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庄子这事儿陶倚君想过很多次了,但总是有各种各样不能买的理由。而现在她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这冬春之交,蛮人再度大规模来犯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可这个隐患却没有消除。城里的富豪大多还躲在外地,有点门路的也都想办法入关谋生了,看城外那些村子都荒废了一大半,农庄里也没几个活人走动。
之前兵器走私的事儿陶倚君有意识的去屏蔽了相关消息,更何况到现在山石都还没被放回来,想必这里面也有很多不可说的缘由在。她没兴趣去挑战国家机器,只想好好的规整自己手上这一亩三分地。
做个土财主不好吗喝酒吃肉它不香吗有这个时间她多淘弄一个药方子不行
反正陶倚君做到了不闻不问的程度,也强压着磐蛮不许他私下去打听山石的情况。
卫老也同意她买个庄子。手里面的地多了,给她干活的人也多了,城里这两间宅子已经住满,连城外的工坊都塞得差不多了,再来真安置不下。
有个庄子就能把职能分开,管理农庄的阿甲他们可以搬出去,工坊那边公输韧已经逐渐上手,老孟也在那里做事,两人扣手协作,运转完全没有问题。
他家陶娘子年岁也渐渐大了起来,总要说亲的,凑一屋子男人也不是个事儿,肯定要被人闲话。阿甲他们搬出去后,找个时间把隔壁宅子跟这边宅子打通,再重修一下外墙,做个三进的院子没有问题。
但卫老觉得要是可以,最好把后面两套也买下来,反正那边已经没有人住了,翻修一下,给陶大郎也得准备一套房子。
陶倚君听完卫老的话,“啧啧”两声,这看上去单一的花费不大,可加一块儿,就足够让她头痛了。
“买宅子的事情得放一放,或者买来不急着重建。我的意思是先把蚕房建起来,那是能生财的门路,早一点建成也能早一点见到进项。”
卫老对这方面没有了解,虽然知道丝绸很贵重,可这是边关,丝绸什么的不能吃不能喝,有必要一定要修建这么大规模的蚕房吗
而且边关多战事,各方面条件也不如关内,养出来的蚕能不能做成丝绸他也不敢肯定。有这功夫,直接去关内采买不行
陶倚君表示当然不行。
瓷器和丝绸在几千年里都是硬通货,边关虽然在现在看来很不安稳,但是她却是知道的,至少这一两百年间,边关尚算平稳,至于以后,她活不到那个时候又干嘛要去管那么久远的以后呢
瓷器这个太高端,技术是一方面,能捏瓷器的土也是一方面,她一农科的就不去跟工科的抢人头了。
但纵横我大炎黄上下五千年,丝绸这东西绝对要普及化得多,准入门槛低,技术要求因人而异。她又没想着要去造一整件衣服只重33克的大宝贝,就平时贵族们穿的普通丝绸也就差不多了。
花了点功夫说通了卫老,虽然老人家还是不太赞同她的看法,可终归也不去阻止她,还尽心尽力的帮她找来好几个擅养蚕缫丝的妇人。
流民里面能人也不少,以前都是男人出去做工,女人在家里拼命找吃的养活一家老小。现在陶倚君开出了条件,只要会种树、养蚕、缫丝、纺织,就能投靠到她的农庄,不说其他的,吃饱喝足绝对没有问题。
条件不高,来的人就多。卫老找了可靠的人手去一一排查,家里有偷鸡摸狗的不要,不慈不孝的不要,偷奸耍滑的不要。这一排除,剩下来也就不多了,满打满算不过七八户人家,加一块儿还不到四十人。
从关内到关外的行程就很艰难,还得熬过这漫长的寒冬,能全须全尾的活到现在,已经是老天爷开恩。在得到了这一份工作后,那几户人直接就开始上手干活,都不用人催促的。
蓝图已经画好,就等着他们一砖一瓦的将蓝图演变成现实。
终于忙完了这一切的陶倚君再度轻松下来后才发现,已经快到清明。
霍桐月前已经正式接掌大营印,成为本地的大将军。他所在的大营隶属骠骑将军麾下的七大营区之一,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关卡,能坐上这个位置的人,除了骁勇善战外,还得有足够强大的背景后台。这一点霍桐不缺,他身为霍氏族人,背靠的是骠骑将军霍去病,而且他最初从军的时候,是去的卫大将军麾下,这一点看卫老如此熟悉他就知道两人关系不错了。
