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尝闻听阿父在私下里点评, “庾元规起自外戚,然其智小谋大, 有志无才,参闻顾命,措置乖谬。晋政不纲,当可见矣”
曹统说得这话, 实是有凭据的。
当年的苏峻之乱, 究其祸源,便在于小皇帝司马衍上位后, 庾亮以皇帝大舅的身份力压其他的辅政大臣, 一人独大。执掌权柄后, 他一改王导先前的宽和政策,任法严厉, 人心惶惶;兼之他又与司马氏的宗室之间起了嫌隙,大杀异己, 政局动荡,最终才导致了这场内乱。
其时, 苏峻叛军杀入建康,连小皇帝司马衍也成了他们手里的人质。
最后幸而有陶侃、温峤等能臣与世家联手,共同消灭了叛军,这才将大局平定了下来。
此一乱,险些动摇了司马氏在江左刚刚立稳的根基。
按父亲的意思,这晋廷的朝政若是一直把握在庾亮的手中,只怕是迟早要完。
年幼时, 无忧在宫中也曾无数次地见到过庾亮。
小时候的司马衍曾经亲口对她说,大舅威势,又极是严肃,他每每见了大舅,总是心中发怵。
只不过,那时的她尚是曹家的女郎。庾亮如何,与她毫不相干,因此她根本没把这当作一回事。
直到现在,她莫名其妙地成了庾亮养子的新妇
她虽然不了解这其中的内幕,但此番见礼,庾家上下竟能悉数到齐,想来庾亮对桓崇这个螟蛉子颇有些另眼相看的意味。
这人的身世已然是很复杂了,也不知在他的心中,到底是如何想得。
亦或,他还有别的筹划不成
无忧的心思不停地打着转,她偷偷向身旁的桓崇瞄去,却见他面无表情地肃着个脸,心无旁骛。
因为看重,庾亮对桓崇和无忧的态度,可以说是相当和蔼了。
两人刚刚拜下身去,就听他道,“不必多礼。”
见桓崇应声起了身,无忧比他稍慢一会儿,也跟着盈盈地站了起来。
“元会一言,震惊朝野。”庾亮笑着瞧了眼垂首的无忧,对桓崇道,“子昂如今可算是意气风发、心想事成了”
话音刚落,周围此起彼伏地便起了一阵笑声。
无忧的脸颊一红,顿时有些羞恼。她垂下头去,默默无语,好像一朵含了羞的花。
桓崇一想到夫妻昨夜的摊牌,心中却是苦笑连连。
好在庾亮也并不希求他们的答复,只听他又道,“既是成了婚,等婚假结束,子昂便尽快回来军中吧。事务繁杂,离了你,老夫这边的人手还确是有些紧缺。 ”
桓崇抱拳,应声道,“理当如此。”
他顿了顿,眼光微眯,向无忧瞥去一眼,又沉声补充道,“君父放心,待三日婚假毕,崇自回军营。”
无忧怔了一怔,她不禁抬头向他望去,却见那人目视庾亮,脸上还是以往那面无表情的老样子,似乎丝毫也不为他事所动。
无忧的心中有些惊讶,也是她只想着去和他撇清关系了,却忘了他现在还有军职。
有军职,便不能像文臣那般自由随意,时时刻刻都能呆在家中了。
所以,他和她,其实这桩婚事,本身就和别舍而居没什么两样嘛
想通了这一点,无忧的心里仿佛被装了只雀子一般,不住地扑腾。
若不是此刻身处广众之下、站在他的身边,她恐怕就要眉眼弯弯,笑出声了
却听那两人再简短地聊了几句,最后,庾亮的视线才转向无忧,“往后,我儿的衣食后院就尽数交由你打理了,还要劳你多多费心。”
无忧忙抬起眼睛,她轻快应道,“君父哪里话夫君之事,自是媳妇分内之事,责无旁贷,万万当不得费心二字。”
只见新妇面上含笑,双目莹亮,神情真挚不似作伪,看来对这桩婚姻并无他想象中的那般怨怼。
庾亮点了点头,道,“好。”
庾亮很忙,见过桓崇夫妇后,他便先行离去了。
庾亮一走,屋中之人的表情瞬间轻快了不少,渐渐地,说笑声也大了来。
庾家是可与王家相媲美的大家族,就算是拜舅姑,这么多的人,她哪里能一个一个地面见完。
桓崇似乎对这些礼节也很是不耐,他只是简单地带着无忧去见了一圈庾亮的族弟,其余的子侄辈便全部忽略不计了。
等该见得都见完了,接下来,便是最热闹的“观新妇”一节。
见过舅姑,新妇在床上停坐三朝,任由众位宾客列观,以便考察新妇之容德,这便是时人所谓的“看新妇”了。
待行过此礼,他们也就可以归家去了。
从方才起,无忧的心情便是出奇的明朗。她只想速速将礼行了,等回了家,再仔细为以后的日子做些盘算。
