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说, 江夏外公是个重度重男轻女患者, 江妈的弟弟其实年龄差了好几岁,按规定是不能顶替他爸的, 但是江夏外公暗地里找了关系给他改年龄, 后来借着江妈的幌子, 暗暗地就让他顶替了工作。
江妈是个要强的人, 工作没了,跟江夏外公大闹了一场, 后来就嫁给了江爸。
江爸家里条件差,江妈本来给她介绍的很多,按说是轮不到江爸的,她说那个时候就想嫁远点, 再都不想见娘家人,江爸家离娘家远, 穷,江夏外公坚决反对,越反对, 江妈越铁了心,叛逆、赌气,最后嫁给了江爸。
问江妈后不后悔,江妈说自己不后悔,没嫁她爸,就没有两个优秀的女儿。
江爸家穷,江妈鼓动江爸出来, 学了手艺,自己也开始做生意,用麦子换面,卖蜂窝煤,卖水泥砖石,什么都做过,总算慢慢有了家业,还把江爸几个弟弟妹妹也拉拔了出来。
算是江家的功臣,但架不住江爸几个弟弟妹妹人大心大,普通人家当然有锅碗瓢盆磕磕绊绊,天长日久,人心不足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并不罕见。
一家人心不齐。
江夏奶奶和江夏外公应该很有共同语言,都重男轻女。
江妈生了两个女儿,在乡下坐月子期间没少江夏奶奶被收拾,老母鸡鸡蛋是有,但生了女儿就没得吃。
那时候用的还是尿布,脏了江夏奶奶就给扔到一边,反正拖着不洗,江妈说了几次江夏奶奶不理她,她坐月子不能碰冷水,眼看着江夏没有尿布用,江夏要强,干脆咬牙,自己烧了热水用竹刷刷着洗。
用她的话说,是不求你奶奶也没用。
两个人月子期间,愣是就没说几句话,直到月子坐完,江妈带着江夏回镇上,邻居都说江妈跟肿了一圈似的月子没坐好。
后来江二妹出生,江夏奶奶一看又是女儿,带着老母鸡,一路哭着就回去了,江妈气得牙痒,没办法,婆家是不管了,娘家也指望不上,幸好还有个好姐妹,意气地过来照顾了她一个月子,江妈到现在都常跟江二妹说,要她记得这个阿姨。
江妈的婆婆不好搞,两个妯娌,两个小姑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两个妯娌,也是争强好胜的人,幸而他们江家似乎没有生儿子的命,两个妯娌生的都是女儿。
性别上无从较量,那其他的不出意外当然要较量一番,江夏两姐妹长相乖巧,从小成绩就好,盖过一众表姐表妹堂妹的风头,但是这是个落后的小地方,并不觉得女孩儿读书能怎么样,读再好,还不是别人家的人生女儿没多大用。
世风如此,但江妈就憋着口气,非要证明自己生的女儿一样有出息,比那些生儿子的有出息,尤其要证明给江夏外公看。
江夏家因着他爸跟人合伙失败,欠了许多债,那时候江夏正好读初中,她之前运气好,赶上a中招素质班,她分数刚上,但还是得交择校费,6000多元,对于当时江家来说,或是镇上任何一家人来说,都是笔大花销。
不值得的,周围人都这样劝江妈,镇上或者县里的中学哪里不好,江夏成绩去读又不用交钱,何必非要去a中读书。
当然没人懂,a中的升学率和镇上县上普通中学的升学率完全是两个概念,但周围人都觉得,女孩子,能考上县里的中学,就已经很不错了,将来能读就读,读不出来就去打工挣钱,为家里分担分担,多好。
更何况,江家的经济情况并不好,两口子不知道在倔什么,女儿读再多书还能比得过儿子,再说女孩儿一般到高中脑子就没男孩聪明了。
江夏证明了女儿能有出息。
江二妹证明了女儿比儿子更聪明,她小学数学就学得好,怼翻一群男同学。中学数理化更是如鱼得水,成绩一路飙升,让镇上那些儿子只能在身后吃灰。
