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红楼梦一场(75) (1/2)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那新皇登基肯定也要三把火,就在朝臣们等着季盛彦烧起第一把火, 将所有叛贼杀干净时, 新皇的第一次大朝也来临了。
与嘉隆帝时的“盛世太平”不同, 季盛彦的大朝要严厉的多, 歌功颂德这种事情不需要有,他在前一天就将大朝会需要讨论的事情公布下去,让参加朝会的官员提前做好准备,知道大朝会要讲述什么。
朝臣们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朝会,有些别扭,但更多的是惊奇, 因为大家发现有了主要议题之后, 朝会变得言之有物起来。
陈敏春以前是三皇子党, 在季盛彦登基之后表现的最为活跃, 他积极争取成为庆盛帝的心腹之臣。庆盛是季盛彦的年号,他继位后就将嘉隆帝的年号废除了。
林禹州站在队伍末, 他的品级不高, 按照规定, 只有大朝会的时候,他才有资格进宫面圣, 虽然很不以为然,但也得按规矩来不是陈敏春的声音并不高昂, 但是封印解除后, 林禹州的听力变的异常灵敏, 就算站在最后,也能将陈敏春的话听入耳中。
这陈老头也是狠,将他话中的之乎者也去掉,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意思,秋狩所有涉案人员除皇室外,十族以内全部诛杀。
陈敏春话说一半,很多官员都露出了于心不忍的表情,但是他们也没有站出来反对,毕竟叛国,谋逆,刺杀皇上都是诛九族的大罪,如此重罪,将九族扩到十族,也无可厚非。
待陈敏春将自己的观点陈述完之后,得到了很多朝臣的支持,这些人大多数以前跟大皇子或者三皇子走的近,如今都要积极表忠心。
季盛彦坐在龙椅上听着朝臣们议论,他一句话都没说,等高品级的官员发表完意见之后,他挥了挥手,卢升荣端着一个托盘子出来,上面放了好几道圣旨。
朝臣们这才知道季盛彦压根不准备听他们的意见,他早就做好了决定。
卢升荣将托盘递到身后小太监手上,双手捧起第一道圣旨,打开它宣读起来。
季盛彦的第一把火,将朝臣们烧的目瞪口呆。
第一道旨意责令刑部并大理寺审理秋狩涉案者,收集其罪证,按照律法裁决,调查与涉案者有血缘关系的人,有罪者收押,无罪者释放,通过涉案者推荐而得官职者,停职审核,通过涉案者用不法手段谋取官职者,立即撤职,按律处罚。
这一道圣旨向朝臣传递了一个讯息,此次秋狩事件不诛连,这也是新皇给予他们的提示,皇上要废除连坐制。
群臣中起了小小讨论声,季盛彦瞥了这些人一眼,窸窸窣窣的声音立即消失。
卢升荣适时地宣读了第二道旨意。
这一道旨意引起了朝臣们的喧哗,因为季盛彦撤翰林院改秘书处,设秘书长,同时翰林院现存人员均要进行考核,优胜者留秘书处,合格者分流到其他部门,不合格者退太学或国子监。这旨意一下,让翰林院很多尸位素餐的老油条变了脸色,有人想要反对,但又惧怕于季盛彦的威势,不敢吭声。
季朝的官制有一条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撤翰林院当然会遭到很多清贵文人的阻挠,但是在这种特殊时期,大家都按捺住了心绪,静待事态发展。
林禹州耳边传来好几位同僚相互辩驳的声音,他此时觉得秋狩上发生的事情也挺好的,关了太多人,即将要杀好多人,这让季盛彦的威慑力提升了很多,至少目前他的旨意没有人敢明面上反对。
第三道旨意相较于前两道要平凡的多,但对某些官员来说也更致命,季盛彦责令户部理账,将历年来的官员欠款整理出来,他没有说接下来要做什么,但其意思很明白,就是暗示那些欠钱的人,账得还了。
至于最后一道旨意,跟工部有关,很多朝臣还不知道工部的变化,所以对这道旨意不明就里,都准备待大朝过后去询问林如海。
林禹州算了算时间,感觉朝会即将结束了,其实季盛彦那里还有一道旨意没发,是跟军制改革有关的,不过现在边境军正与鞑靼交锋,军制改革还不是时候,饭得一口一口吃。
大朝过后,林禹州跟着同僚们返回翰林院,他不经意间看见好几位翰林院的老官员跟御史台的人凑到了一起。
“禹州。”刘居凑到林禹州身边,在他耳边低声问道“真要撤翰林院吗秘书处又是个什么意思考核考什么”
“秘书处跟翰林院的职能有部分重合,不过它不需要你修书撰典了。”林禹州大致给刘居讲解了一下秘书处的意思,李肃庆和王峦也凑了过来听他说。
“秒啊,这秘书处的职能可比翰林院还要高啊。”刘居拍了拍手,压低声音说道“我得好好温习一下功课,争取留在秘书处,等陛下将秘书处的职能公布之后,这些人都不得疯这些同僚全是我等的对手。”
林禹州挑了挑眉,没提醒刘居他们,这一次翰林院考核,考的可不是四书五经,没点儿真本事,是留不下来的,起码皇帝的秘书得会算账不是
回到翰林院后,林禹州喊住刘居问他陈卓远的事儿,这位探花郞好歹跟自己同科,什么时候死的他都没注意,更别说吊唁了。
刘居将林禹州拉到一个隐蔽的角落里,露出了一副八卦嘴脸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我们从晋城返回京城时,陈卓远已经快不行了,听说他发现自己的夫人跟三皇子偷情,被三皇子的手下揍了一顿,之后就郁郁寡欢一病不起了。”
