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家在朝中亦算是颇有威望, 聂老太爷当年曾高中榜眼,后外放为官,因为百姓做过不少功绩, 一路擢升, 而后入京进了都察院, 一辈子兢兢业业,直至成为左都察御史, 加衔文渊阁大学士。
聂老太爷一代大儒, 曾还任过一段时间太子太傅, 入了内阁,只可惜随着皇帝对太子的忌惮,加之阁臣倾撵,他这个曾与太子有过师生关系的阁臣,因前些日子的一场病,被皇帝以年老宜休养为由, 不再喊他入内阁议事了。
老太爷为此一直郁郁寡欢, 连日在家中休养, 聂桑文本想着乡试出了结果, 好叫老太爷高兴高兴,不想回来却不见了他的人影。
询得了聂老太爷被定国公请去了何处,他不做犹豫,当即便套了马车命人朝地点驶去。
京郊的秋宿别苑内,定国公放下手中茶盏,愁叹了一声:“近日太子殿下是愈发的不好过了, 皇上对太子殿下冷待,而重用了三皇子,那吏部是三皇子一系,太子这儿已经两个官员被借机降职了。”
聂老太爷一双浓眉生得很是显目,发梳得齐整,生得一副威严的相貌,听完定国公的话,他浓眉皱起,他这段时日在家中休养,并不怎么清楚朝中之事,不想才多久太子这方就又艰难了几分,他不禁摇头叹道:“太子行事过于张扬,老夫几次劝他行事低调些,莫要惹了皇上忌讳,偏偏他总是不听。”
“自年前皇上命林庭接任户部尚书之职而否了章邦迟,殿下就该有警惕了。”
聂老太爷说着,心下对太子更生了不满之心。
聂老太爷因曾做过太子太傅,与其说是他选择站在太子一派,不如说是被迫而为,不过因他与太子有许多意见上的不合,聂老太爷务实,太子行事却喜欢铺张,因而聂家其实与太子的联系并不紧密。
“三皇子虽资质中庸,但行事踏实,殿下怎么就不跟他多学一学。”
定国公双眼微眯,静静看着他,不知在想些什么,见聂老太爷面色愈发愤懑起来,他眸光微凝,转而笑道:“看来我今日不该寻聂公出来,听闻聂公之孙参加了京城此次之乡试,今日便是放榜之日,我倒是让聂公无法在家中得知喜讯。”
听闻他言,聂老太爷脸上这才露出了几分笑意:“桑文的学识我自然了解,此次乡试应当是无甚虚念的,知不知晓也无妨。”
定国公有些落寞笑道:“我一时竟有些羡慕聂公能有此心境。”
聂老太爷知晓定国公情境,安慰了他几句:“这段时日听闻大公子身子康健了许多,国公大可不必落寞,三年之后大公子或许亦能考中呢”
“谢聂公了贺言了。”
二人之后未在谈及太子之事,只取了棋盘来对弈,不多时,聂桑文乘马车到了。
他大步走进院子,定国公早已注意到了他,少年朗朗,目光清冽,行事跟他祖父一样严谨持身,定国公对他早已探听了清楚。
聂桑文走来,向二位长者行礼:“祖父安好,定国公安好。”
定国公笑了笑:“听闻今日乡试放榜,聂小公子参加了京城今年的乡试”
聂桑文道:“我正是要来跟祖父禀报的。”
“如何可是刚好挂在了榜末”
“祖父就这么对孙儿没有信心”聂桑文笑道:“第二十四名,虽未排前,但祖父应当还是会夸赞孙儿几句。”
聂老太爷严肃的脸上笑意更甚:“确实尚可,不过你也不可自傲,祖父当年虽乡试排名五十之后,可之后春闱却是中了榜眼的”
“这倒叫孙儿有些为难了”聂桑文做出苦恼的模样:“那之后半载还望祖父多加指教,孙儿才能在春闱中考个好成绩来。”
定国公见对面祖孙二人对话有趣,忽得就想到了傅鸣蘅,要是他听到自己说中了榜眼,只怕会说出一句“我也考上榜眼给你瞧瞧”
“听闻聂小公子在东山书院读书,不知你可有见过傅鸣蘅此人”
“傅鸣蘅”
“傅鸣蘅”
祖孙二人异口同声发出了疑问,聂桑文是疑惑定国公为何知道傅鸣蘅,聂老太爷却是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
“他是我傅家旁支中的侄孙,可惜了父母双亡,我见他资质不错,便将他送进了书院读书,不叫他成为碌碌庸人,如此说来,你们二人还是同窗呢”
“我识得他。”聂桑文将他与傅家三个的几次见面略略说了一遍。
“连得两试案首,倒也是个天资聪颖的。”聂老太爷称叹。
