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庆余年14 (2/2)
到时候再定夺也不迟。”
“好,就听你的。”李苏觅笑了笑。
“你们都下去吧。”
李承泽和李承乾行了礼便退下了,范闲心里冷笑了一声麻烦开始了。
庄墨韩出声“陛下,这位少年郎便是范闲吗”范闲又退了回来还能不能让人好好吃饭了啊,我好饿啊。
“庄先生也认识他”
“读过他的诗。”
“此人虽有些年少,倒有些诗才。庄先生要多多提携后进。”范闲拿不准他到底想的什么帝心难测啊。
“老夫本是齐国之臣,庆国政事不必多言。可这春闱考笔,乃是天下读书人立身之根本。选择主事之人,当谨慎为上。”
“庄先生说得极是,春闱的事确实应该慎之又慎。”庆帝点点头。
长公主站起身“庄先生学贯古今,我一向是佩服的。但刚才的话却不敢苟同,我虽是一介女流,见识浅薄。却也读过范闲那七言。”
“此人是很年轻,但仅凭这首诗便可看出才气逼人。先生刚才的话,隐隐针对范闲,莫不是担忧少年郎后来居上,将来名声盖过先生。”
长公主看向坐在下面的众人“在座诸位都是股肱之臣,名学大家。自然不喜口舌之争,本宫不识礼数却愿意为我庆国才子,说句公道话。”
范闲算是整明白了,这些人有一大半的都是对抗自己的。叹了一口气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哎。
“是说那首七言诗吗”庄墨韩出声。
“正是,敢问先生哪首诗能胜过七言的。”
“云睿,殿前休得无礼。”庆帝放下筷子,长公主朝他微微行礼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庆帝看向他“庄先生海纳百川,对此等言语不必在意。”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少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范闲看着他背出那首七言,知道了接下来会演一出什么好戏了。
“真是一首好诗啊。”庄墨韩感叹道“我写了一生的诗,就没有一首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这么说,庄先生是甘拜下风了。”长公主出声。
“这诗的前四句是极好的。”
“可世人都说,这诗中最精华的是后面四句。”
“后四句自然是绝句,哎。”说完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可惜啊,那不是范先生所写。”
长公主惊讶地说着“这诗是范闲抄袭的”庄墨韩点点头“是。”范闲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他还是选择坐下看这场闹剧。
李苏觅听到这句话心里也是很惊讶,她当时可是在现场。
“朕也觉得好生奇怪,他哪来的这么大的才啊。范闲你有什么话要说”范闲叹了一口气“庄先生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反正庄先生德高望重。空口无凭,说话也算数”喝了一口酒。
李承泽站起身“陛下,儿臣可以作证返现这首诗,是在靖王府中所作。”李苏觅站起身“陛下,儿臣也可以作证。当时很多人也都在现场,都可以作证。”
“当时宫中编撰郭保坤也在现场,可为人证。”
“郭保坤在吗”
“臣在。”郭保坤站起身,行礼。
“这首诗是他作的吗”
“是。”
长公主接着说道“这么说庄先生是估计构陷了。”
“或许是被什么小人蒙蔽,所以才有此误解。”李承泽看向庄墨韩。他拿起一旁的画卷,展开“请看,这是当年家师亲手所写。”
“呵,其实不用这份手书。也能看出端倪,这首诗的后四句。其中之意苍凉潦倒,要不是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意境。”
那字画停在了范闲的眼前,范闲看了一眼。“可范先生你年少风光,怎么有如此悲凉的心境呢”庄墨韩看着范闲。
