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年轻记者姓张, 叫张庆民,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四个兜的中山装, 文质彬彬的。他一进院子,迎面撞见了柳小樱,只觉得眼前一亮。

    这姑娘穿着红棉袄, 梳着一条大辫子, 眼睛大大的, 水灵灵的,就像一朵花儿。

    张庆民定了定神, 才收回了目光。

    陪在一旁的老支书,问道“小樱, 你爹在家吗”

    “我爹在家”

    柳小樱抿着嘴笑了笑。

    赶在中午,一家人都在。

    张庆民跟柳根发说“大叔, 我是县里的记者, 想给娃娃们拍张照片,登在报上”

    “拍啥子照片”

    柳根发不想出这个风头。

    这娃儿是捡来的,登在报上被人家认走了咋办

    可张记者很热情,说啥都要拍照。

    老支书也说“根发,给娃娃们拍张照片有啥不好就当给咱村做宣传了”

    一同前来的公社干部也劝道。

    三说两不说, 柳根发点了头。

    柳小樱推着娃娃车出来, 清一色的小毯子,裹得严严实实的。

    张庆民调好了相机,对着五胞胎“咔嚓咔嚓”拍了两张。

    冯玉兰脑子转得很快, 就问“记者同志,能不能给俺家拍个全家福啊”

    “好啊,那大家坐好,这就拍”

    冯玉兰赶紧回屋里梳了梳头,柳根发也换了件干净衣裳。柳志江拉着两个弟弟洗了把脸,还在头上刨了两下,柳小樱也对着镜子照了照,抿了抿嘴唇。

    一家人聚在了一起,柳根发和冯玉兰坐在板凳上,四个娃娃站在后面。

    “咔嚓”拍了一张。

    “大叔,大婶,你们抱着娃娃,再拍一张”

    张庆民让一人抱着一个娃娃,又拍了一张。

    柳小樱灵机一动,就问“记者同志,给我和娃娃也拍一张吧”

    “好啊”

    张庆民满口答应。

    这一张是在屋里拍的。

    柳小樱坐在床上,五个娃娃摆成一排,笑成了一朵花儿。

    “大叔,照片洗出来了,就给你们送过来”

    张庆民很热情。

    “好咧,那就麻烦您了”

    对老百姓来说,照相可不容易,得去县里,要跑好远呢。

    柳根发长这么大,只拍过两回照片。

    一回是去县里交公粮,赶上宣传,拍了一张合影,露了半张脸。一回是志广八岁那年,军民搞联欢,部队上的同志给老乡照相,就跟着沾了光。

    那张合影就在堂屋里挂着,一抬眼就能看到。

    这一登报不当紧,惊动了好些人。

    这可是大新闻啊。

    民政部门来探望,还送了两罐米粉、两包饼干。这可了不得,这是六零年啊,只要是吃的,都精贵得很。

    柳根发一家很感激。

    这就是新社会的好啊,搁在旧社会,谁搭理你啊

    福利院也派人来了,还送了三十块钱。

    那位领头的女同志,说“老乡,要是抚养困难,就送到福利院吧那里有吃有住,政府管着,娃娃们饿不着”

    柳根发和冯玉兰摇了摇头。

    那位女同志不死心,就劝着“老乡,你们家娃娃多,要不送两个过去这样也能减轻一点负担”

    柳根发有点动心,柳小樱赶紧拦着。

    “爹,您看看咱家,自从捡了娃娃运气多好啊,这可是五个福娃娃,不能分开”

    柳根发一想也是。

    本来他就舍不得,说啥也不能把娃娃们分开。

    冯玉兰也说“同志,我们家养得起,这娃娃不能分开”

    福利院的同志不再坚持,就留下了通信地址,说有困难跟他们联系。

    报纸刊登出去之后,还有送温暖的。

    这是县里的机关单位发起的。虽然大伙儿都不宽裕,可还是一人捐了一两粮票,凑在一起有几十斤。

    报社的张记者给送过来,一同送来的还有照片。

    “记者同志,谢谢您了”

    柳根发连声感谢着。

    宋文晖也来了,他是公社搞宣传的。

    学习班结束后,他又回了公社,见了柳家人就躲着走,生怕沾上了。他妹子跟柳家大哥闹翻的事儿他知道,还暗自庆幸,亏得上次没把文书拿回去,不然还真不好办。这一回,公社安排了任务,不得不硬着头皮过来,。

    柳根发一家,就当没这个人。

    围观的村民们,却喜欢开玩笑。

    “哎呦,这不是小樱的对象来了吗”

    “别乱说,我没对象,我们家跟宋家早就退婚了”

    柳小樱大声说道。

    宋文晖听着不是味儿,可小樱说的是事实,就脸上讪讪地躲在一旁,不言语。

    张庆民注意到了。

    觉得小樱姑娘挺泼辣的,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五胞胎出了名,队里也越发重视。

    这天一大早,老支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六零养娃美滋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金谷飘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谷飘香并收藏六零养娃美滋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