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迁的致仕让小皇帝承受了不少骂名, 特别是在文官集团中失了很大的人心,再加上之前屡次提致仕, 李逸从来都不批准, 也会适当退让,这次谢康连着提了三次, 李逸都苦苦劝留,谢康头脑发热提了第四次,但是他的密友李夏这次没跟他一起提,于是皇上直接批准,这下子谢康真的懵了。
他不同于刘迁, 刘迁执拗刚正, 没那么多歪心思,提致仕是真想致仕,而不是以此来威胁皇帝。但是谢康还真不是想致仕, 他才六十岁,身子好着呢,还想多干两年, 毕竟能做到内阁大臣的位置不容易。
李夏过府来看望他, 谢康见了他,不客气地道“李阁老贵脚踏贱地, 有何贵干”
李夏苦笑一声,道“皇上一意已决,我能再劝阻也无用,更何况开海禁有利于国民, 并非十恶不赦的事情。”
“我大周地广物博,何须与那些弹丸小国商贸往来更何况商人都是些重利的宵小狡诈之人,农事才是根本”谢康坚持自己的想法。
李夏摇摇头,拿出一张简易的地图给谢康看,“这是一位出海的商人所绘制,天下之大,远不止大周一家。日本、暹罗、真腊、爪哇虽小,可是你看过了这片海,还有广袤的欧罗巴,而且欧罗巴有人远航,甚至发现更广阔的土地”
谢康固执,无论李夏怎么给他说都说不通,反而责怪李夏背叛自己,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宣布两人割席断交。
李夏气不过,道“谢公,别说什么背叛不背叛的,臣子结党可是大罪,我李夏眼里只有皇上,担当不起这个罪名。”
他今日来是想劝劝谢康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按照皇上的意思致仕了,还能安享晚年,只是没想到谢康是一点都听不进去。
谢康连饭都没有留李夏吃,就让人送客。李夏冷声道“我这就走,只想问谢公一声,你不会是想要学那些诤臣为这点事情血溅太极殿,威胁皇上吧”
谢康气得脸红脖子粗,指着大门的方向,道“走”
李夏头也不回地离开。
谢康不知是否把李夏的话听进去了,反正没有再闹。他走得还算风光,有太师的尊荣还有李逸的大批赏赐,比起刘迁来好了很多,故而没有再朝堂上掀起多大的风浪来。
谢康一走,开市舶司的事情无人反对,很顺利地实施下去。俞贺仪被李逸任命为泉州市舶司的提举,其他等地或有中央派遣,或许布政使举荐。
李逸还打算亲自组建一支船队出海,诏令下去,倒有许多的太监、锦衣卫报名参加。王琼姿打趣道“出海要有船,先帝时为了禁海,不但关闭船厂,烧毁了大船,甚至连造船的图纸都给毁了,当年的那些匠人也难寻,如今只怕连双桅舰船都造不出吧”
李逸先训斥了她一句,“不要打击我军士气”然后拿出一个盒子来,道,“这里都是当年造船的图纸,民间几乎难寻,但宫里藏了一份,有了这份图纸,何愁没有船再者市舶司一建立,海外贸易有利可图,自有人去学造船,就算一两年不行,年总是行的。”
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日后只会有造型配置更加精妙绝伦的船出现。
俞贺仪领了泉州市舶司提举一职,穿着新官服去太极殿觐见皇帝。早朝过后,李逸单独留他说话,道“随朕去见见皇后吧。”
俞贺仪道“臣是该去见见皇后,不然此次去泉州,不知过多久才能再见面。”
坤宁宫。
王琼姿重点叮嘱他,不要因为自己是皇后舅家表兄的身份而自傲或者自卑,让他好好干出实成来,让世人瞧瞧他的本事。
市舶司表面上隶属于承宣布政使司,而且提举的职位也只是区区从五品而已,但是李逸对市舶司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提举都是由他亲自任命,有直接向皇帝上书的权力。
由不得王琼姿千叮咛万嘱咐,还把建昌伯的例子拿出来讲,让俞贺仪着眼大处,只要能干出成绩来,日后何愁不能加官进爵。
俞贺仪笑道“放心,我心里都有数,旁人那些酸言酸语我也只当听不见,现在是做我喜欢的事情,我一定会做好。你不知道吧,我连外国人的鸟语都开始学了。”
呵,这小子开始飘了,王琼姿“来声鸟语听听”
俞贺仪还真叽里咕噜说了两句爪哇语。
“行了,服气了,”王琼姿点点头,又问,“你大哥有没有眼绿”
“谁管他”俞贺仪满不在乎道,“他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了,势利得很。爹娘也不大管得住他,反正日后爹娘由我奉养,随便他吧。”
