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姿抱着狮子狗,一边替它梳理身上的长毛,一边想着怎么跟季显把话说清楚,很明显上次说到报恩寺抽签的事情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季显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宝蓝色的荷包扔在她面前,质问“这荷包怎么回事,不是你亲手绣的吗,怎么三山街织锦坊到处都是”
王琼姿心里窃笑,睁大眼睛,十分无辜地反问“我什么时候说它是我绣的了”
季显想起自己天天把这荷包系在腰上,孙忠与崔咏两人估计都快笑死了。不过王琼姿确实没说是她亲手绣的,看来是自己表错情了。
他气恼地坐在王琼姿对面的椅子上,双手一摊“你抽的那签不作数,要是真把它当真你可就傻了,我长得不错,家世还行,品行不错,你错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了”
王琼姿忍不住笑出声来,季显瞪了她一眼,“笑什么”
她说“没笑什么,就觉得你挺自信的。”
默了一会儿,王琼姿道“季公子,我们真不合适。”
季显“哪里不合适”
“齐大非偶,你是京城勋贵子弟,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世代书香,总要找个跟我家差不多的,然后督促丈夫读书考取功名,封妻荫子。”
季显不屑“就跟你大哥一样,古板的书呆子有什么好”
王琼姿反驳道“可国家就是靠这些文人治理的呀刘、谢、李三位阁老大人都是科举出身。文人治家严谨,不同于那些武将出身的勋贵人家,子孙多不爱读书,整日走马冶游,不思进取,依靠祖辈的荫恩而活,要是哪一日遭到皇帝的厌弃,连富贵都保不住”
季显想起京城那些勋贵子弟,除了少数人上进,大部分还真如王琼姿所说,典型的纨绔子弟,不思进取。
不过刘、谢、李三位阁老也不是季显所喜欢的,他说“文人也不是好的,结党营私,很多事情就是坏在他们身上,更甚于宦官”
王琼姿冷笑一声“文人做事至少还有顾忌,那些宦官们没有家族,孤身一人,行事不忌,搜刮起民脂民膏来,才是真要命”
她把邓监生的事情说了,道“这人还是国子监的学生呢,做出这等下九流的事情,可就因为他拜了南京守备太监金辉为干爹,无人能制衡他。”
话说回来,眼前这昏君极其宠爱宦官,用宦官来对抗朝臣,放任宦官在各地欺压搜刮百姓,其实罪魁祸首不过就是眼前这人而已。
季显道“金辉是太后的人。这事我会去查,若是属实,回京后便会上奏给皇上。”
王琼姿故意问“你认识皇帝,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季显笑道“认识啊,我做过皇帝的伴读。皇帝文韬武略,外貌英俊,跟我差不多”
王琼姿作出不敢相信的样子,道“可是民间传言,不是这样的啊。”
季显问“怎样”
王琼姿道“大家都说,皇帝惫懒贪玩,不爱读书,不喜欢上朝,爱睡懒觉,整天跟宦官们混成一团,舞刀弄枪的,连折子都不看”
眼见季显的脸色越来越黑,王琼姿飞快地说“是你让我说的,不能怪我”
季显烦躁地说“朝廷的事情你不懂,皇帝他也有自己的难处,他也想像先辈一样,将国家治理的长治久安。那些文官仗着皇帝年纪小,处处制衡他。”
王琼姿微微一笑“我一介小女子当然不懂。但我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人心多变,并不都照着儒家书里做,那些位高权重的士大夫也有自己私心,这需要皇帝自己去分辨,皇帝一味地偏听偏信那些宦官,同样不是好事。”
但愿这些话让这个昏君有些启示,他好不容易出宫一次,最重要的是体察民情,而不是撩妹啊。
“好了,咱们不说这些了。”季显摸摸小白狗,道,“我给它起个名字吧。”
“不要,”王琼姿抱紧狗,“你不要它,它现在是我的了,起名字的事情跟你无关”
“那你给我绣个荷包吧。”季显又说。
“不要。”
季显“哼”了一声,“你以后嫁了我,总会给我绣的。”
王琼姿道“真有那一日再说你年纪轻轻的,在南京一待就是一两个月,学业荒废了该怎么办”
“你是在关心我”季显突然将脸凑过来说。
“是啊,我八岁的弟弟都在书院读书,每天做不完的功课,你这么游手好闲,不太好吧”
