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池知秋众人在书院得知了最后的消息, 京兆尹审出了事件的全部经过,汪礼当庭崩溃认罪。
世人眼中他们是一见钟情的才子佳人,是冲破重重阻拦障碍最终走在一起的真爱, 是话本故事里感动人心的缘定佳偶, 可汪礼与燕娘的相识, 其实是一场早已算计好的预谋。
诚然如二人的名字,燕娘与雁娘, 一个是寻求安定的家燕, 一个是向往天地的鸿雁, 可姐妹二人都被困在戏班的笼子里挣脱不得,赎身的赎金太过高昂,她们根本就没有离开的希望。
在燕娘跟着戏班到一处县城富户人家演出的时候遇见了对她一见钟情的汪礼,于是她便打起了汪礼的主意,最后的燕娘那时的相好老四帮她出了主意,二人约定好事成之后燕娘将从汪礼身上榨来的钱财分一部分给老四作为报酬。
于是在汪礼的眼中, 他们二人是平凡才子与落魄佳人, 是这世上所难寻的真爱, 他一片真心投入其中, 在燕娘将清白的身子给了他后,他下定决心要为燕娘赎身,而从燕娘的口中,赎身的银钱是为天价。
他卖掉所有的房产地产,散尽家财,终于凑得了这一份赎身的钱,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些钱被燕娘拿来不仅为她赎了身,也为妹妹雁娘赎了身并置办了宅子,还给了老四一笔数额十分大的断情费。
雁娘并不知晓她赎身的钱其实也是汪礼的,她还以为是两姐妹这几年所攒下来的钱凑的,也因为此,所以燕娘从不曾让他们二人见过。
事后燕娘跟随汪礼北上来了京城附近的昭县落脚,但二人的柔情蜜意,在第二年的汪礼秋闱落榜之后,开始有了裂缝。
贫贱夫妻百事哀,尤其汪礼还要念书,于是赚钱之事多半落在了燕娘身上,她生得貌美,出门难免会碰到一些人对她有言语上的调戏,家贫,落榜,那阵子汪礼心情颓靡,二人遂渐渐开始有了争吵。
磕磕绊绊地过了一两年,汪礼一心想要考上举人,离家前来书院读书,留了燕娘一人独守空房,恰巧那段时日老四这个旧情人找了来,燕娘空闺寂寞,老四又贴心温柔,不需多久,二人便再次勾搭上了,而汪礼归家后,渐渐察觉出了不对劲来。
正是那时他与昭县的一位富商相识渐深,富商有钱却无权,有心想攀上这个很大可能成为举子的汪礼,于是隐约透露出了想在其考中举人之后与他联姻,将女儿嫁给他,汪礼本还有许多犹豫,可欲察觉燕娘的怪异,心中的犹豫便褪去几分,终于在考完乡试之后,他肯定此次必中,答应了富商的要求。
而就在出了中者名单之后,汪礼回昭县与富商商议事情,突发奇想回了家一趟,当是时,正撞上了正在房内苟且的二人,汪礼虽然愤怒却未失去理智,直到他听见的二人的对话。
燕娘询问老四道汪礼有心另娶,她该如何是好,老四含笑,提及了当年之事,当年的真相一点一点被汪礼听入耳中,方才还能保持的理智渐渐分崩离析,无边的怒意涌上。
不管这几年如何貌合神离,至少当年真心相爱过,可原来当年的真心相爱,也只是他的自以为是,其实那都是被人算计来的。
汪礼失去理智,冲进了屋内,老四被吓得逃跑,留下情潮还未褪去的燕娘与愤怒失控的汪礼对峙,等老四又跑回来情况时,正撞见汪礼杀人的场景,他再次恐惧离去。
最后念着那一点点他跟燕娘的情分,他给远在千里之外的雁娘传了消息,随后就有了雁娘来书院扮鬼寻仇的事。
这就是事情的所有经过,汪礼最后被判剥了功名,秋后问斩,老四也因通奸之罪被鞭笞五十,没了半条命。
雁娘得偿所愿,携了包袱辞了厨娘的活计离开了书院。
离开的那天,池知秋拉着傅鸣蘅一起去送了她。
“离开这里,雁娘姐姐之后打算如何”
雁娘低着头,眼底满是尽阅沧桑之后的苍凉,闻言低低笑道“姐姐虽然做出了这种事令世人不齿的事,可她是真心爱护我的,她一直想要有一个家,我打算捡了她的尸骨将她带回我所在的地方安葬,我给她一个家,这几年我自己也赚了些钱财,我住的宅子原来是用汪礼那被骗来的钱买的,我打算回去后将其卖了,银钱散给穷人,重新再去买一处居住,如此,我与姐姐也算能住的安心了。”
不提燕娘为人如何,池知秋被她们二人之间的姐妹情感动,声音有些哽咽道“雁娘姐姐,我们也无甚可送,这是我手抄的一些诗词,你路上可以看看解闷,祝你一路平安。”
傅鸣蘅也才随之道“一路平安。”
雁娘含笑辞谢二人离去。
直到雁娘下山的身影再也看不见了,池知秋这才唏嘘地往山上走去。
山阶之上,池知秋与傅鸣蘅二人并肩而行,见她怅然地叹息了一声,傅鸣蘅不解询问“你为何要叹气”