从此再没有人敢在江妈江爸面前说女儿到了高中就变笨的话,更不敢说女儿怎么学都学不过儿子。
江家两姐妹就是镇上打脸的存在,当然这是后话。
话说回去,江夏两姐妹一直是江妈的骄傲,也是她怼娘家的本钱,江夏外公却老说她让女儿读那么多书做什么,去了a中也不一定有出息,白花钱,还不如好好生个儿子,拴住自己男人。
江妈气得不行,跟江夏外公又闹了一场,撂下话我女儿是一定要让她读的,我相信她以后一定有出息
江妈把自己以前的金戒指、金项链偷偷卖了,凑了钱交上了择校费,硬是让江夏去读了a中。
江夏那时候不那么懂,但是也知道了父母的艰辛,江爸就是在那时候在外面绞了个女人,江妈死不都不离婚,一天到晚两夫妻就闹就吵,每次周末回家,都是江夏最难受的时候。
学习的压力,陌生环境的压力,家庭这样穷酸又混乱,父母也不是什么体面人,这些,都是江夏自卑的源泉,她怎么和云端上的杨翼相比,又怎么敢接近燕衡这样美好耀眼的人。
但要说怪江爸,江夏也没有,像江爸这样的出身,他能有多大见识,他再不对,江夏两姐妹要吃要喝要读书,江爸也尽量满足。
别人经常笑他,江师傅,你咋这么傻,女儿都花那么多钱让她读书,以后还不是别人家的人,你看李家的女儿出去打工,个个月跟她妈老汉寄钱回来,你看人家两口子过得好滋润,你两口子真是傻哟
江爸不会说话,只能梗着脖子反驳,“我女儿我就是要让她读,打工有什么出息,我女儿以后要读大学出来找个正儿八经的工作”
江爸在女儿读书上,从来没有反对过,再苦,她的生活费学费他都会想办法给她。
江夏记得有次傍晚去工地上找她爸,她爸一个人,灰扑扑地坐在一块石头上,就着一碗冷水吃馒头。
江夏当时就哭了,其实那个时候是想叫他们离婚的,那个时候也是恨她爸的,可那个情景总在她脑海里闪现,做爸爸他可能不完美,但他总归没有亏欠过她。
人无完人。
分割线
江夏两人在屋后面腻歪了几分钟,又牵着手回去。
江爸已经到家了,他见两人回来,还没走近,就上上下下地看了看杨翼
江妈是个要强的人, 工作没了,跟江夏外公大闹了一场, 后来就嫁给了江爸。
江爸家里条件差,江妈本来给她介绍的很多,按说是轮不到江爸的,她说那个时候就想嫁远点, 再都不想见娘家人,江爸家离娘家远, 穷,江夏外公坚决反对,越反对, 江妈越铁了心,叛逆、赌气,最后嫁给了江爸。
问江妈后不后悔,江妈说自己不后悔,没嫁她爸,就没有两个优秀的女儿。
江爸家穷,江妈鼓动江爸出来, 学了手艺,自己也开始做生意,用麦子换面,卖蜂窝煤,卖水泥砖石,什么都做过,总算慢慢有了家业,还把江爸几个弟弟妹妹也拉拔了出来。
算是江家的功臣,但架不住江爸几个弟弟妹妹人大心大,普通人家当然有锅碗瓢盆磕磕绊绊,天长日久,人心不足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并不罕见。
一家人心不齐。
江夏奶奶和江夏外公应该很有共同语言,都重男轻女。
江妈生了两个女儿,在乡下坐月子期间没少江夏奶奶被收拾,老母鸡鸡蛋是有,但生了女儿就没得吃。
那时候用的还是尿布,脏了江夏奶奶就给扔到一边,反正拖着不洗,江妈说了几次江夏奶奶不理她,她坐月子不能碰冷水,眼看着江夏没有尿布用,江夏要强,干脆咬牙,自己烧了热水用竹刷刷着洗。
用她的话说,是不求你奶奶也没用。
两个人月子期间,愣是就没说几句话,直到月子坐完,江妈带着江夏回镇上,邻居都说江妈跟肿了一圈似的月子没坐好。
后来江二妹出生,江夏奶奶一看又是女儿,带着老母鸡,一路哭着就回去了,江妈气得牙痒,没办法,婆家是不管了,娘家也指望不上,幸好还有个好姐妹,意气地过来照顾了她一个月子,江妈到现在都常跟江二妹说,要她记得这个阿姨。
