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邮件显然是一封英文邮件, 通过什么翻译软件直译过来的。
    林濮尝试着去阅读, 整理了最方便的语言才读得顺畅。
    亲爱的林
    见到你的邮件非常惊讶和欣喜,这座大厦是我父亲在世时觉得自己建造的最印象深刻的建筑之一。他是马来西亚人的华人, 后来移居新加坡,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能够被邀请在中国建造这三座建筑, 并且至今还在, 想想确实是很荣幸的事。
    我之所以印象深刻, 是因为它确实有相当神秘的色彩。
    我依稀记得他说, 当年邀请的中国的高人称这里是至邪之地,周遭的建筑打不下根深的地基, 于是便有说以传统香坛为造型的设计, 用于祭天祭地、护佑平安,又能保后世的财运亨通, 风调雨顺。不过, 高人还说了, 既然是至邪之地, 镇得住邪的未必是建筑, 当然还要有不断的“喂养”。
    这个建筑虽然是我父亲建造,但最初概念却是当时的城市建设者, 他们对这类风水仪式深信不疑, 还把这处地方在当年称之为“城市祭坛”。这个词在我看来很可怕,我不知道是否在今时今日还继续被沿用。
    林,如果真的有你所说的情况, 我有个猜测毕竟这个故事是公开的秘密,很多人认为,“养邪灵会保佑平安富贵,但稍有不慎就会反噬”,如果这么想,当年知晓这些事情、并且对这些风水传说深信不疑的人,会以此作为契机,制造一些我们现代看来相当不可思议的“仪式”。
    当然,也仅仅是我的猜测而已,我和我的父辈不同,我是无神论者,但我身在行业,仍然持有敬畏态度。
    以上这番话只是我在看见你的邮件后想起的事,你说你是建筑探险者很奇怪但听起来非常有趣的职业,或许你想探索这里的秘密,你可以试着站在最顶层的高台,你就能明白我所说的城市祭坛的意思如果这个建筑没有完全改变格局的话。
    以上,祝好。
    林濮翻完了整个邮件,最后的落款是和那位建筑师的名字,看上去是个华人的名字。
    但这封信里,短短的几百个字,给予的重要信息实在让他有些震惊。他一边感叹自己幸好昨天半夜灵机一动地搜到了这家建筑公司,又感谢如今发达的网络通讯让他能够找到全世界各地的线索。
    接着就是他提到的这个地方,楼顶。
    周初坠楼之后,源声大厦的楼顶就已经完全被封闭了。他走到了最顶层,这里原本通道尽头的那扇门上贴了白色的封条。
    他上前去开了一下,果然锁住了。
    难道没有办法上去了么。
    林濮边想着要不要求助一下余非,一边走到了下一层。下一层的门倒是开着,正对着他的是最内侧的房间,他走入就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霉味,脚下还能踩到薄薄的一层水,显然这个漏水又没有修缮的地方已经被废弃了很久。
    他边想着,边用手机的手电筒开着看了一圈。
    接着,他看见了一个靠着墙的大水箱,水箱的上端应该是裸露在上层的天台,而下方有一个可以通上去的铁楼梯。林濮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了过去,攀爬上楼梯,很快就到了低矮的顶部。
    “唔。”林濮抬手摸到了小小的天花板上的隔板,上方有个扳手。他微微用力,就听见“吱呀”一声,隔板向上就能推开,露出天台的光线来。
    “”林濮自己都感叹自己的幸运。
    他终于进入到了天台的最上层,这里就是周初跳楼的地方。一周前他看着周初在自己面前自由落体,坠落在自己的面前。
    警方已经在这里探查过了一番,所有有关的证物都已经带走,楼顶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林濮向下看去,一股头晕目眩的失重感让他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
    他平时也不恐高。
    但高楼又配上阴天和冷风,毫无任何遮挡的栏杆,如何都觉得腿软。
    他拿出手机打开拍照模式,伸出手对着下方拍了一张,接着他用手机放大看来,他这个角度可以看见下方他们对着的花坛,只要绕着楼顶看上一圈,就能看见隔壁一摸一样两栋楼的样子,和围绕在四周的圆形化花坛。
    如果想象一下,似乎确实很像一个香坛的造型。
    林濮想了想,把这张照片发给了舒蒙。
    舒蒙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反正一个电话就打了过来,劈头盖脸就喊“你在干嘛”
    “”林濮吓了一跳,“反正不在跳楼”
    “那你他妈站那么高干嘛”舒蒙说,“你是不是在周初跳楼的地方那边没有围栏,你给我小心一点啊”
    “我知道。”林濮已经离开周围很远,他找了个凸起的楼梯坐下,手肘搭着膝盖道“我得到了一点线索所以正好就上来看看。”
    “什么线索”舒蒙问。
    林濮把自己昨晚发送的邮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和法医学长住在一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落小鱼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落小鱼饼并收藏和法医学长住在一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