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华荣死亡的这场风波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饶是府外傅翰仍在朝堂上纠缠不休,但这一切皆与傅鸣蘅没了关系。
只是这几日宗枕风在教他们时,似乎总是不在状态, 时常走神, 偶尔还会讲错一些内容, 终于又在说了一个错处之后,他放下书本, 幽幽叹了一声。
“先生有何烦心事吗”傅温枢十分尊敬他, 见他发愁, 于是忍不住地开口询问。
宗枕风摇了摇头,他是在为他那老友发愁,且自己也快要离开了,不知之后还有谁能劝慰一下定国公,宽慰一下他背后凄风苦雨的心。
“与你们说一件事。”
这几日傅鸣蘅与傅温枢的关系似乎缓解了很多,尽管他仍常是面无表情的样子, 但二人闻言当即对视了一眼, 又齐齐看向宗枕风。
“不知先生有何指教”二人齐声道。
“你们可还记得上次我让你们见的岳监院”
“岳监院”傅鸣蘅有些惊异, 只因他说的人自己一点印象都没有, 他何时见过此人
傅温枢倒是记得,是那次傅鸣蘅身上被下了痒药,惊厥昏倒那次,彼时三人都以为要见的是定国公,不想是一个什么监院。
“不知这位岳监院是何人”傅温枢问。
“他是东山书院的监院。”
宗枕风观察着二人神色,见傅温枢面上满是惊喜, 而傅鸣蘅却仍是一脸茫然。
“他居然是东山书院的监院”傅温枢喜道,而后面上又浮现了遗憾。
傅鸣蘅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向他问道:“东山书院是何处”
傅温枢当即起了兴致,不同平常的沉迷寡言,侃侃而谈地将东山书院的悠久历史及现今堪比国子监的地位,繁盛的学术现在的发展都与他尽数道出。
“原来如此。”傅鸣蘅点点头以示了然。
他不足七岁之时义勇侯府便已被抄,而后随父流放至西南之地,一直未曾入过学,国子监倒是有所耳闻,若是义勇侯府犹在,他先今应当就在国子监里读书,这个东山书院则不怪呼他不知晓。
“不知先生为何突然提及东山书院上次您让我们见岳监院,可是有事”傅鸣蘅了解后,很快便抓住了重点。
宗枕风捋了捋他的山羊胡,笑道:“我将你们这几个月我让你们做出来的文章,全都拿去给了东山书院的山长及监院夫子看,他们皆赞你们行文虽还有些稚嫩却做得不错,道只要你们之后通过了他们的考试,你二人之后便可入学东山书院,相信在那里,你们学到的总比跟着我要学得多。”
“当真”傅温枢差点高兴地跳了起来。
傅鸣蘅抿起了唇,面色有些郁郁:“宗先生,您不教我们了吗”
宗枕风闻言倒是笑意更甚:“想不到最先舍不得我的竟是你小子”
傅温枢闻言,连忙敛下了面上的喜色,心中有跟傅鸣蘅同样的困惑:“先生您不教我们了”
宗枕风道:“我本就只是国公请来教授你们一段时间的,再之后的学识,我一人之力教授你们反而是将你们带入了困境,不如你们自去与其他先生探讨,虽他们之中有些人或不及我,但你们可与之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总能学到更多更好的。”
“当然,他们虽赞你们文章做得不错,但东山书院人才济济,不差你们两个,你们若想进去,还得自己努力。”
二人闻言,齐齐与他行礼:“多谢先生”
“其实这都是国公安排的,你们应当谢他。”宗枕风叹了一声,为他这个病中仍不忘操心的老友一叹。
傅鸣蘅默然不语,傅温枢笑道:“我以后见了国公,定会好好感谢他的。”
“先生之后打算去哪”
宗枕风抬眸,见傅鸣蘅脸上仍带郁色,他起身走到他身前,伸手拍了拍他们二人的肩头,语气闲适道:“往后我将寄情山水,有生之年我想走遍大俞的每一处角落,若有机会,我还想去塞外跟南洋看看,放心,我还是会回京看望你们的。”
傅鸣蘅眼帘低垂,掩下眸中失落,恭敬向他行了一礼:“愿先生得偿所愿。”
傅温枢也跟着行礼。
“好了”宗枕风推了二人一把:“我又不是现在走,干什么做出这幅样子”
傅温枢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笑了起来,傅鸣蘅扯动嘴角,眼中无一丝笑意。
傍晚回来时,池知秋见他练完剑头气喘吁吁,面色郁郁的样子,察觉出了他情绪的不对劲来。
向他询问了几句,傅鸣蘅这才将今日的事情与她说了出来,奇怪的是与她说出来之后,他心间沉重的心情竟是也轻松了几分。
