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桐, 大娘子, 你们这可不够义气。”人还没近到身,牛三郎就嚷嚷了起来,手里一贯不放的羽扇也见不着了,“你们弄了这么能耐的东西,都没想着给小弟说一声。太不够义气了”
    牛三郎是听人说陶倚君这些日子一直在城外庄子,今日霍桐才一回城也跟着一去不回, 他好奇之下使人打听了一番,就听人说起了这水车的事儿。当即牛三郎就坐不住了, 套上车就往陶家庄子而来,在庄外磨坊那处看了好半天,扔下下人自个儿蹭蹭的跑了进来。
    “这不是还没搭建起来嘛,等妥当了, 难道还能差了三郎的”陶倚君感念牛三郎以往的力挺,有好东西也没有不舍得分享。只是这水车事关重大, 没有十分的把握她也不敢轻易报上去。
    民间最早的汲水用具该是\aquot桔槔\aquot。庄子外篇天地篇中, 载子贡南游,反途路过汉阴时, 看到一个老丈人辛苦的抱瓮汲水灌溉,事倍而工半, 于是告诉老翁一种省力的器具, 名曰之槔。它的制作方式是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掣水若抽, 数如沃汤。也就是用一条横木支在木架上,一端挂着汲水的木桶,一端挂着重物,像杠杆似的,可以节省汲水的力量。
    陶倚君曾在家中藏书里见过类似的记载,她家乡一带也有这种设备使用,但是数量不多,大部分是在山地和离水源地比较远的地方使用的。她这具水车是根据自己的记忆,加上公输家天才般的创造力才制作出来的,能不能行还不敢确定,之前只是用了一架类似模型的小型水车做过试验,基本上能达到理想的汲水能力。
    牛三郎说什么都不肯回去,非要在农庄等到水车运转后才离开。幸好庄子已经扩建,房间够多,否则让牛三郎跟农人挤一块儿,估计他半个晚上都待不住。
    等了三天,水车终于开始试运转了。当天农庄里没事儿的人全围了过来,看着庄里的工匠们将那架大水车竖起来,然后固定,上轮。
    竹制的水筒在水车的转动下带起一筒筒清亮的水,然后通过搭建的竹筒管道,流入两侧的水道,原本只有很清浅的水流的水道在水车转动起来后,眼见水势湍急起来,而之前就设定好的磨坊和摏米房的机器也开始启动。虽然还是得要人力看着,但就算是年迈的老妇人也能很轻松的舂米转动石磨,不需用了,只需要关闭两间坊外的水闸,水流就顺着两侧的水道流走了。
    在高架下面还有个带开关阀的竹制水龙头,用绞盘开启阀门后,一排四个竹制水龙头可以同时流出水来,便于清洗大件的农具和器物。
    总之,这架水车的启用,减轻了人力不足的压力,将更多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可以投入到农田栽种和工坊生产。
    牛三郎在庄里庄外转悠了两天,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走之前,他跟陶倚君谈妥了两笔生意。一是水车的建造和架设,第二是药材的采购。
    年前的那一批两季生的药材已经可以采摘,都是很日常的用药,再多的数量也能消耗掉。新鲜的药材采摘下来是不能出售的,还得经过炮制,这时候,陶倚君在年前那段时间教出来的学徒们就有用武之地了。
    在药田的附近多建了一片屋舍,离农庄不远,两者之间有道路互通。处理药材的学徒和负责照看药田的农人都在这里居住。生活物资和其他的必需品则每日由农庄那边专人送过来。
    这一片建筑区被称为药庄,居住的屋舍面积不大,更多的是晾晒和储存药材的晾坝和仓库。
    两个老妇人负责给做饭洗衣,用具的清洁和打扫是庄里小女郎们的工作。
    牛三郎走的时候看着霍桐的眼睛都是红的,嘴里嚷着他赚大了。之前他们都没把陶大娘子这个关内的小女人放在眼里,可事实证明,这个女人比大部分男人都强,难怪她阿耶会愿意带着她四处走,他家要是有这么能干的小女郎,那也绝对当宝贝捧在手心里了。
    边城流民多,可因为各种原因离乡背井不能回去的兵士也不少,以前边城就这么大,能的工作不多,大部分还是本地人在做。陶倚君这次过来开垦了不少荒地,还买了山林,加上工坊和药坊,还有即将建成的织坊,能养活的人不少。
    就在陶家庄子的豆腐干开始大量产出的时候,李家的商队终于出现在了小方城。
    李家管事安顿好商队之后,第一时间去拜访了县令,还带去了李家家主送与县令的礼物。之后就带着大包小包的物资跟五车粮食,去了城外的陶家庄子。
    到的时候他看到陶倚君跟一年轻郎君坐在庄外的风雨廊桥上聊天,半眯眼瞧了好一会儿后,侧头跟身边的年轻人道“那位年轻郎君应该就是霍桐将军了,等会儿你机灵着点,给大将军留个好印象。以后这条商路你会接手,提前在贵人心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边关搞建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炼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炼意并收藏我在边关搞建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