池知秋有些苦
世人眼中他们是一见钟情的才子佳人,是冲破重重阻拦障碍最终走在一起的真爱, 是话本故事里感动人心的缘定佳偶, 可汪礼与燕娘的相识, 其实是一场早已算计好的预谋。
诚然如二人的名字,燕娘与雁娘, 一个是寻求安定的家燕, 一个是向往天地的鸿雁, 可姐妹二人都被困在戏班的笼子里挣脱不得,赎身的赎金太过高昂,她们根本就没有离开的希望。
在燕娘跟着戏班到一处县城富户人家演出的时候遇见了对她一见钟情的汪礼,于是她便打起了汪礼的主意,最后的燕娘那时的相好老四帮她出了主意,二人约定好事成之后燕娘将从汪礼身上榨来的钱财分一部分给老四作为报酬。
于是在汪礼的眼中, 他们二人是平凡才子与落魄佳人, 是这世上所难寻的真爱, 他一片真心投入其中, 在燕娘将清白的身子给了他后,他下定决心要为燕娘赎身,而从燕娘的口中,赎身的银钱是为天价。
他卖掉所有的房产地产,散尽家财,终于凑得了这一份赎身的钱,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些钱被燕娘拿来不仅为她赎了身,也为妹妹雁娘赎了身并置办了宅子,还给了老四一笔数额十分大的断情费。
雁娘并不知晓她赎身的钱其实也是汪礼的,她还以为是两姐妹这几年所攒下来的钱凑的,也因为此,所以燕娘从不曾让他们二人见过。
事后燕娘跟随汪礼北上来了京城附近的昭县落脚,但二人的柔情蜜意,在第二年的汪礼秋闱落榜之后,开始有了裂缝。
贫贱夫妻百事哀,尤其汪礼还要念书,于是赚钱之事多半落在了燕娘身上,她生得貌美,出门难免会碰到一些人对她有言语上的调戏,家贫,落榜,那阵子汪礼心情颓靡,二人遂渐渐开始有了争吵。
磕磕绊绊地过了一两年,汪礼一心想要考上举人,离家前来书院读书,留了燕娘一人独守空房,恰巧那段时日老四这个旧情人找了来,燕娘空闺寂寞,老四又贴心温柔,不需多久,二人便再次勾搭上了,而汪礼归家后,渐渐察觉出了不对劲来。
正是那时他与昭县的一位富商相识渐深,富商有钱却无权,有心想攀上这个很大可能成为举子的汪礼,于是隐约透露出了想在其考中举人之后与他联姻,将女儿嫁给他,汪礼本还有许多犹豫,可欲察觉燕娘的怪异,心中的犹豫便褪去几分,终于在考完乡试之后,他肯定此次必中,答应了富商的要求。
而就在出了中者名单之后,汪礼回昭县与富商商议事情,突发奇想回了家一趟,当是时,正撞上了正在房内苟且的二人,汪礼虽然愤怒却未失去理智,直到他听见的二人的对话。
燕娘询问老四道汪礼有心另娶,她该如何是好,老四含笑,提及了当年之事,当年的真相一点一点被汪礼听入耳中,方才还能保持的理智渐渐分崩离析,无边的怒意涌上。
不管这几年如何貌合神离,至少当年真心相爱过,可原来当年的真心相爱,也只是他的自以为是,其实那都是被人算计来的。
汪礼失去理智,冲进了屋内,老四被吓得逃跑,留下情潮还未褪去的燕娘与愤怒失控的汪礼对峙,等老四又跑回来情况时,正撞见汪礼杀人的场景,他再次恐惧离去。
最后念着那一点点他跟燕娘的情分,他给远在千里之外的雁娘传了消息,随后就有了雁娘来书院扮鬼寻仇的事。
这就是事情的所有经过,汪礼最后被判剥了功名,秋后问斩,老四也因通奸之罪被鞭笞五十,没了半条命。
雁娘得偿所愿,携了包袱辞了厨娘的活计离开了书院。
离开的那天,池知秋拉着傅鸣蘅一起去送了她。
“离开这里,雁娘姐姐之后打算如何”
雁娘低着头,眼底满是尽阅沧桑之后的苍凉,闻言低低笑道“姐姐虽然做出了这种事令世人不齿的事,可她是真心爱护我的,她一直想要有一个家,我打算捡了她的尸骨将她带回我所在的地方安葬,我给她一个家,这几年我自己也赚了些钱财,我住的宅子原来是用汪礼那被骗来的钱买的,我打算回去后将其卖了,银钱散给穷人,重新再去买一处居住,如此,我与姐姐也算能住的安心了。”
不提燕娘为人如何,池知秋被她们二人之间的姐妹情感动,声音有些哽咽道“雁娘姐姐,我们也无甚可送,这是我手抄的一些诗词,你路上可以看看解闷,祝你一路平安。”
傅鸣蘅也才随之道“一路平安。”
雁娘含笑辞谢二人离去。
直到雁娘下山的身影再也看不见了,池知秋这才唏嘘地往山上走去。
山阶之上,池知秋与傅鸣蘅二人并肩而行,见她怅然地叹息了一声,傅鸣蘅不解询问“你为何要叹气”
池知秋有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