可临到最后的关头,桓崇的动作忽然悠悠地慢了下来。
曹统说得这话, 实是有凭据的。
当年的苏峻之乱, 究其祸源,便在于小皇帝司马衍上位后, 庾亮以皇帝大舅的身份力压其他的辅政大臣, 一人独大。执掌权柄后, 他一改王导先前的宽和政策,任法严厉, 人心惶惶;兼之他又与司马氏的宗室之间起了嫌隙,大杀异己, 政局动荡,最终才导致了这场内乱。
其时, 苏峻叛军杀入建康,连小皇帝司马衍也成了他们手里的人质。
最后幸而有陶侃、温峤等能臣与世家联手,共同消灭了叛军,这才将大局平定了下来。
此一乱,险些动摇了司马氏在江左刚刚立稳的根基。
按父亲的意思,这晋廷的朝政若是一直把握在庾亮的手中,只怕是迟早要完。
年幼时, 无忧在宫中也曾无数次地见到过庾亮。
小时候的司马衍曾经亲口对她说,大舅威势,又极是严肃,他每每见了大舅,总是心中发怵。
只不过,那时的她尚是曹家的女郎。庾亮如何,与她毫不相干,因此她根本没把这当作一回事。
直到现在,她莫名其妙地成了庾亮养子的新妇
她虽然不了解这其中的内幕,但此番见礼,庾家上下竟能悉数到齐,想来庾亮对桓崇这个螟蛉子颇有些另眼相看的意味。
这人的身世已然是很复杂了,也不知在他的心中,到底是如何想得。
亦或,他还有别的筹划不成
无忧的心思不停地打着转,她偷偷向身旁的桓崇瞄去,却见他面无表情地肃着个脸,心无旁骛。
因为看重,庾亮对桓崇和无忧的态度,可以说是相当和蔼了。
两人刚刚拜下身去,就听他道,“不必多礼。”
见桓崇应声起了身,无忧比他稍慢一会儿,也跟着盈盈地站了起来。
“元会一言,震惊朝野。”庾亮笑着瞧了眼垂首的无忧,对桓崇道,“子昂如今可算是意气风发、心想事成了”
话音刚落,周围此起彼伏地便起了一阵笑声。
无忧的脸颊一红,顿时有些羞恼。她垂下头去,默默无语,好像一朵含了羞的花。
桓崇一想到夫妻昨夜的摊牌,心中却是苦笑连连。
好在庾亮也并不希求他们的答复,只听他又道,“既是成了婚,等婚假结束,子昂便尽快回来军中吧。事务繁杂,离了你,老夫这边的人手还确是有些紧缺。 ”
桓崇抱拳,应声道,“理当如此。”
他顿了顿,眼光微眯,向无忧瞥去一眼,又沉声补充道,“君父放心,待三日婚假毕,崇自回军营。”
无忧怔了一怔,她不禁抬头向他望去,却见那人目视庾亮,脸上还是以往那面无表情的老样子,似乎丝毫也不为他事所动。
无忧的心中有些惊讶,也是她只想着去和他撇清关系了,却忘了他现在还有军职。
有军职,便不能像文臣那般自由随意,时时刻刻都能呆在家中了。
所以,他和她,其实这桩婚事,本身就和别舍而居没什么两样嘛
想通了这一点,无忧的心里仿佛被装了只雀子一般,不住地扑腾。
若不是此刻身处广众之下、站在他的身边,她恐怕就要眉眼弯弯,笑出声了
却听那两人再简短地聊了几句,最后,庾亮的视线才转向无忧,“往后,我儿的衣食后院就尽数交由你打理了,还要劳你多多费心。”
无忧忙抬起眼睛,她轻快应道,“君父哪里话夫君之事,自是媳妇分内之事,责无旁贷,万万当不得费心二字。”
只见新妇面上含笑,双目莹亮,神情真挚不似作伪,看来对这桩婚姻并无他想象中的那般怨怼。
庾亮点了点头,道,“好。”
庾亮很忙,见过桓崇夫妇后,他便先行离去了。
庾亮一走,屋中之人的表情瞬间轻快了不少,渐渐地,说笑声也大了来。
庾家是可与王家相媲美的大家族,就算是拜舅姑,这么多的人,她哪里能一个一个地面见完。
桓崇似乎对这些礼节也很是不耐,他只是简单地带着无忧去见了一圈庾亮的族弟,其余的子侄辈便全部忽略不计了。
等该见得都见完了,接下来,便是最热闹的“观新妇”一节。
见过舅姑,新妇在床上停坐三朝,任由众位宾客列观,以便考察新妇之容德,这便是时人所谓的“看新妇”了。
待行过此礼,他们也就可以归家去了。
从方才起,无忧的心情便是出奇的明朗。她只想速速将礼行了,等回了家,再仔细为以后的日子做些盘算。
可临到最后的关头,桓崇的动作忽然悠悠地慢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