范闲倒是不在意,继续吃着自己的。
“少年强说愁,过犹不及。”
郭保坤站起身“陛下,范闲欺世盗名。无耻之尤,如此这般行径,真是将我朝文人的颜面都丢尽了。”范闲听了笑出了声。
“恳请陛下,将这文贼革去功名。逐出京都,今生永不录用。”
“郭少,既然我丢尽了庆国的脸面。为何你如此欢喜雀跃。”范闲好笑地看着他,等着他怎么说。
“胡说,我这是愤慨。我这是不耻与你为伍。”
“庄先生要在殿上辩真相,郭少何时知情的。”郭保坤看了看上座的人,又看了看自家父亲。“自然是刚刚听到。”
范闲继续追问道“那为何,我刚到祈年殿。郭少就言之凿凿说,今日便要看我身败名裂。不知郭少掐指能算,还是说早就跟庄先生暗通款曲呢。”
郭保坤看向他“一,一派胡言。暗通款曲能用到这个地方吗”
“好了。”郭尚书出声。“什么时候了,还将就用词。”
“陛下,两人争执倒也无碍大局。如今关键,在范闲这首诗里既是抄袭他人诗句。则理当重罚,否则难以平息天下悠悠众口。”
范闲喝了一口酒“还是尚书大人厉害,一句话说在痛处。”
“秉公直言罢了。”
“庄先生,你说得没错。这首诗,是我抄的。”范闲撑着桌子站起身,长公主看着他。也不知道他心里打的什么算盘。
“范先生,知过而直言,是谓勇也。范先生经过此事,必成大器。”
范闲摆摆手“您先别忙着夸我了。”上前走了几步,对着他说道“庄先生,我替我自己抄诗。你替你老师抄诗。咱们俩也算是半斤八两,说起来你还不如我来得直爽。”
“这首诗,乃是少陵野老诗圣杜甫,跟你老师半点关系没有。庄先生替令师欺
世盗名,还真是尊师重道的典范。”
李苏觅听到杜甫二字,脑袋有些疼。脑海里闪过一些诗句,其中就有七言。
“诗圣”庄墨韩反问“你说这诗圣,何朝何代的人物啊。既是诗圣,可有青史留名”
“史书里没他。”
“哦,是这样。”庄墨韩点点头。
“因为他的诗,属于另外一个世界。”范闲骄傲地说着“一个有着千载风流,文采耀目的世界。”
“难不成它是传说中的仙界”
“哈哈哈。”大家哄然大笑“怎么可能会有仙界。”
“这世上还真有仙界。”李苏觅出声,大家也都看向了她。庄墨韩说道“哦,怎么公主殿下也知道仙界吗”
“云想衣裳花想容。”李苏觅看着范闲,后者听到这句诗很是激动。他走上前,看着李苏觅。两人对视一起说出了后一句“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承泽握紧手中的杯子,看着他们默契的样子,他很是嫉妒。
“我刚说的诗句,就是仙界的诗。”
庆帝看看她又看看范闲“这句诗甚好。”
“可这也不能证明范大人口中所说的仙界啊。”庄墨韩放下杯子,看向李苏觅。“不知公主和范大人口中的仙界是什么样的”
“那是我梦里留下的画卷”范闲闭上眼,回想着那痛苦地六年。“是我残留的记忆。”
“范大人,你的意思是。你在梦中游历仙界,还背了首诗回来。”
“郭尚书是在质疑本公主吗”李苏觅看着郭尚书,后者朝她行礼。“不敢,只是仙界太让人有所怀疑了。”
“那就是在质疑皇家了”李苏觅看着他,郭尚书低下头。“不敢。”
“在座各位都是想看范公子的笑话的,庄先生恕我直言。您能证明手书是何时写的吗有何证人能证明是您的老师所作”
“谁说只有经历了大起大落才能作出悲情的歌。”
“谁说少年郎就不能作出苍凉潦倒的诗郭少方才还说这首诗是范公子自己作的,怎么转头就说他是抄的呢”
“就光凭一个手书就定夺一个人抄袭,是否过于草率。”
“那这样天下的诗都是抄袭的了。”
“公主所言为何”庄墨韩看着她,李苏觅笑道“既然你可以呈现老师的手书,那么就有更多的人也会效仿庄先生的行为。”
“说到手书,庄先生是怎么知道会谈论到七言。又为何会提前准备好手书,难不成也跟郭少一样掐指算的吗”
“苏苏。”
李苏觅朝他行礼“儿臣该说的已经说完了。”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对上了范闲的眼神。
范闲笑了“谁说我梦里只背了一首诗。”走了几步,将手中的杯子摔在地上。拿起侍从手中的酒壶。
