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么一说,太后才惊醒过来,是啊,皇上一个十岁的人,竟是从未召过宫女临幸。到这个时候,她才感觉到这些年对于儿子的疏忽。她虽然疼爱这个唯一的儿子,但是几乎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先帝身上,如此保证了她一生的荣宠,而这个儿子跟自己父皇更亲近一些,甚至跟身边的太监也要比太后来得亲密。
    看来,为今之计,还得早日给皇帝选妃。有了皇后妃子,以后再有这样的流言蜚语也传不出去。
    张夫人带着太后赏赐的大笔首饰锦缎,与张婉儿离了宫,至于张婉儿屋里的那些摆设珍品,张夫人也不客气地让太后令人用车运回张府。就这样,张夫人犹不知足,对女儿说“你舅舅名下有上千间屋子,几千顷的地,手里还拿着户部的盐引子换钱,家里用的马桶都是金的,我们这点儿,也就是金矿上刮点儿金沙罢了。”
    张婉儿深以为然“要是您是男子,怎么也得是个伯爷,唉”
    张夫人母女走后,太后陷入沉思,片刻后问身边的心腹嬷嬷“皇上曾提起一个女孩,你还记得吗”
    嬷嬷道“奴婢记得,是个姓王的南京姑娘,祖上世代官宦,父亲的名字叫做王佑年。太后娘娘,您是想选这位王姑娘进宫”
    太后道“王姑娘的品行做不得皇后,做个妃子还使得。只是皇上的性子,跳脱不定,他现在还记得那姑娘吗”
    嬷嬷笑道“不记得更好,您可以选一位更合心意的儿媳妇。”
    太后叹了口气,“希望皇上娶了媳妇之后,尽早生个孩儿,我就算对得起先帝,对得起大周了。”
    宣和三年二月。
    三年一次的会试开考,由礼部尚书徐敏中主持开考,这在京城本来是头一等的大事,今年却被皇帝选妃的事情稍稍夺了风头。
    礼部忙于春闱的事情,抽不开人手主持选秀,太后又等不到春闱结束,便把这选妃的事情交给司礼监来负责。大周历代选妃为了不劳民伤财,主要是在南北直隶选家世清白,十六至二十岁的女子。
    崔咏服侍着皇帝在西山猎场打猎。李逸心不在焉,懒洋洋地射了一只兔子,就不再拉弓,显得心事重重。
    选妃的诏书已下,崔咏是知道这件事的,在南京时,皇上追求王小姐,他没少出谋划策,甚至还搭上了一个亲妹妹。王小姐来京城都有几个月了,皇帝还没搞定她,崔咏也急啊,现在又说要选妃了,那皇上与王小姐是不是彻底掰了,给个明白的说法啊。还有在王小姐的事情上,他崔咏好歹算是有功,能不能给个官儿当当啊。
    崔咏现在倒有点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样子,鼓足勇气小心翼翼地问“皇上,王小姐的事情就这么算了”
    “谁说算了”李逸突然举起弓箭狠狠地射向空中飞过的一只大雁。
    这就好办了,崔咏松了口气,侃侃而谈“本朝选妃,只从普通人家中选。王小姐的祖父曾经当过南昌太守,父亲是翰林,不过他们都不在了,说王家是普通人家勉强也说得过去。明宗皇帝的皇后也不是出身普通百姓,她父亲还是个六品官呢,所以王小姐的家世没问题。王小姐的籍贯在南京,宦官们去南直隶选秀女,我父亲一定会给王小姐打点好,王小姐一定会过初选。”
    崔咏想的这些,李逸也早就想到了,他现在只是在犹豫,是不是真要不顾王小姐的意思选她入宫。李逸的身份直到现在都还瞒着王小姐,现在给王小姐说清楚,王小姐会不会认为他就是一个戏弄自己的骗子。他隐约有种预感,王小姐在知道他是皇帝后,更加会对他避之不及。
    此刻李逸在想,王小姐要是虚荣一点该多好,可是再一想想虚荣的张婉儿,李逸又觉得,王小姐现在的样子就很好,还是不要改了。
    李逸突然调转马头,扬鞭起驾,崔咏忙跟上去,大声道“皇上,您要去哪里”
    “去迎宾楼”
    迎宾楼是与八仙楼齐名的酒楼。八仙楼主打京城特色菜,而迎宾楼则另辟蹊径,专门做南边的菜。
    李逸在迎宾楼恭候王小姐的大驾。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明天的更新放会放在晚上。

章节目录

被骗嫁给昏君之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西兰花炒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兰花炒蛋并收藏被骗嫁给昏君之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