季显举手投降“好好,我回去后保证认真读书,行吗”
王琼姿又道“本朝重用
季显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宝蓝色的荷包扔在她面前,质问“这荷包怎么回事,不是你亲手绣的吗,怎么三山街织锦坊到处都是”
王琼姿心里窃笑,睁大眼睛,十分无辜地反问“我什么时候说它是我绣的了”
季显想起自己天天把这荷包系在腰上,孙忠与崔咏两人估计都快笑死了。不过王琼姿确实没说是她亲手绣的,看来是自己表错情了。
他气恼地坐在王琼姿对面的椅子上,双手一摊“你抽的那签不作数,要是真把它当真你可就傻了,我长得不错,家世还行,品行不错,你错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了”
王琼姿忍不住笑出声来,季显瞪了她一眼,“笑什么”
她说“没笑什么,就觉得你挺自信的。”
默了一会儿,王琼姿道“季公子,我们真不合适。”
季显“哪里不合适”
“齐大非偶,你是京城勋贵子弟,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世代书香,总要找个跟我家差不多的,然后督促丈夫读书考取功名,封妻荫子。”
季显不屑“就跟你大哥一样,古板的书呆子有什么好”
王琼姿反驳道“可国家就是靠这些文人治理的呀刘、谢、李三位阁老大人都是科举出身。文人治家严谨,不同于那些武将出身的勋贵人家,子孙多不爱读书,整日走马冶游,不思进取,依靠祖辈的荫恩而活,要是哪一日遭到皇帝的厌弃,连富贵都保不住”
季显想起京城那些勋贵子弟,除了少数人上进,大部分还真如王琼姿所说,典型的纨绔子弟,不思进取。
不过刘、谢、李三位阁老也不是季显所喜欢的,他说“文人也不是好的,结党营私,很多事情就是坏在他们身上,更甚于宦官”
王琼姿冷笑一声“文人做事至少还有顾忌,那些宦官们没有家族,孤身一人,行事不忌,搜刮起民脂民膏来,才是真要命”
她把邓监生的事情说了,道“这人还是国子监的学生呢,做出这等下九流的事情,可就因为他拜了南京守备太监金辉为干爹,无人能制衡他。”
话说回来,眼前这昏君极其宠爱宦官,用宦官来对抗朝臣,放任宦官在各地欺压搜刮百姓,其实罪魁祸首不过就是眼前这人而已。
季显道“金辉是太后的人。这事我会去查,若是属实,回京后便会上奏给皇上。”
王琼姿故意问“你认识皇帝,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季显笑道“认识啊,我做过皇帝的伴读。皇帝文韬武略,外貌英俊,跟我差不多”
王琼姿作出不敢相信的样子,道“可是民间传言,不是这样的啊。”
季显问“怎样”
王琼姿道“大家都说,皇帝惫懒贪玩,不爱读书,不喜欢上朝,爱睡懒觉,整天跟宦官们混成一团,舞刀弄枪的,连折子都不看”
眼见季显的脸色越来越黑,王琼姿飞快地说“是你让我说的,不能怪我”
季显烦躁地说“朝廷的事情你不懂,皇帝他也有自己的难处,他也想像先辈一样,将国家治理的长治久安。那些文官仗着皇帝年纪小,处处制衡他。”
王琼姿微微一笑“我一介小女子当然不懂。但我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人心多变,并不都照着儒家书里做,那些位高权重的士大夫也有自己私心,这需要皇帝自己去分辨,皇帝一味地偏听偏信那些宦官,同样不是好事。”
但愿这些话让这个昏君有些启示,他好不容易出宫一次,最重要的是体察民情,而不是撩妹啊。
“好了,咱们不说这些了。”季显摸摸小白狗,道,“我给它起个名字吧。”
“不要,”王琼姿抱紧狗,“你不要它,它现在是我的了,起名字的事情跟你无关”
“那你给我绣个荷包吧。”季显又说。
“不要。”
季显“哼”了一声,“你以后嫁了我,总会给我绣的。”
王琼姿道“真有那一日再说你年纪轻轻的,在南京一待就是一两个月,学业荒废了该怎么办”
“你是在关心我”季显突然将脸凑过来说。
“是啊,我八岁的弟弟都在书院读书,每天做不完的功课,你这么游手好闲,不太好吧”
季显举手投降“好好,我回去后保证认真读书,行吗”
王琼姿又道“本朝重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