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本以为自己这次十拿九稳, 但不想不到十日的时间,事情便发生了反转,太子的事若要定案, 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是没有权利的, 最后还得庆元帝拍板, 是而太子咬死了要见庆元帝,然而此时庆元帝仍处于昏迷之中, 御史也在咄咄逼人, 太子一案涉及甚广, 涉及国之储君,需得庆元帝亲自出面。
然而三皇子一直都以庆元帝身体不适需得静养为由拒绝,但宫城不是铜墙铁壁,三皇子也不能调动禁军将宫城围得死死的,庆元帝昏迷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
正当他焦头烂额时,埋在太子身边的探子来报, 太子让人持太子印奔往京城南边的军营, 恐怕是要调动军队来。
这些年三皇子对太子一直咄咄逼人, 渐渐除去太子的势力, 但仍存留一分对他的忌惮,便是太子手中这只驻扎在京城南边拱卫京畿,有将近两万人马的军队。
这只军队的将领是太子的外家表舅,当年跟着庆元帝一同征战南北,及至在后来的义勇侯一案中,此人也出了极大的力, 对庆元帝向来忠心耿耿,甚至在三年前闹得最大的太子南方水灾赈灾失败,庆元帝震怒意欲废太子的时候,此人都未曾发出什么声,似乎太子与他并无干系的样子。
故而庆元帝也一直没有对他表示忌惮和怀疑。
但三皇子知道,此人并非如面上表现的那么与太子疏离,到底他还是太子外家的人,太子倒了,对他而言无半分好处,当年庆元帝欲废太子他没有发生,也是因为并没有倒最后不可挽回的地步,但此次情况完全不一样。
可恨庆元帝因忌惮兵权一事,当年自义勇侯死后他便将大俞大半兵权集于手中,未再给他人分散出去,若是太子的外家表舅,刘庹当真领了兵来围住宫城,三皇子便只能坐以待毙。
当初三皇子行事的时候,千想万想也想不到庆元帝会吐血陷入昏迷,他一时被自己掌控大局的局面冲昏了头脑,却忘了这回事,若是庆元帝清醒着,太子绝然不敢会让人拿太子印去找刘庹。
果然第三天,刘庹便携了两千百兵马直奔皇城,立在了宫门外,道有紧急军情急需求见庆元帝,他一身铠甲就直立在丹凤门外,腰间挂着长刀,面上满带肃杀之意,若是他强闯宫门,门口的禁军立即就会将他擒下,然后刘庹就这样站在宫门外,禁军便无可奈何。
刘庹带的岂止五百兵马,剩下的皆被他留在了京城外五里远的地方,站在城门口,好似都能听见那铁蹄踏地的声音。
只等着刘庹无法见得庆元帝,便被他以庆元帝为三皇子所囚,解救庆元帝的名义挥师攻入京城。
幸而就在这一刻,庆元帝醒了。
虽然开始太医诊断庆元帝并没有中风,然而庆元帝醒后,除了脑袋跟一条右臂可以活动,身上其他地方皆动弹不得。
太医前来给他诊断,诊完跪倒在地惶恐道“皇上,皇上现在的身子应当是气急攻心所致,好好修养配以施针,皇上的身子应当会慢慢好转的”
庆元帝愤怒地伸出唯一能动的右手指着他,嘴巴里吐出囫囵不清的话“庸医庸医滚”
太医院所有的太医都被喊来了,但他们无一人能立马解决庆元帝的症状,都是言需要好好静养,施针治疗。
但三皇子不给庆元帝愤怒失控的时间,一得知他醒来的消息,当即冲进了寝宫跪地满脸愤地道“父皇太子跟刘庹造反了”
庆元帝本就因自己近乎全身瘫痪而在气头上,此刻又闻此消息,一张老脸因愤怒而涨得通红。
“那个逆子,那个逆子想做什么”
三皇子垂着脑袋道“父皇昏迷的这二十多日,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一直在联合审理太子的案子,那被关在刑部大牢里的傅鸣蘅已经认罪了,可太子拒不认罪,他见父皇,见父皇一直昏迷,竟然联合刘庹要造反,刘庹领的两万大军就在宫门外了”
三皇子这话有真有假,实则事情并无他说得那般紧急,然而他一心想要骗出庆元帝手里京畿部分的兵权,故意将事情往严重了方面说。刘庹虽是听皇帝调令,但是临到关键时刻,他就是冒着造反的罪名也最不会让三皇子登上皇位,尤其是在庆元帝陷入昏迷生死不明的情况下。
“父皇,只怕再耽搁他们就会攻进宫城里来了,咱们绝不能坐以待毙,要赶紧调兵来救援啊”
庆元帝处处醒来就闻此消息,加之身体虚弱,脑子已经浑了,他急得握拳捶床,想喊臣子进宫来商量,但三皇子道他们多半围住了那些重臣的府邸,不准他们出来,而宫中禁军不过五千,根本抵抗不住。
在他声声句句的一步步逼迫下,庆元帝终于取出了调兵遣将的虎符。
戍卫京畿地区的兵马总共有三万,其中两万已经被刘庹以清君侧之名带着反了,另外一万兵马在京城西北方向,虎符传出到大军赶来,最快也要两天时间,但这和禁军加起来的一万五兵马对上刘庹的,只怕胜率也不够。
但起码能拖上一阵,庆元帝又传了调令至离京城最近的云州,让驻守在那儿的裴老将军即刻领兵赶来支援,剿灭反贼。
待暗卫带着庆元帝亲手所写手谕及虎符趁夜离开后,三皇子脸上这才露出了隐晦不明的笑意。