在解除禁海令之后,李逸又提了两个人上来,一是将原来的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刘迁官复原职,将李夏改为兵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二
他不同于刘迁, 刘迁执拗刚正, 没那么多歪心思,提致仕是真想致仕,而不是以此来威胁皇帝。但是谢康还真不是想致仕, 他才六十岁,身子好着呢,还想多干两年, 毕竟能做到内阁大臣的位置不容易。
李夏过府来看望他, 谢康见了他,不客气地道“李阁老贵脚踏贱地, 有何贵干”
李夏苦笑一声,道“皇上一意已决,我能再劝阻也无用,更何况开海禁有利于国民, 并非十恶不赦的事情。”
“我大周地广物博,何须与那些弹丸小国商贸往来更何况商人都是些重利的宵小狡诈之人,农事才是根本”谢康坚持自己的想法。
李夏摇摇头,拿出一张简易的地图给谢康看,“这是一位出海的商人所绘制,天下之大,远不止大周一家。日本、暹罗、真腊、爪哇虽小,可是你看过了这片海,还有广袤的欧罗巴,而且欧罗巴有人远航,甚至发现更广阔的土地”
谢康固执,无论李夏怎么给他说都说不通,反而责怪李夏背叛自己,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宣布两人割席断交。
李夏气不过,道“谢公,别说什么背叛不背叛的,臣子结党可是大罪,我李夏眼里只有皇上,担当不起这个罪名。”
他今日来是想劝劝谢康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按照皇上的意思致仕了,还能安享晚年,只是没想到谢康是一点都听不进去。
谢康连饭都没有留李夏吃,就让人送客。李夏冷声道“我这就走,只想问谢公一声,你不会是想要学那些诤臣为这点事情血溅太极殿,威胁皇上吧”
谢康气得脸红脖子粗,指着大门的方向,道“走”
李夏头也不回地离开。
谢康不知是否把李夏的话听进去了,反正没有再闹。他走得还算风光,有太师的尊荣还有李逸的大批赏赐,比起刘迁来好了很多,故而没有再朝堂上掀起多大的风浪来。
谢康一走,开市舶司的事情无人反对,很顺利地实施下去。俞贺仪被李逸任命为泉州市舶司的提举,其他等地或有中央派遣,或许布政使举荐。
李逸还打算亲自组建一支船队出海,诏令下去,倒有许多的太监、锦衣卫报名参加。王琼姿打趣道“出海要有船,先帝时为了禁海,不但关闭船厂,烧毁了大船,甚至连造船的图纸都给毁了,当年的那些匠人也难寻,如今只怕连双桅舰船都造不出吧”
李逸先训斥了她一句,“不要打击我军士气”然后拿出一个盒子来,道,“这里都是当年造船的图纸,民间几乎难寻,但宫里藏了一份,有了这份图纸,何愁没有船再者市舶司一建立,海外贸易有利可图,自有人去学造船,就算一两年不行,年总是行的。”
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日后只会有造型配置更加精妙绝伦的船出现。
俞贺仪领了泉州市舶司提举一职,穿着新官服去太极殿觐见皇帝。早朝过后,李逸单独留他说话,道“随朕去见见皇后吧。”
俞贺仪道“臣是该去见见皇后,不然此次去泉州,不知过多久才能再见面。”
坤宁宫。
王琼姿重点叮嘱他,不要因为自己是皇后舅家表兄的身份而自傲或者自卑,让他好好干出实成来,让世人瞧瞧他的本事。
市舶司表面上隶属于承宣布政使司,而且提举的职位也只是区区从五品而已,但是李逸对市舶司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提举都是由他亲自任命,有直接向皇帝上书的权力。
由不得王琼姿千叮咛万嘱咐,还把建昌伯的例子拿出来讲,让俞贺仪着眼大处,只要能干出成绩来,日后何愁不能加官进爵。
俞贺仪笑道“放心,我心里都有数,旁人那些酸言酸语我也只当听不见,现在是做我喜欢的事情,我一定会做好。你不知道吧,我连外国人的鸟语都开始学了。”
呵,这小子开始飘了,王琼姿“来声鸟语听听”
俞贺仪还真叽里咕噜说了两句爪哇语。
“行了,服气了,”王琼姿点点头,又问,“你大哥有没有眼绿”
“谁管他”俞贺仪满不在乎道,“他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了,势利得很。爹娘也不大管得住他,反正日后爹娘由我奉养,随便他吧。”
在解除禁海令之后,李逸又提了两个人上来,一是将原来的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刘迁官复原职,将李夏改为兵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