说到这儿,刘居将声音压得更低“他死时脸呈青灰色,像是中毒,他的夫人被关了起来,
与嘉隆帝时的“盛世太平”不同, 季盛彦的大朝要严厉的多, 歌功颂德这种事情不需要有,他在前一天就将大朝会需要讨论的事情公布下去,让参加朝会的官员提前做好准备,知道大朝会要讲述什么。
朝臣们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朝会,有些别扭,但更多的是惊奇, 因为大家发现有了主要议题之后, 朝会变得言之有物起来。
陈敏春以前是三皇子党, 在季盛彦登基之后表现的最为活跃, 他积极争取成为庆盛帝的心腹之臣。庆盛是季盛彦的年号,他继位后就将嘉隆帝的年号废除了。
林禹州站在队伍末, 他的品级不高, 按照规定, 只有大朝会的时候,他才有资格进宫面圣, 虽然很不以为然,但也得按规矩来不是陈敏春的声音并不高昂, 但是封印解除后, 林禹州的听力变的异常灵敏, 就算站在最后,也能将陈敏春的话听入耳中。
这陈老头也是狠,将他话中的之乎者也去掉,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意思,秋狩所有涉案人员除皇室外,十族以内全部诛杀。
陈敏春话说一半,很多官员都露出了于心不忍的表情,但是他们也没有站出来反对,毕竟叛国,谋逆,刺杀皇上都是诛九族的大罪,如此重罪,将九族扩到十族,也无可厚非。
待陈敏春将自己的观点陈述完之后,得到了很多朝臣的支持,这些人大多数以前跟大皇子或者三皇子走的近,如今都要积极表忠心。
季盛彦坐在龙椅上听着朝臣们议论,他一句话都没说,等高品级的官员发表完意见之后,他挥了挥手,卢升荣端着一个托盘子出来,上面放了好几道圣旨。
朝臣们这才知道季盛彦压根不准备听他们的意见,他早就做好了决定。
卢升荣将托盘递到身后小太监手上,双手捧起第一道圣旨,打开它宣读起来。
季盛彦的第一把火,将朝臣们烧的目瞪口呆。
第一道旨意责令刑部并大理寺审理秋狩涉案者,收集其罪证,按照律法裁决,调查与涉案者有血缘关系的人,有罪者收押,无罪者释放,通过涉案者推荐而得官职者,停职审核,通过涉案者用不法手段谋取官职者,立即撤职,按律处罚。
这一道圣旨向朝臣传递了一个讯息,此次秋狩事件不诛连,这也是新皇给予他们的提示,皇上要废除连坐制。
群臣中起了小小讨论声,季盛彦瞥了这些人一眼,窸窸窣窣的声音立即消失。
卢升荣适时地宣读了第二道旨意。
这一道旨意引起了朝臣们的喧哗,因为季盛彦撤翰林院改秘书处,设秘书长,同时翰林院现存人员均要进行考核,优胜者留秘书处,合格者分流到其他部门,不合格者退太学或国子监。这旨意一下,让翰林院很多尸位素餐的老油条变了脸色,有人想要反对,但又惧怕于季盛彦的威势,不敢吭声。
季朝的官制有一条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撤翰林院当然会遭到很多清贵文人的阻挠,但是在这种特殊时期,大家都按捺住了心绪,静待事态发展。
林禹州耳边传来好几位同僚相互辩驳的声音,他此时觉得秋狩上发生的事情也挺好的,关了太多人,即将要杀好多人,这让季盛彦的威慑力提升了很多,至少目前他的旨意没有人敢明面上反对。
第三道旨意相较于前两道要平凡的多,但对某些官员来说也更致命,季盛彦责令户部理账,将历年来的官员欠款整理出来,他没有说接下来要做什么,但其意思很明白,就是暗示那些欠钱的人,账得还了。
至于最后一道旨意,跟工部有关,很多朝臣还不知道工部的变化,所以对这道旨意不明就里,都准备待大朝过后去询问林如海。
林禹州算了算时间,感觉朝会即将结束了,其实季盛彦那里还有一道旨意没发,是跟军制改革有关的,不过现在边境军正与鞑靼交锋,军制改革还不是时候,饭得一口一口吃。
大朝过后,林禹州跟着同僚们返回翰林院,他不经意间看见好几位翰林院的老官员跟御史台的人凑到了一起。
“禹州。”刘居凑到林禹州身边,在他耳边低声问道“真要撤翰林院吗秘书处又是个什么意思考核考什么”
“秘书处跟翰林院的职能有部分重合,不过它不需要你修书撰典了。”林禹州大致给刘居讲解了一下秘书处的意思,李肃庆和王峦也凑了过来听他说。
“秒啊,这秘书处的职能可比翰林院还要高啊。”刘居拍了拍手,压低声音说道“我得好好温习一下功课,争取留在秘书处,等陛下将秘书处的职能公布之后,这些人都不得疯这些同僚全是我等的对手。”
林禹州挑了挑眉,没提醒刘居他们,这一次翰林院考核,考的可不是四书五经,没点儿真本事,是留不下来的,起码皇帝的秘书得会算账不是
回到翰林院后,林禹州喊住刘居问他陈卓远的事儿,这位探花郞好歹跟自己同科,什么时候死的他都没注意,更别说吊唁了。
刘居将林禹州拉到一个隐蔽的角落里,露出了一副八卦嘴脸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我们从晋城返回京城时,陈卓远已经快不行了,听说他发现自己的夫人跟三皇子偷情,被三皇子的手下揍了一顿,之后就郁郁寡欢一病不起了。”
说到这儿,刘居将声音压得更低“他死时脸呈青灰色,像是中毒,他的夫人被关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