“纸来,墨来。”
“好,就听你的。”李苏觅笑了笑。
“你们都下去吧。”
李承泽和李承乾行了礼便退下了,范闲心里冷笑了一声麻烦开始了。
庄墨韩出声“陛下,这位少年郎便是范闲吗”范闲又退了回来还能不能让人好好吃饭了啊,我好饿啊。
“庄先生也认识他”
“读过他的诗。”
“此人虽有些年少,倒有些诗才。庄先生要多多提携后进。”范闲拿不准他到底想的什么帝心难测啊。
“老夫本是齐国之臣,庆国政事不必多言。可这春闱考笔,乃是天下读书人立身之根本。选择主事之人,当谨慎为上。”
“庄先生说得极是,春闱的事确实应该慎之又慎。”庆帝点点头。
长公主站起身“庄先生学贯古今,我一向是佩服的。但刚才的话却不敢苟同,我虽是一介女流,见识浅薄。却也读过范闲那七言。”
“此人是很年轻,但仅凭这首诗便可看出才气逼人。先生刚才的话,隐隐针对范闲,莫不是担忧少年郎后来居上,将来名声盖过先生。”
长公主看向坐在下面的众人“在座诸位都是股肱之臣,名学大家。自然不喜口舌之争,本宫不识礼数却愿意为我庆国才子,说句公道话。”
范闲算是整明白了,这些人有一大半的都是对抗自己的。叹了一口气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哎。
“是说那首七言诗吗”庄墨韩出声。
“正是,敢问先生哪首诗能胜过七言的。”
“云睿,殿前休得无礼。”庆帝放下筷子,长公主朝他微微行礼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庆帝看向他“庄先生海纳百川,对此等言语不必在意。”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少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范闲看着他背出那首七言,知道了接下来会演一出什么好戏了。
“真是一首好诗啊。”庄墨韩感叹道“我写了一生的诗,就没有一首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这么说,庄先生是甘拜下风了。”长公主出声。
“这诗的前四句是极好的。”
“可世人都说,这诗中最精华的是后面四句。”
“后四句自然是绝句,哎。”说完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可惜啊,那不是范先生所写。”
长公主惊讶地说着“这诗是范闲抄袭的”庄墨韩点点头“是。”范闲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他还是选择坐下看这场闹剧。
李苏觅听到这句话心里也是很惊讶,她当时可是在现场。
“朕也觉得好生奇怪,他哪来的这么大的才啊。范闲你有什么话要说”范闲叹了一口气“庄先生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反正庄先生德高望重。空口无凭,说话也算数”喝了一口酒。
李承泽站起身“陛下,儿臣可以作证返现这首诗,是在靖王府中所作。”李苏觅站起身“陛下,儿臣也可以作证。当时很多人也都在现场,都可以作证。”
“当时宫中编撰郭保坤也在现场,可为人证。”
“郭保坤在吗”
“臣在。”郭保坤站起身,行礼。
“这首诗是他作的吗”
“是。”
长公主接着说道“这么说庄先生是估计构陷了。”
“或许是被什么小人蒙蔽,所以才有此误解。”李承泽看向庄墨韩。他拿起一旁的画卷,展开“请看,这是当年家师亲手所写。”
“呵,其实不用这份手书。也能看出端倪,这首诗的后四句。其中之意苍凉潦倒,要不是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意境。”
那字画停在了范闲的眼前,范闲看了一眼。“可范先生你年少风光,怎么有如此悲凉的心境呢”庄墨韩看着范闲。
范闲倒是不在意,继续吃着自己的。
“少年强说愁,过犹不及。”
