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公府内, 傅鸣蘅迈步一走进定国公的院子,便闻得了一股浓浓的药味,清逸的院里传来老人虚弱的咳嗽声, 他脚下动作一顿, 随后快步走进了屋内。
一迈入, 那药的味道更加的浓,被这暖热的屋子一烘, 空气中泛着让人难耐的苦味, 定国公正坐在临窗的桌案后, 手边摆着一碗残余了药汁的药碗,他咳嗽不停,傅平正耐心地轻拍他的后背,替他顺气。
定国公听见声音,转头看向他,向他招了招手, 傅鸣蘅定睛望着他苍老的容颜, 不禁滞愣在原地。
不过几日未见, 怎么就见定国公老成这样样子了, 他印象里的定国公始终精神矍铄,就是他在被关入刑部大牢前他亦是见过他一面,那是的定国公也未见如此沧桑。
傅平见他不动,素来的冷脸冷冽更甚“你还知道回来”
“国公。”傅鸣蘅朝他行礼,目含担忧。他适才想起,不仅他被关进大牢, 后来定国公亦是被押进了牢中,虽未受刑,但京城的冬天如此寒冷,他年纪大了,亦是受不住的。
定国公叫他唤至身前“太子孤注一掷,三皇子狼子野心,缙王棋高一着,鸣蘅,你心中所愿,算是成了大半了。”
“还得多谢国公亦助我与缙王。”傅鸣蘅深深一拜。
定国公嗤得笑了一声,似感荒唐般摇了摇头,太子孤注一掷欲逼宫,是定国公帮忙才将他太子令带过去的,可太子如何能知,这个他唯一能够信任的老臣终究还是放弃了他,早在太子令送出的那一刻,一封密信便由人送往了缙州,所以容舍他们才能清楚地掌握京中形势,更甚至太子逼宫时的将士如何安排调动,哪一处宫门叛军最多,也是定国公泄露的。
他一直撑着这个残破的定国公府,做不到像太子一样孤注一掷不顾一切,所以他临阵倒戈了,但到底君臣多年,百年之后,他将无言面见太子。
“我这辈子就一个心愿,定国公府,绝不能在我手中垮下去。”定国公蘸取笔墨,在砚台上将多余的墨汁抹去,提笔在身前的折子写下字句“老夫父亲与你曾祖父那辈的恩怨,早已经随风散去,怄着气又如何呢,到底都是姓傅,家族兴盛才是根本,只可惜,我与你祖父都没能做到。”
他说话时摇着头,见墨写完了,便又蘸了些“依着国公府的那些粗枝烂叶是无用的,你大可剪了去,家族想要兴盛,总不能被这些无用的藤蔓绊住步子。”
他终于写完,搁下笔,捂唇咳了咳,才转头看向傅鸣蘅“定国公府,老夫就交给你了。”
傅鸣蘅瞳孔微颤,他看清那张奏折上的内容,是上奏请封他为定国公世子。
“国公”
怎料不等他说完,定国公又是一阵急咳,削瘦年老的身体因咳嗽而在发颤,傅鸣蘅赶忙去帮他舒气,双目中的担忧丝毫不掩,半晌后他终于平缓过来,他哀叹一声“人老啦。”
言罢,他怅然抬眼看向门口,那里空无一人,只有厚重的门帘掩住了外头的一切,他似乎在期盼着什么出现,却什么都没有。
他收回目光,在傅鸣蘅的欲言又止中忽然呵笑道“你带着私奔的那个池姑娘,竟想不到是你祖父身份副将的女儿,可真是有缘。”稍一打探定国公便知道了,尤其那个程澍,此番缙王的兵马所需费用,大半是他助的。
傅鸣蘅假装没有听出他语气里的讥笑,道“鸣蘅正有一事想请国公帮忙,想请国公为我去程家提亲。”
定国公默了半晌,随后道“也罢,老夫乐得为你做这个人情,我未能得见康儿娶亲,能见着你成亲也是好的,府里也好久没见过喜事了。”
听他提起傅旭康,傅鸣蘅嘴角的笑意有些冷冽,这个名字已经很久没听到过了,他一直住在定国公府最偏僻的院子里,因体弱,也甚少出门走动,除了定国公会时不时去他院子见他,或许新进来的下人都不知道这府里还有一个真真正正的大公子。他亦似乎是因这几年修身养性,虚弱的身体一直不好不坏,竟也快活到三十了,当年大夫做下的判断似乎能被打破。
傅鸣蘅敛下眼底冷意,诚挚道了声谢,定国公起了兴致,倒是拉着他说起了成亲需准备之事,之后他乏累撑不住了,傅鸣蘅伺候他歇下。
宫变之事后,庆元帝撑着身子召见大臣,谈论了将太子一党及三皇子发落的事,确如傅鸣蘅所想,庆元帝冷情冷性,容不得他人忤逆,即便他知道了容舍才是最终得利之人,但三皇子拔剑要弑君,触及了他的逆鳞,他还是决定将其斩了首。
之后庆元帝撑不住,再次陷入了昏迷,一场宫变牵连了太子三皇子两党,抄家的抄家,革职的革职,朝野动荡,此时此刻唯缙王站出来了主持大局,反对者犹如散沙,寥寥几语不成气候,有识相的纷纷倒至他那一边,没几日,大权便被他拢至了手上,已成监国之势。