“原是这样。”池知秋见他凤眸沉沉,拍了拍
只是这几日宗枕风在教他们时,似乎总是不在状态, 时常走神, 偶尔还会讲错一些内容, 终于又在说了一个错处之后,他放下书本, 幽幽叹了一声。
“先生有何烦心事吗”傅温枢十分尊敬他, 见他发愁, 于是忍不住地开口询问。
宗枕风摇了摇头,他是在为他那老友发愁,且自己也快要离开了,不知之后还有谁能劝慰一下定国公,宽慰一下他背后凄风苦雨的心。
“与你们说一件事。”
这几日傅鸣蘅与傅温枢的关系似乎缓解了很多,尽管他仍常是面无表情的样子, 但二人闻言当即对视了一眼, 又齐齐看向宗枕风。
“不知先生有何指教”二人齐声道。
“你们可还记得上次我让你们见的岳监院”
“岳监院”傅鸣蘅有些惊异, 只因他说的人自己一点印象都没有, 他何时见过此人
傅温枢倒是记得,是那次傅鸣蘅身上被下了痒药,惊厥昏倒那次,彼时三人都以为要见的是定国公,不想是一个什么监院。
“不知这位岳监院是何人”傅温枢问。
“他是东山书院的监院。”
宗枕风观察着二人神色,见傅温枢面上满是惊喜, 而傅鸣蘅却仍是一脸茫然。
“他居然是东山书院的监院”傅温枢喜道,而后面上又浮现了遗憾。
傅鸣蘅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向他问道:“东山书院是何处”
傅温枢当即起了兴致,不同平常的沉迷寡言,侃侃而谈地将东山书院的悠久历史及现今堪比国子监的地位,繁盛的学术现在的发展都与他尽数道出。
“原来如此。”傅鸣蘅点点头以示了然。
他不足七岁之时义勇侯府便已被抄,而后随父流放至西南之地,一直未曾入过学,国子监倒是有所耳闻,若是义勇侯府犹在,他先今应当就在国子监里读书,这个东山书院则不怪呼他不知晓。
“不知先生为何突然提及东山书院上次您让我们见岳监院,可是有事”傅鸣蘅了解后,很快便抓住了重点。
宗枕风捋了捋他的山羊胡,笑道:“我将你们这几个月我让你们做出来的文章,全都拿去给了东山书院的山长及监院夫子看,他们皆赞你们行文虽还有些稚嫩却做得不错,道只要你们之后通过了他们的考试,你二人之后便可入学东山书院,相信在那里,你们学到的总比跟着我要学得多。”
“当真”傅温枢差点高兴地跳了起来。
傅鸣蘅抿起了唇,面色有些郁郁:“宗先生,您不教我们了吗”
宗枕风闻言倒是笑意更甚:“想不到最先舍不得我的竟是你小子”
傅温枢闻言,连忙敛下了面上的喜色,心中有跟傅鸣蘅同样的困惑:“先生您不教我们了”
宗枕风道:“我本就只是国公请来教授你们一段时间的,再之后的学识,我一人之力教授你们反而是将你们带入了困境,不如你们自去与其他先生探讨,虽他们之中有些人或不及我,但你们可与之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总能学到更多更好的。”
“当然,他们虽赞你们文章做得不错,但东山书院人才济济,不差你们两个,你们若想进去,还得自己努力。”
二人闻言,齐齐与他行礼:“多谢先生”
“其实这都是国公安排的,你们应当谢他。”宗枕风叹了一声,为他这个病中仍不忘操心的老友一叹。
傅鸣蘅默然不语,傅温枢笑道:“我以后见了国公,定会好好感谢他的。”
“先生之后打算去哪”
宗枕风抬眸,见傅鸣蘅脸上仍带郁色,他起身走到他身前,伸手拍了拍他们二人的肩头,语气闲适道:“往后我将寄情山水,有生之年我想走遍大俞的每一处角落,若有机会,我还想去塞外跟南洋看看,放心,我还是会回京看望你们的。”
傅鸣蘅眼帘低垂,掩下眸中失落,恭敬向他行了一礼:“愿先生得偿所愿。”
傅温枢也跟着行礼。
“好了”宗枕风推了二人一把:“我又不是现在走,干什么做出这幅样子”
傅温枢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笑了起来,傅鸣蘅扯动嘴角,眼中无一丝笑意。
傍晚回来时,池知秋见他练完剑头气喘吁吁,面色郁郁的样子,察觉出了他情绪的不对劲来。
向他询问了几句,傅鸣蘅这才将今日的事情与她说了出来,奇怪的是与她说出来之后,他心间沉重的心情竟是也轻松了几分。
“原是这样。”池知秋见他凤眸沉沉,拍了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