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下田地去摘野菜, 第一次亲手做饭食, 第一次跟普通人一起用膳。阿满这一天过得充实极了,她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今日。
    午后的阳光温暖和煦,坐在树下看女婢们围成一圈缝衣刺绣,她则跟陶倚君惬意的看书喝茶,这日子不若以往锦衣玉食,可要真心说起来, 她并不讨厌这样的生活。
    正被太阳晒得有些迷迷瞪瞪的,就听到马蹄声传来, 老远就有人在呼喊着说什么“走水了”。
    陶倚君放下书简,起身看去,下马的骑士疾奔而来“大娘子,城南走水, 现在不可控制了。”
    边城的南边都是普通人和流民聚集的地点,房屋多且杂乱, 街道也狭窄, 有些人家为了能多一点点活动的空间,还在原本的小道边儿上搭了茅棚, 这样一来,窄处仅能让一人侧身而过。
    此番走水不能控制,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连去河边担水灭火都挤不过去。
    “县令大人呢”陶倚君当即领着人骑马要走,安排了莫娘子等护着阿满暂时住在庄子上。若是城南火势无法控制,就怕会蔓延到城东城西。
    城北还好, 有个小湖,加之是县衙和大将军府,建筑没有那么密集,护卫也多,可城东是商户居多,仓库等也在此,若是被波及,损失绝非小数目。
    陶倚君一路走一路看到有好几个大农庄都奔出来人马,看方向也是冲着城里去的。
    他们家的庄子离城不远,而且离东边大营也近,在靠近城门时,已经能看到守城的将士们有组织的运水入城灭火了。
    陶倚君没有回家,直接去了大道口,在那里看到了守城的副将和李县令。
    李县令整个人都不好了,他才到任没多久就遇到这样的事情,若说得不好听,是他德政无能的表现。上一任县令在这里十余年,虽然也经历过诸多灾祸,可这样无法控制的走水却是没有发生过的。
    陶倚君靠近之后又看到了牛家郎君和其他几位主事的家主,人人脸上都是凝重之色。
    “现在情况如何”陶倚君靠近了牛三郎,低声询问,“我过来的时候看到西南角那边浓烟滚滚,莫不是从那里开始的”
    牛三郎点点头“最初是油溅起了火星,不知怎的就燃大了,那一片原本少有人住,去岁多了不少流民,就沿着那边搭了些窝棚,今岁流民离开后,窝棚未拆,这下子燃起来就有些控制不住。加之本来就路窄人多,连个水桶都送不进去。看样子那一片是保不住了。”
    才经历了天灾又来人祸,陶倚君心里也是戚戚然莫可名状。
    这个时候,城西和城东的瞭望台送来了情况报告,西南角肯定保不住了,现在最好的结果就是把东南角和靠东的部分保留下来。
    然而还没等县令发话,就看到一阵巨大的爆裂声,跟着一朵蘑菇云似的的烟雾腾空而起。
    “完了,那是东南市坊的毛皮和药草仓库”这里站着的也有东南市坊的老板,在看到那浓烟之后,有两个中年男人当即就倒了下去。
    “秦老板”
    “白老板”
    周遭的商贾们又赶紧围了过去,掐人中的掐人中,灌水的灌水。
    “这两位就是东南市坊最大的毛皮商和药材商。”牛三郎看了两眼,摇摇头叹息不已。
    他家也经营很多皮毛和贵重物资,但是牛家的货物大部分都存放在庄子单独的仓库里面,需要的时候再运送过来,所以即便商铺遭灾,受到的损失也不大。
    “县令大人,不能再等了,需得把部分房屋推倒,阻隔开来,才能避免火势蔓延。”守城的副将冉将军脸皱成一团,急声劝道,“与全数烧光相比,虽然推倒一部分未燃的房屋很可惜,但是这样也不至于什么都保不下来。”
    其余几个受灾还不重或者还未被波及的商贾大户也齐声劝说,李县令也是个颇为果断的人,一声令下,让人先推了那些火场边缘的房屋,若是有人阻拦,全数拉开看管起来。
    “西南角那边离护城河近,不若先开一条水道,让人可以将水龙送进来。”
    这水龙就是古代版的消防水管,用木车推行,末端有数个阀头可以放水。这样就避免了每接一桶水就得往河边跑一趟。
    城里只有三辆水龙,而且东南角跟西南角也相差不大,虽然不是人住得密集,却大部分被仓库占用,一时半会儿也搬不走。
    李县令下了令之后,西南角那块儿很快被平出一条路来,两架水龙虽然慢腾腾的,可有序的接放水总比之前一团乱来得好,加之那边也多是茅草棚屋,烧完了就没有了。相反东南市坊货物繁多,有些东西烧起来慢,可一旦烧着就难以熄灭。
    一场大火折腾到半夜才算熄灭,其间晕过去不少商户,更不用说那些贫民了。还有不少因为逃不出来而葬身火海的老人和孩子。
    陶倚君家这片还算好,没有被波及到。她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边关搞建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炼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炼意并收藏我在边关搞建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