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债”三郎连声反对, “不可不可, 怎么可以借债,李县令不会同意的。”
    “你换个方向想啊,虽是借债,但是是以地契做抵押,按照律法给利息,商贾豪族不亏的。”陶倚君也能明白他们为何这么反对, 大家族子弟,涉及到“举债”这个问题, 总会觉得是在丢面子,且有失身份。
    “此计还需向州府上报后才可定夺。”霍桐倒不像牛三郎那样排斥这法子,但他更明白,若是真要实施此法, 需得皇帝同意才可行事,否则就有私售土地的嫌疑。
    “若是此法暂不可施, 那还有一法。”陶倚君让霍桐的亲卫去取来城中地图, 指着他们规划的两处市集道,“县库银钱若是不足, 可先修此处。”
    她指着坊市的位置“坊市虽交于城中富户经营,但地契却需要掌握在官府手中, 所以在打好地基之后, 便可招商。出资占主位的,可以冠名,如牛市锻造坊, 陶氏织坊等等。”
    “你这样做,没有冠名的恐怕不会同意。”牛三郎一听自家名字跟锻造坊联系在一起,顿时一脸嫌弃。
    “我就是举个例子,至于怎么取名,当然是出资者协商后定夺。定好契约便在官府衙门注册登记,非到转让所有权不可更改。”
    霍桐没去跟牛三郎搅缠取名的事儿,一直在看那规划图,听到陶倚君说完后,他轻笑道“如此其他坊也可照此计而行”
    “那是自然,若是自己购了地契的,则可自己筹资修建房屋,没有地契的,可选择官府待售的房屋交纳一定的预购金,验收后交齐尾款。若是屋子建成却不肯交钱的,定金不予退还。”
    “这法子虽麻烦,却也不是不可行。一边修一边拢钱,总能把所有的地方都修葺完对吧。”
    “是如此,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原来的街坊那些占道的屋棚得想法拆除,每隔一段距离,宅院之间需得修建隔火墙。我听闻关中大城早有此设施,还有专门的更夫夜里巡守街坊,一做打更报时,二作防火防盗。”
    “不错,我族叔曾带我去洛阳住过一段时间,那边的确有这些设置。”霍桐那时年幼,也没考虑过这么多,现在被陶倚君这么一提醒,顿时响起幼时的经历,“阿君此计实施起来虽然麻烦,但却比举债要简单易行。如此,三郎你与我去寻李县令商讨一二,如何取舍就看他自己了。”
    牛三郎这会儿却眼睛盯着规划图,伸出手指点了点。
    “阿君,你说我若是买下这一条街,可划算”
    牛三郎选择的地方,是冬南市集的下一坊。那里临近城门,除兵甲守卫的东、南城门外,在东南角还有个小城门,出去就是码头。
    边城的水运不若内陆,但也不是没有。此处的河流不能行重船,但轻帆却是常有往来,与周遭的几个镇子,还有旁边的两座边城,都有客商往来。牛三郎打算买下那条街,修酒楼客栈之类的商业店铺,这里座靠码头,兼之离陆路也近,真拿下了,日后肯定日进斗金。
    陶倚君其实也想拿下,但是她碍于霍桐的身份,摊子不能铺得太开。不过她用了点小聪明,城外织坊和药坊之间的河滩地被她拿下来了,专门修建成仓库。她想把这里打造成玉门关最大的货物中转基地。
    那片河滩地别人看着都嫌弃,觉得地势不好,又在城外,不能耕种也不能居住,都在笑话她钱多了烧手。甚至还有人在暗地里嘲笑她是个败家娘们。
    陶倚君可不傻,没好处的事儿她肯定不会去做。这跟做慈善不同,后者有名气,还能得到官员青睐,否则谁愿意吃力不讨好
    河滩地那块儿不长植物,但涨水也不容易被淹,地势又平坦,跟城南和城东的仓库又能水运相通。并且这里离官道也不远,西域来的客商以前还得绕路,或者交纳入城费,才能把货物妥善放置。她这边修建了库房,根据各种货物的存放方式的不同,修建不同的库房来存放,这样更让人放心一些。
    她做这个还特意去信给骠骑将军来着,白送了一成半干股给他,还有一成干股给了培养霍桐的族叔,另外一成分给了卫老和秋白先生,剩下的六成半里面她拿了四成,其余的全给了霍桐。这些送出去的股份她直白的言明只能分红,所有的经营决策不能干涉。
    霍桐在分得两成半后,送了半成给冉将军。对方不要,霍桐强行让他收下的,说这半成不是白送给他,要他帮着把他牺牲的兄长冉大将军的子女给养育成人。
    就算不说,冉将军也不会不管,可小冉将军的妻子是个爱计较的,原本养育自己的孩子也就罢了,再养几个侄儿侄女,还要供养嫂子,她心里不乐意得很,又不敢明说,只能在话里含针带刺。霍桐听人说过几次,然而到底是外人,也干涉不了人家内宅。
    小冉将军拿到这半成干股之后,直接二话不说转给了嫂子,还掏钱给嫂子在城里重买了一栋宅子,让他们搬出去住。话也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边关搞建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炼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炼意并收藏我在边关搞建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