但这些都与池知秋无关,她这几日在程府里吃好喝好,程澍让人布置的院子果然十分合乎她心意,不大的院子她连逛了两天都没觉烦,
一迈入, 那药的味道更加的浓,被这暖热的屋子一烘, 空气中泛着让人难耐的苦味, 定国公正坐在临窗的桌案后, 手边摆着一碗残余了药汁的药碗,他咳嗽不停,傅平正耐心地轻拍他的后背,替他顺气。
定国公听见声音,转头看向他,向他招了招手, 傅鸣蘅定睛望着他苍老的容颜, 不禁滞愣在原地。
不过几日未见, 怎么就见定国公老成这样样子了, 他印象里的定国公始终精神矍铄,就是他在被关入刑部大牢前他亦是见过他一面,那是的定国公也未见如此沧桑。
傅平见他不动,素来的冷脸冷冽更甚“你还知道回来”
“国公。”傅鸣蘅朝他行礼,目含担忧。他适才想起,不仅他被关进大牢, 后来定国公亦是被押进了牢中,虽未受刑,但京城的冬天如此寒冷,他年纪大了,亦是受不住的。
定国公叫他唤至身前“太子孤注一掷,三皇子狼子野心,缙王棋高一着,鸣蘅,你心中所愿,算是成了大半了。”
“还得多谢国公亦助我与缙王。”傅鸣蘅深深一拜。
定国公嗤得笑了一声,似感荒唐般摇了摇头,太子孤注一掷欲逼宫,是定国公帮忙才将他太子令带过去的,可太子如何能知,这个他唯一能够信任的老臣终究还是放弃了他,早在太子令送出的那一刻,一封密信便由人送往了缙州,所以容舍他们才能清楚地掌握京中形势,更甚至太子逼宫时的将士如何安排调动,哪一处宫门叛军最多,也是定国公泄露的。
他一直撑着这个残破的定国公府,做不到像太子一样孤注一掷不顾一切,所以他临阵倒戈了,但到底君臣多年,百年之后,他将无言面见太子。
“我这辈子就一个心愿,定国公府,绝不能在我手中垮下去。”定国公蘸取笔墨,在砚台上将多余的墨汁抹去,提笔在身前的折子写下字句“老夫父亲与你曾祖父那辈的恩怨,早已经随风散去,怄着气又如何呢,到底都是姓傅,家族兴盛才是根本,只可惜,我与你祖父都没能做到。”
他说话时摇着头,见墨写完了,便又蘸了些“依着国公府的那些粗枝烂叶是无用的,你大可剪了去,家族想要兴盛,总不能被这些无用的藤蔓绊住步子。”
他终于写完,搁下笔,捂唇咳了咳,才转头看向傅鸣蘅“定国公府,老夫就交给你了。”
傅鸣蘅瞳孔微颤,他看清那张奏折上的内容,是上奏请封他为定国公世子。
“国公”
怎料不等他说完,定国公又是一阵急咳,削瘦年老的身体因咳嗽而在发颤,傅鸣蘅赶忙去帮他舒气,双目中的担忧丝毫不掩,半晌后他终于平缓过来,他哀叹一声“人老啦。”
言罢,他怅然抬眼看向门口,那里空无一人,只有厚重的门帘掩住了外头的一切,他似乎在期盼着什么出现,却什么都没有。
他收回目光,在傅鸣蘅的欲言又止中忽然呵笑道“你带着私奔的那个池姑娘,竟想不到是你祖父身份副将的女儿,可真是有缘。”稍一打探定国公便知道了,尤其那个程澍,此番缙王的兵马所需费用,大半是他助的。
傅鸣蘅假装没有听出他语气里的讥笑,道“鸣蘅正有一事想请国公帮忙,想请国公为我去程家提亲。”
定国公默了半晌,随后道“也罢,老夫乐得为你做这个人情,我未能得见康儿娶亲,能见着你成亲也是好的,府里也好久没见过喜事了。”
听他提起傅旭康,傅鸣蘅嘴角的笑意有些冷冽,这个名字已经很久没听到过了,他一直住在定国公府最偏僻的院子里,因体弱,也甚少出门走动,除了定国公会时不时去他院子见他,或许新进来的下人都不知道这府里还有一个真真正正的大公子。他亦似乎是因这几年修身养性,虚弱的身体一直不好不坏,竟也快活到三十了,当年大夫做下的判断似乎能被打破。
傅鸣蘅敛下眼底冷意,诚挚道了声谢,定国公起了兴致,倒是拉着他说起了成亲需准备之事,之后他乏累撑不住了,傅鸣蘅伺候他歇下。
宫变之事后,庆元帝撑着身子召见大臣,谈论了将太子一党及三皇子发落的事,确如傅鸣蘅所想,庆元帝冷情冷性,容不得他人忤逆,即便他知道了容舍才是最终得利之人,但三皇子拔剑要弑君,触及了他的逆鳞,他还是决定将其斩了首。
之后庆元帝撑不住,再次陷入了昏迷,一场宫变牵连了太子三皇子两党,抄家的抄家,革职的革职,朝野动荡,此时此刻唯缙王站出来了主持大局,反对者犹如散沙,寥寥几语不成气候,有识相的纷纷倒至他那一边,没几日,大权便被他拢至了手上,已成监国之势。
但这些都与池知秋无关,她这几日在程府里吃好喝好,程澍让人布置的院子果然十分合乎她心意,不大的院子她连逛了两天都没觉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