定国公笑道:“可见也是有缘,你们二人以后可多多结识啊。”
聂桑文笑应。
聂老太爷一代大儒, 曾还任过一段时间太子太傅, 入了内阁,只可惜随着皇帝对太子的忌惮,加之阁臣倾撵,他这个曾与太子有过师生关系的阁臣,因前些日子的一场病,被皇帝以年老宜休养为由, 不再喊他入内阁议事了。
老太爷为此一直郁郁寡欢, 连日在家中休养, 聂桑文本想着乡试出了结果, 好叫老太爷高兴高兴,不想回来却不见了他的人影。
询得了聂老太爷被定国公请去了何处,他不做犹豫,当即便套了马车命人朝地点驶去。
京郊的秋宿别苑内,定国公放下手中茶盏,愁叹了一声:“近日太子殿下是愈发的不好过了, 皇上对太子殿下冷待,而重用了三皇子,那吏部是三皇子一系,太子这儿已经两个官员被借机降职了。”
聂老太爷一双浓眉生得很是显目,发梳得齐整,生得一副威严的相貌,听完定国公的话,他浓眉皱起,他这段时日在家中休养,并不怎么清楚朝中之事,不想才多久太子这方就又艰难了几分,他不禁摇头叹道:“太子行事过于张扬,老夫几次劝他行事低调些,莫要惹了皇上忌讳,偏偏他总是不听。”
“自年前皇上命林庭接任户部尚书之职而否了章邦迟,殿下就该有警惕了。”
聂老太爷说着,心下对太子更生了不满之心。
聂老太爷因曾做过太子太傅,与其说是他选择站在太子一派,不如说是被迫而为,不过因他与太子有许多意见上的不合,聂老太爷务实,太子行事却喜欢铺张,因而聂家其实与太子的联系并不紧密。
“三皇子虽资质中庸,但行事踏实,殿下怎么就不跟他多学一学。”
定国公双眼微眯,静静看着他,不知在想些什么,见聂老太爷面色愈发愤懑起来,他眸光微凝,转而笑道:“看来我今日不该寻聂公出来,听闻聂公之孙参加了京城此次之乡试,今日便是放榜之日,我倒是让聂公无法在家中得知喜讯。”
听闻他言,聂老太爷脸上这才露出了几分笑意:“桑文的学识我自然了解,此次乡试应当是无甚虚念的,知不知晓也无妨。”
定国公有些落寞笑道:“我一时竟有些羡慕聂公能有此心境。”
聂老太爷知晓定国公情境,安慰了他几句:“这段时日听闻大公子身子康健了许多,国公大可不必落寞,三年之后大公子或许亦能考中呢”
“谢聂公了贺言了。”
二人之后未在谈及太子之事,只取了棋盘来对弈,不多时,聂桑文乘马车到了。
他大步走进院子,定国公早已注意到了他,少年朗朗,目光清冽,行事跟他祖父一样严谨持身,定国公对他早已探听了清楚。
聂桑文走来,向二位长者行礼:“祖父安好,定国公安好。”
定国公笑了笑:“听闻今日乡试放榜,聂小公子参加了京城今年的乡试”
聂桑文道:“我正是要来跟祖父禀报的。”
“如何可是刚好挂在了榜末”
“祖父就这么对孙儿没有信心”聂桑文笑道:“第二十四名,虽未排前,但祖父应当还是会夸赞孙儿几句。”
聂老太爷严肃的脸上笑意更甚:“确实尚可,不过你也不可自傲,祖父当年虽乡试排名五十之后,可之后春闱却是中了榜眼的”
“这倒叫孙儿有些为难了”聂桑文做出苦恼的模样:“那之后半载还望祖父多加指教,孙儿才能在春闱中考个好成绩来。”
定国公见对面祖孙二人对话有趣,忽得就想到了傅鸣蘅,要是他听到自己说中了榜眼,只怕会说出一句“我也考上榜眼给你瞧瞧”
“听闻聂小公子在东山书院读书,不知你可有见过傅鸣蘅此人”
“傅鸣蘅”
“傅鸣蘅”
祖孙二人异口同声发出了疑问,聂桑文是疑惑定国公为何知道傅鸣蘅,聂老太爷却是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
“他是我傅家旁支中的侄孙,可惜了父母双亡,我见他资质不错,便将他送进了书院读书,不叫他成为碌碌庸人,如此说来,你们二人还是同窗呢”
“我识得他。”聂桑文将他与傅家三个的几次见面略略说了一遍。
“连得两试案首,倒也是个天资聪颖的。”聂老太爷称叹。
定国公笑道:“可见也是有缘,你们二人以后可多多结识啊。”
聂桑文笑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