太子到底不明宫中情况,不敢随意发动,怕是个陷阱,庆元帝也知他忌惮,故意让人拘住他醒来的消息,拖着时间等暗卫调兵前来,如此又过了两日,太子在外咄咄逼人,禁军早已看
然而三皇子一直都以庆元帝身体不适需得静养为由拒绝,但宫城不是铜墙铁壁,三皇子也不能调动禁军将宫城围得死死的,庆元帝昏迷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
正当他焦头烂额时,埋在太子身边的探子来报, 太子让人持太子印奔往京城南边的军营, 恐怕是要调动军队来。
这些年三皇子对太子一直咄咄逼人, 渐渐除去太子的势力, 但仍存留一分对他的忌惮,便是太子手中这只驻扎在京城南边拱卫京畿,有将近两万人马的军队。
这只军队的将领是太子的外家表舅,当年跟着庆元帝一同征战南北,及至在后来的义勇侯一案中,此人也出了极大的力, 对庆元帝向来忠心耿耿,甚至在三年前闹得最大的太子南方水灾赈灾失败,庆元帝震怒意欲废太子的时候,此人都未曾发出什么声,似乎太子与他并无干系的样子。
故而庆元帝也一直没有对他表示忌惮和怀疑。
但三皇子知道,此人并非如面上表现的那么与太子疏离,到底他还是太子外家的人,太子倒了,对他而言无半分好处,当年庆元帝欲废太子他没有发生,也是因为并没有倒最后不可挽回的地步,但此次情况完全不一样。
可恨庆元帝因忌惮兵权一事,当年自义勇侯死后他便将大俞大半兵权集于手中,未再给他人分散出去,若是太子的外家表舅,刘庹当真领了兵来围住宫城,三皇子便只能坐以待毙。
当初三皇子行事的时候,千想万想也想不到庆元帝会吐血陷入昏迷,他一时被自己掌控大局的局面冲昏了头脑,却忘了这回事,若是庆元帝清醒着,太子绝然不敢会让人拿太子印去找刘庹。
果然第三天,刘庹便携了两千百兵马直奔皇城,立在了宫门外,道有紧急军情急需求见庆元帝,他一身铠甲就直立在丹凤门外,腰间挂着长刀,面上满带肃杀之意,若是他强闯宫门,门口的禁军立即就会将他擒下,然后刘庹就这样站在宫门外,禁军便无可奈何。
刘庹带的岂止五百兵马,剩下的皆被他留在了京城外五里远的地方,站在城门口,好似都能听见那铁蹄踏地的声音。
只等着刘庹无法见得庆元帝,便被他以庆元帝为三皇子所囚,解救庆元帝的名义挥师攻入京城。
幸而就在这一刻,庆元帝醒了。
虽然开始太医诊断庆元帝并没有中风,然而庆元帝醒后,除了脑袋跟一条右臂可以活动,身上其他地方皆动弹不得。
太医前来给他诊断,诊完跪倒在地惶恐道“皇上,皇上现在的身子应当是气急攻心所致,好好修养配以施针,皇上的身子应当会慢慢好转的”
庆元帝愤怒地伸出唯一能动的右手指着他,嘴巴里吐出囫囵不清的话“庸医庸医滚”
太医院所有的太医都被喊来了,但他们无一人能立马解决庆元帝的症状,都是言需要好好静养,施针治疗。
但三皇子不给庆元帝愤怒失控的时间,一得知他醒来的消息,当即冲进了寝宫跪地满脸愤地道“父皇太子跟刘庹造反了”
庆元帝本就因自己近乎全身瘫痪而在气头上,此刻又闻此消息,一张老脸因愤怒而涨得通红。
“那个逆子,那个逆子想做什么”
三皇子垂着脑袋道“父皇昏迷的这二十多日,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一直在联合审理太子的案子,那被关在刑部大牢里的傅鸣蘅已经认罪了,可太子拒不认罪,他见父皇,见父皇一直昏迷,竟然联合刘庹要造反,刘庹领的两万大军就在宫门外了”
三皇子这话有真有假,实则事情并无他说得那般紧急,然而他一心想要骗出庆元帝手里京畿部分的兵权,故意将事情往严重了方面说。刘庹虽是听皇帝调令,但是临到关键时刻,他就是冒着造反的罪名也最不会让三皇子登上皇位,尤其是在庆元帝陷入昏迷生死不明的情况下。
“父皇,只怕再耽搁他们就会攻进宫城里来了,咱们绝不能坐以待毙,要赶紧调兵来救援啊”
庆元帝处处醒来就闻此消息,加之身体虚弱,脑子已经浑了,他急得握拳捶床,想喊臣子进宫来商量,但三皇子道他们多半围住了那些重臣的府邸,不准他们出来,而宫中禁军不过五千,根本抵抗不住。
在他声声句句的一步步逼迫下,庆元帝终于取出了调兵遣将的虎符。
戍卫京畿地区的兵马总共有三万,其中两万已经被刘庹以清君侧之名带着反了,另外一万兵马在京城西北方向,虎符传出到大军赶来,最快也要两天时间,但这和禁军加起来的一万五兵马对上刘庹的,只怕胜率也不够。
但起码能拖上一阵,庆元帝又传了调令至离京城最近的云州,让驻守在那儿的裴老将军即刻领兵赶来支援,剿灭反贼。
待暗卫带着庆元帝亲手所写手谕及虎符趁夜离开后,三皇子脸上这才露出了隐晦不明的笑意。
太子到底不明宫中情况,不敢随意发动,怕是个陷阱,庆元帝也知他忌惮,故意让人拘住他醒来的消息,拖着时间等暗卫调兵前来,如此又过了两日,太子在外咄咄逼人,禁军早已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