说实话,虽然只是个巧合,但是卫老的出现也是让霍桐能顺利坐上大将军位置的一个依仗,城里的贵族都私下里说霍桐是卫大将军给侄儿霍去病将军培养出来的手下,没看连自己身边的老军师都派出来坐镇
之前兵器走私的事儿陶倚君有意识的去屏蔽了相关消息,更何况到现在山石都还没被放回来,想必这里面也有很多不可说的缘由在。她没兴趣去挑战国家机器,只想好好的规整自己手上这一亩三分地。
做个土财主不好吗喝酒吃肉它不香吗有这个时间她多淘弄一个药方子不行
反正陶倚君做到了不闻不问的程度,也强压着磐蛮不许他私下去打听山石的情况。
卫老也同意她买个庄子。手里面的地多了,给她干活的人也多了,城里这两间宅子已经住满,连城外的工坊都塞得差不多了,再来真安置不下。
有个庄子就能把职能分开,管理农庄的阿甲他们可以搬出去,工坊那边公输韧已经逐渐上手,老孟也在那里做事,两人扣手协作,运转完全没有问题。
他家陶娘子年岁也渐渐大了起来,总要说亲的,凑一屋子男人也不是个事儿,肯定要被人闲话。阿甲他们搬出去后,找个时间把隔壁宅子跟这边宅子打通,再重修一下外墙,做个三进的院子没有问题。
但卫老觉得要是可以,最好把后面两套也买下来,反正那边已经没有人住了,翻修一下,给陶大郎也得准备一套房子。
陶倚君听完卫老的话,“啧啧”两声,这看上去单一的花费不大,可加一块儿,就足够让她头痛了。
“买宅子的事情得放一放,或者买来不急着重建。我的意思是先把蚕房建起来,那是能生财的门路,早一点建成也能早一点见到进项。”
卫老对这方面没有了解,虽然知道丝绸很贵重,可这是边关,丝绸什么的不能吃不能喝,有必要一定要修建这么大规模的蚕房吗
而且边关多战事,各方面条件也不如关内,养出来的蚕能不能做成丝绸他也不敢肯定。有这功夫,直接去关内采买不行
陶倚君表示当然不行。
瓷器和丝绸在几千年里都是硬通货,边关虽然在现在看来很不安稳,但是她却是知道的,至少这一两百年间,边关尚算平稳,至于以后,她活不到那个时候又干嘛要去管那么久远的以后呢
瓷器这个太高端,技术是一方面,能捏瓷器的土也是一方面,她一农科的就不去跟工科的抢人头了。
但纵横我大炎黄上下五千年,丝绸这东西绝对要普及化得多,准入门槛低,技术要求因人而异。她又没想着要去造一整件衣服只重33克的大宝贝,就平时贵族们穿的普通丝绸也就差不多了。
花了点功夫说通了卫老,虽然老人家还是不太赞同她的看法,可终归也不去阻止她,还尽心尽力的帮她找来好几个擅养蚕缫丝的妇人。
流民里面能人也不少,以前都是男人出去做工,女人在家里拼命找吃的养活一家老小。现在陶倚君开出了条件,只要会种树、养蚕、缫丝、纺织,就能投靠到她的农庄,不说其他的,吃饱喝足绝对没有问题。
条件不高,来的人就多。卫老找了可靠的人手去一一排查,家里有偷鸡摸狗的不要,不慈不孝的不要,偷奸耍滑的不要。这一排除,剩下来也就不多了,满打满算不过七八户人家,加一块儿还不到四十人。
从关内到关外的行程就很艰难,还得熬过这漫长的寒冬,能全须全尾的活到现在,已经是老天爷开恩。在得到了这一份工作后,那几户人直接就开始上手干活,都不用人催促的。
蓝图已经画好,就等着他们一砖一瓦的将蓝图演变成现实。
终于忙完了这一切的陶倚君再度轻松下来后才发现,已经快到清明。
霍桐月前已经正式接掌大营印,成为本地的大将军。他所在的大营隶属骠骑将军麾下的七大营区之一,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关卡,能坐上这个位置的人,除了骁勇善战外,还得有足够强大的背景后台。这一点霍桐不缺,他身为霍氏族人,背靠的是骠骑将军霍去病,而且他最初从军的时候,是去的卫大将军麾下,这一点看卫老如此熟悉他就知道两人关系不错了。
说实话,虽然只是个巧合,但是卫老的出现也是让霍桐能顺利坐上大将军位置的一个依仗,城里的贵族都私下里说霍桐是卫大将军给侄儿霍去病将军培养出来的手下,没看连自己身边的老军师都派出来坐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