郭保坤站起身“陛下,范闲欺世盗名。无耻之尤,如此这般行径,真是将我朝文人的颜面都丢尽了。”范闲听了笑出了声。
“恳请陛下,将这文贼革去功名。逐出京都,今生永不录用。”
“郭少,既然我丢尽了庆国的脸面。为何你如此欢喜雀跃。”范闲好笑地看着他,等着他怎么说。
“胡说,我这是愤慨。我这是不耻与你为伍。”
“庄先生要在殿上辩真相,郭少何时知情的。”郭保坤看了看上座的人,又看了看自家父亲。“自然是刚刚听到。”
范闲继续追问道“那为何,我刚到祈年殿。郭少就言之凿凿说,今日便要看我身败名裂。不知郭少掐指能算,还是说早就跟庄先生暗通款曲呢。”
郭保坤看向他“一,一派胡言。暗通款曲能用到这个地方吗”
“好了。”郭尚书出声。“什么时候了,还将就用词。”
“陛下,两人争执倒也无碍大局。如今关键,在范闲这首诗里既是抄袭他人诗句。则理当重罚,否则难以平息天下悠悠众口。”
范闲喝了一口酒“还是尚书大人厉害,一句话说在痛处。”
“秉公直言罢了。”
“庄先生,你说得没错。这首诗,是我抄的。”范闲撑着桌子站起身,长公主看着他。也不知道他心里打的什么算盘。
“范先生,知过而直言,是谓勇也。范先生经过此事,必成大器。”
范闲摆摆手“您先别忙着夸我了。”上前走了几步,对着他说道“庄先生,我替我自己抄诗。你替你老师抄诗。咱们俩也算是半斤八两,说起来你还不如我来得直爽。”
“这首诗,乃是少陵野老诗圣杜甫,跟你老师半点关系没有。庄先生替令师欺
世盗名,还真是尊师重道的典范。”
李苏觅听到杜甫二字,脑袋有些疼。脑海里闪过一些诗句,其中就有七言。
“诗圣”庄墨韩反问“你说这诗圣,何朝何代的人物啊。既是诗圣,可有青史留名”
“史书里没他。”
“哦,是这样。”庄墨韩点点头。
“因为他的诗,属于另外一个世界。”范闲骄傲地说着“一个有着千载风流,文采耀目的世界。”
“难不成它是传说中的仙界”
“哈哈哈。”大家哄然大笑“怎么可能会有仙界。”
“这世上还真有仙界。”李苏觅出声,大家也都看向了她。庄墨韩说道“哦,怎么公主殿下也知道仙界吗”
“云想衣裳花想容。”李苏觅看着范闲,后者听到这句诗很是激动。他走上前,看着李苏觅。两人对视一起说出了后一句“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承泽握紧手中的杯子,看着他们默契的样子,他很是嫉妒。
“我刚说的诗句,就是仙界的诗。”
庆帝看看她又看看范闲“这句诗甚好。”
“可这也不能证明范大人口中所说的仙界啊。”庄墨韩放下杯子,看向李苏觅。“不知公主和范大人口中的仙界是什么样的”
“那是我梦里留下的画卷”范闲闭上眼,回想着那痛苦地六年。“是我残留的记忆。”
“范大人,你的意思是。你在梦中游历仙界,还背了首诗回来。”
“郭尚书是在质疑本公主吗”李苏觅看着郭尚书,后者朝她行礼。“不敢,只是仙界太让人有所怀疑了。”
“那就是在质疑皇家了”李苏觅看着他,郭尚书低下头。“不敢。”
“在座各位都是想看范公子的笑话的,庄先生恕我直言。您能证明手书是何时写的吗有何证人能证明是您的老师所作”
“谁说只有经历了大起大落才能作出悲情的歌。”
“谁说少年郎就不能作出苍凉潦倒的诗郭少方才还说这首诗是范公子自己作的,怎么转头就说他是抄的呢”
“就光凭一个手书就定夺一个人抄袭,是否过于草率。”
“那这样天下的诗都是抄袭的了。”
“公主所言为何”庄墨韩看着她,李苏觅笑道“既然你可以呈现老师的手书,那么就有更多的人也会效仿庄先生的行为。”
“说到手书,庄先生是怎么知道会谈论到七言。又为何会提前准备好手书,难不成也跟郭少一样掐指算的吗”
“苏苏。”
李苏觅朝他行礼“儿臣该说的已经说完了。”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对上了范闲的眼神。
范闲笑了“谁说我梦里只背了一首诗。”走了几步,将手中的杯子摔在地上。拿起侍从手中的酒壶。
“纸来,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