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节, 让春联风靡大江南北, 洛阳红纸供不应求, 也让洛阳纸坊大赚了一笔。百姓都说这是陛下英明神武,只有刘协自己知道,春联一事纯属于无心插柳。
    春联之风盛行之后, 读书人再开清谈会,对对子成了新风尚,怎么把对方难住, 成了他们苦心钻研的事情。因此还衍生出了各种彩头和处罚, 不管哪一种,凉州美酒和凉州苦茶成了街市上卖的最火的物品。
    而然这一切热闹,在三月来临时戛然而止, 每个地方的气氛, 包括伪朝廷势力范围内的,都紧绷起来。受世家影响,有些读书人不屑于参加科考, 但更多的是眼光长远的学子,他们看清楚了世家未来的形势,毅然赶赴乡试考点, 六个考点井然有序地运作起来。
    洛阳贡院于二月中旬竣工,经过半个月的装修, 在乡试来临之际, 全部布置完成。三月初九乡试开始, 在此之前, 贡院一直大门紧闭。
    洛阳大大小小一共有五十二家客栈,为了方便各地学子投宿,官府给这些客栈都排上了编号,只有挂着乡试牌子的客栈,才是正规的学子客栈。
    “大哥,你走慢点。”街道上一个穿的圆滚滚的小孩喊着一个高挑的俊秀青年,“再过几天就要进考场了,你是紧张了吗”
    “一个小小的乡试而已,我怎么会紧张”青年虽然这么说,但微微发白的嘴唇出卖了他的真实想法,他拉着小孩往右边的书店走,“我还要去备一些笔墨纸砚。”
    青年和小孩离开之后,刘协从对面酒楼里走了出来,他刚好看见人群中两人的背影,“将军,那两个人朕认识。”
    “嗯”林禹州低头问道“陛下怎会认识今科学子的”
    “大汉学宫竣工后,他们去参观过,我们说过话,个子高的那个叫司马朗,个子矮的小孩儿叫司马懿,虽然司马朗是哥哥,但司马懿比他聪明的多。”
    司马懿林禹州抬头朝对面的书店看去,那个圆滚滚的团子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司马懿说实话,这让他有点儿幻灭,原来司马懿跟刘协差不多大吗那诸葛亮岂不是也才这么大
    带着刘协,林禹州也不方便去书店,再说去了见到司马懿,他又能说什么司马懿还那么小,难道他去鼓励对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将刘协送回宫后,林禹州返回了自己的府邸,门口处看见了季盛彦,便将遇到司马懿一事告诉了他,“我真没想到他才这个年纪,原还指望乡试能看到他的名字。”
    “司马家族是河内豪门,能让司马朗才加科考,家主司马防也不简单。”季盛彦陪着林禹州往府内走,“眼光和谋略都不缺,也难怪司马家族能走那么远。”
    林禹州笑道“要是没其他对手,洛阳乡试的解元,恐怕就会被司马朗摘走了。”
    两人走进书房后,季盛彦将贾诩呈递的情报拿给林禹州看,“洛阳司马朗,扬州周瑜,徐州鲁肃,凉州诸葛瑾,并州法正,几个考点,他们最为突出,今次科考,是他们一决雌雄的舞台。”
    第一次科举就这么恐怖吗林禹州有一种冒冷汗之感,这几位可都是著名的三国名士只是加上徐州后,乡试有六个考点,但情报上被季盛彦圈起来的只有五个人,“益州没有突出的学子”
    “袁绍推刘辩称帝后,诸葛玄弃官,携侄子诸葛亮,诸葛瑾于荆州隐居。后来他将诸葛瑾送入凉州学院,如此,本应去益州参加乡试的诸葛瑾,因凉州学院的关系,可以留在武威参加科考。”
    听完季盛彦的解释,林禹州笑了起来,他抖了抖手中的纸,“本世界第一次科举,高手过招,腥风血雨。”
    季盛彦眼中闪过笑意,“以后诸葛亮,司马懿,陆逊,庞统等人一起科举了,那叫什么”
    “神仙打架。”林禹州突然很庆幸自己不用再参加科举考了,要是跟这些人一起科举,那不是很悲剧会被打击的怀疑人生吧
    三月初九,一晃就到。辰时一刻,贡院大门打开,守卫军就位,监考官,巡视官就位,四名检查员站到了大门口,学子们按照入城登记时领的号码牌,一一通过检查。
    本次洛阳乡试一共有三百七十名学子参加,学子进入贡院后,跟据检查员发放的号牌,寻找自己的号舍。号舍不算宽敞,里面的东西更简单,一个既能当床又能当书桌用的案板,一张凳子,统一的被褥,炭炉,水壶等等,还有给考生准备的素食干粮,方便汤饼,食用方法就写在号舍墙上。
    巳时一刻,贡院响起铜锣声,守卫军入场,每个号舍前站一人,同时主考官开始宣读考场规则,宣读完,巡视官发放试卷,铜锣声再起,考生方可提笔答题。
    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仪式感,考场氛围肃穆起来,不仅考生,连考官都生出了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第一届的科考还没后世那么深入人心,但参加科举的学子,大多数也都有真才实学,所以考场上还没有出现哪个学子因情绪不稳而晕倒或发狂什么的,大家安安生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综名著]我在书中建皇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蒲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蒲晓并收藏[综名著]我在书中建皇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