江妈的婆婆不好搞,两个妯娌,两个小姑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两个妯娌,也是争强好胜的人,幸而他们江家似乎没有生儿子的命,两个妯娌生的都是女儿。
性别上无从较量,那其他的不出意外当然要较量一番,江夏两姐妹长相乖巧,从小成绩就好,盖过一众表姐表妹堂妹的风头,但是这是个落后的小地方,并不觉得女孩儿读书能怎么样,读再好,还不是别人家的人生女儿没多大用。
世风如此,但江妈就憋着口气,非要证明自己生的女儿一样有出息,比那些生儿子的有出息,尤其要证明给江夏外公看。
江夏家因着他爸跟人合伙失败,欠了许多债,那时候江夏正好读初中,她之前运气好,赶上a中招素质班,她分数刚上,但还是得交择校费,6000多元,对于当时江家来说,或是镇上任何一家人来说,都是笔大花销。
不值得的,周围人都这样劝江妈,镇上或者县里的中学哪里不好,江夏成绩去读又不用交钱,何必非要去a中读书。
当然没人懂,a中的升学率和镇上县上普通中学的升学率完全是两个概念,但周围人都觉得,女孩子,能考上县里的中学,就已经很不错了,将来能读就读,读不出来就去打工挣钱,为家里分担分担,多好。
更何况,江家的经济情况并不好,两口子不知道在倔什么,女儿读再多书还能比得过儿子,再说女孩儿一般到高中脑子就没男孩聪明了。
江夏证明了女儿能有出息。
江二妹证明了女儿比儿子更聪明,她小学数学就学得好,怼翻一群男同学。中学数理化更是如鱼得水,成绩一路飙升,让镇上那些儿子只能在身后吃灰。
从此再没有人敢在江妈江爸面前说女儿到了高中就变笨的话,更不敢说女儿怎么学都学不过儿子。
江家两姐妹就是镇上打脸的存在,当然这是后话。
话说回去,江夏两姐妹一直是江妈的骄傲,也是她怼娘家的本钱,江夏外公却老说她让女儿读那么多书做什么,去了a中也不一定有出息,白花钱,还不如好好生个儿子,拴住自己男人。
江妈气得不行,跟江夏外公又闹了一场,撂下话我女儿是一定要让她读的,我相信她以后一定有出息
江妈把自己以前的金戒指、金项链偷偷卖了,凑了钱交上了择校费,硬是让江夏去读了a中。
江夏那时候不那么懂,但是也知道了父母的艰辛,江爸就是在那时候在外面绞了个女人,江妈死不都不离婚,一天到晚两夫妻就闹就吵,每次周末回家,都是江夏最难受的时候。
学习的压力,陌生环境的压力,家庭这样穷酸又混乱,父母也不是什么体面人,这些,都是江夏自卑的源泉,她怎么和云端上的杨翼相比,又怎么敢接近燕衡这样美好耀眼的人。
但要说怪江爸,江夏也没有,像江爸这样的出身,他能有多大见识,他再不对,江夏两姐妹要吃要喝要读书,江爸也尽量满足。
别人经常笑他,江师傅,你咋这么傻,女儿都花那么多钱让她读书,以后还不是别人家的人,你看李家的女儿出去打工,个个月跟她妈老汉寄钱回来,你看人家两口子过得好滋润,你两口子真是傻哟
江爸不会说话,只能梗着脖子反驳,“我女儿我就是要让她读,打工有什么出息,我女儿以后要读大学出来找个正儿八经的工作”
江爸在女儿读书上,从来没有反对过,再苦,她的生活费学费他都会想办法给她。
江夏记得有次傍晚去工地上找她爸,她爸一个人,灰扑扑地坐在一块石头上,就着一碗冷水吃馒头。
江夏当时就哭了,其实那个时候是想叫他们离婚的,那个时候也是恨她爸的,可那个情景总在她脑海里闪现,做爸爸他可能不完美,但他总归没有亏欠过她。
人无完人。
分割线
江夏两人在屋后面腻歪了几分钟,又牵着手回去。
江爸已经到家了,他见两人回来,还没走近,就上上下下地看了看杨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