,也是因为一两人的死,成了工闹的。
    工部尚书被挤在了人群中,护送他的官兵用手中棍棒刀背殴打农工,想要制止混乱,却架不住农工心中郁气,也不知是哪个力气大的将工部尚书从台上拉了下来,便是多人一人踩了一脚,也足以致人气绝。
    工部侍郎平日里也陪着农工吃苦,幸而躲过了一劫,他眼见着工部尚书被人拉下踩踏,大气也不敢出。官兵将人群压制下来时,工部尚书已经气绝身亡,身上多处淤青,也不知是被憋闷死的,还是被殴打死的。
    小皇帝得知此事分外生气,赞亲王恶人先告状,说是城外刁民狮子开口,不断要求加高工薪,小皇帝才派大理寺少卿前往石山调查事情,却没想到调查回来的结果,更叫小皇帝心寒。
    赞亲王首次担任监工,不懂农工工薪多少情有可原,但不懂也可去问,或者翻看以往建设支出,不可自行定下。
    明云见临行前在道路修建上给赞亲王提过一些建议,他在雁州治水时,给当地农工的工薪是一个月七钱银子,每日三餐,每餐一个馒头一碗米粥,十人配两碟小菜。
    故而赞亲王此次建路施工,给京都百姓的工薪是一个月十二钱银子,每日三餐,每餐两个馒头一碗米粥,五人配两碟水白菜。赞亲王觉得自己给得很合理,他考虑到京都开销比雁州那穷地方要多,故而给的工薪与吃食都多了些,并无差错。
    小皇帝听他这般说,简直气急,工部侍郎是眼见着工部尚书如何被那些气疯了也饿疯了的农工踩死的,听了赞亲王这话,脸颊咬紧,双手颤抖指着赞亲王道“赞亲王怎不想想文王那是去治水灾能与修建祭祀台道路相提并论吗”
    太傅叹气,也道“文王治水时所给并无问题,雁州当时水患多日,百姓流离失所,房屋田地倾倒,能有口饱饭吃都不易。七钱银子,馒头米粥对当地百姓而言已是极大恩赐,据我所知,文王自己当时也是米粥冷馍,吃了大苦,集了邻城富商的资才将前面的窟窿填上。”
    工部侍郎连连点头“就是如此可赞亲王你你你这是京都城外,无病无灾,百姓去山石采石都是体力活儿,危险活儿这又是建路修祭祀台,十足的好事儿,怎能与水灾并提户部以前从未如此小气,一提、再提、三提无一次肯多发粮钱来”
    “穷有穷治,富有富治,此番工部尚书被工闹所害,三皇叔至少占一半过。”小皇帝无奈,又道“户部本是拨款配合工部施工建路,在此时刻却毫无作为,户部尚书也有过”
    赞亲王一怔,开口道“陛下”
    “三皇叔莫要再开口了工部尚书已死,一个为大周百年修路的喜庆事儿,却平白搭上了大周官员的性命,朕心痛至极”小皇帝扶着龙椅的手逐渐收紧,看着满朝文武有的低头,有的窃笑,有的痛,有的快。
    他们以为他都没看见,实则他将这些人的脸统统印在了眼里。
    朝中官员分帮分派,为了权势斗争,将人命视为草菅,这早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小皇帝道“你们统统没将朕放在眼里,朕在你们跟前,就不是个皇帝”
    总领太监带头跪地,众朝臣纷纷磕头“陛下息怒”
    “拟旨户部问责,革户部尚书之位,赞亲王本为监工,却一手促成工部尚书之死,监工无能,不如回家歇着”小皇帝一通火发下后,便直接结束了当日早朝,回去乾政厅自己住处,还捂着心口难受了好一阵子。
    祝照与明云见一餐午饭几乎没动,全听朱老板说他这几日听到的京都传言,朱老板说完了,明云见与祝照也要走了。
    上马车前,祝照还特地去后头一辆拉着大铁笼的马车边看孔雀,两只孔雀在笼子里还算自在,为了不让它们害怕,朱老板于笼子上头盖了绸布,只留了条可呼吸的缝。
    祝照与明云见与朱老板作别,她又道谢人家能将这两只孔雀送给自己,便与明云见一同回到马车上,启程往京都走了。
    上了马车后,祝照问明云见“方才朱老板那些话,王爷怎么看”
    明云见挑眉,祝照道“工部尚书之死没有蹊跷吗皇城底下,怎会出现克扣吃食工薪一事赞亲王即便是出了名的抠,也不至于省钱到这个地步,农工就算气,也不至于打死朝廷命官啊”
    明云见眨了眨眼,与祝照笑了笑,道“与其想这些,你倒不如想想太后生辰,你打算送何礼去”
    祝照撇嘴,心想也是,朝中事与她无关,倒是太后寿辰的礼她还没准备好呢。
    明云见瞧她当真在认真想备礼之事,于是将人拉入怀中抱着,右手若有似无地抚着她的肩膀,一双桃花眼半垂,藏了其中情绪。
    赞亲王的抠门,与农工的躁动,其实只差一根。
    赞亲王的,是明云见曾提过的低价,差伙食,他绝不可能做到翻倍,而农工的躁动,只需一两人在其中带头便可。
    人的自私,与情绪一般,很容易被牵动,也很容易不受控。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那章定时定错了,干脆今天融为一章一起发了,抱歉。

章节目录

皇叔,我乖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温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温三并收藏皇叔,我乖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