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前,太后移居大慈恩寺。待到巳日,凤辇停驻慈恩寺对面曲江池畔,遍览浮桥弱柳,春浦皋兰。游人摩肩擦踵在江边踏青赏春,被禁卫拦着,只能远远瞻仰太后及各位公主的凤仪。
太后沐浴在春光之下,也不觉心情明媚起来,在外头盘桓了半日,才恋恋不舍地催驾回寺。甫一下车,听见讲经院传来嗡嗡钟声,隐含悲戚,太后眉头便皱了起来。
主持赶忙来回话,称道“工部员外郎冯赫家老母殁了,今日在寺中设斋超度,太后嫌聒噪,就下旨命他们都撤了。”
太后一愣,说“死者为大,别去搅扰亡魂了。”挪到一处清静的寮房,想了会,对左右道“前些日有名姓冯的郎官请旨要给他母亲追赠邑号,礼部来问,我只说他品级不够,给驳了。这会想起来,原来就是冯赫家。怎么也没有人提醒我呢”
固崇一笑,说道“西北平定之后,河东河北诸镇成了南衙相公们的心头病。礼部有意不提这一茬,大概也是有人授意。”
太后不高兴地说“提防是该提防,礼数上不能差的。好歹也是亲家,冯赫母亲去世连个邑号都没有,传出去不好听。”
固崇道“循例五品以上官员母妻才赐邑号,冯赫如今是六品。”
太后道“那就授他个五品正官吧,追赠他母亲为郡君。”
“奴这就传旨给礼部。”固崇正要走,又被太后叫住了。
原本是丧事,太后琢磨着,倒也不失为一个促使温泌吉贞夫妻重修旧好的良机。她命固崇道“叫七娘来,我要交代她几句。”
吉贞年轻,嫌寺里窒闷,在曲江畔多待了一阵,被固崇命人请回来时,车轸上堆满了沿途游人投掷的柳枝,上头系着写满诗文的丝绢,都是些屡试不中的书生,想要另辟蹊径,走公主的门路入仕。
吉贞对这些落魄文人向来没什么好感,看也懒得看一眼,命人将柳枝和诗文都付之一炬。到了太后处,脸上犹带笑容。
太后搭眼一瞧,不免有些羡慕。年轻就是这样好,病中出外透透气,焕发的容光便如春色般鼎盛明媚。不像她,不到四十的人,病一次,老一次,脸色发黄没法看了。
“七娘,”太后命她坐,“冯赫和武宁公主的嫡母,几日前殁了。”
这事吉贞早知道了。但她装作头次听说的样子,说道“哦”
太后没从她脸上看出丝毫伤心的神态,不禁皱眉,“武威郡王的外祖母,也和你祖母一样的。冯邸月中要办丧仪,你也得去。”
太后就会给她找事。吉贞不乐意,“素不相识的,不去了吧。武宁已被封做公主,和冯家也没干系了。”
“怎么没有干系”太后嗔道,留意着吉贞的脸色,“听说武威郡王也要赴京吊丧,他在你不在,像什么话”
吉贞不为所动,“我身子不好,去不了喧嚣的地方。”还作势咳了几声。
太后手按在案上,盯着吉贞,脸上带点冷笑,“恐怕到我死的时候,想要你哭一声都难。”
吉贞微笑道“您是太后,满朝文武,天下百姓,莫不尊崇。”哭肯定还是要哭的。
太后真正动了气,拉下脸道“你这个六亲不认的性子,难怪好好的夫妻闹成这样”
恰有内臣来禀报,称中书侍郎贺朝章的夫人等来谒见,吉贞趁机起身“那我”
“你先别走。”太后瞥她一眼,“我话还没有说完。”吉贞只得又坐了回来。太后拂了拂鬓发,抱怨道“出了宫也不得清静。”知道是刚才在曲江池畔停留那一阵,惹得各府女眷闻风而动,只能说“请相公家的夫人来吧。再有人来求见,就说我歇了。”
贺夫人见了太后,不提来意,只奉承太后气色佳,似又年轻了。说了一通废话,太后高兴之余,亲切了许多,说道“你有何事,直说便是了。”
“是。”贺夫人四十多的人了,想起这事,脸上还有些窘色,左右看了看,轻声道“实在是家丑,妾不知如何开口。”
太后意会,挥一挥手,道“你们都下去吧。”左右闲杂人都退下。吉贞原本是嫌太后话多,不肯在这里多待一刻,这会兴趣来了,端坐不动。
贺夫人定定神,赧然道“是妾那个不争气的女儿十年前徐相公家的小郎君高中探花,妾的女孩刚及笄,两家订了婚事。谁知徐郎君一去陇右多年,没能成礼,我家相公怕女孩年纪大了,不敢再耽误,想与徐家退亲,恰去年徐相公因罪被黜,又怕被人说落井下石,没好提这话”
太后听得入神,不禁问道“我去岁秋季时听人说,徐家主动和你家退了亲的。”
“是。”那是徐采追随戴申反叛时的撇清之举,贺夫人哪还好再提这话,含糊应了一声,又擦泪道“从去岁秋季到今春,不知多少家的郎君来求亲,妾的女儿死活都不肯答应。她今年二十五了,真不能再耽误了。妾没法,逼问了她一番,她才说,这辈子要从一而终,除了徐家的郎君,谁也不嫁。”
太后叹道“真是个烈性的娘子。”
贺夫人道“妾只能去求我家相公,可徐郎君如今待罪赋闲在家,前途未卜,相公说,宁愿送弗儿去观礼挂冠修行,也不肯把她嫁给一个逆贼妾真是不知如何是好了。”
太后明白了,“你来是想替徐采求个官身,好让贺相公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不敢。”贺夫人忙道,“只求太后给句话,赦了徐郎君的罪,我家相公也就松口了。”
“徐采探花之才,只可惜识人不明,跟错了主公。”太后对徐采倒没那么严苛,“当初戴申主动伏罪,陛下连陇右军都赦了,徐采区区一个掌书记,听命行事而已,又何罪之有赦免是不必多此一举了,可以给他一个功名,不至于委屈了贺相公家的娘子。”
贺夫人喜不自胜,“谢太后”女儿成了老姑娘,她是一天也不敢等了,忙问“太后何时下旨”
贺夫人一催促,太后又后悔了。许诺给得太快了,徐采一是徐度仙之子,二是戴申亲信,该给什么官,须好好思量的。固崇还没回来,她不敢再轻易开口,只能说“我得亲口问过徐采,他若的确知错,愿戴罪立功,才好替你去向陛下求这个情。”
“巧了。”固崇从礼部传完旨回来,一边走进来,笑着说道“奴刚才经过曲江池畔,正见徐郎和一群文人士子在曲水流觞。果然是鹤立鸡群,人群里奴一眼就看见了。”
“他倒悠闲。”太后笑着看了一眼贺夫人。
贺夫人难免尴尬。一边自家女儿寻死觅活要嫁他,一边这耽误人家女儿青春的混账只顾着吟风弄月,风流快活,哪有个待罪的样子她连个正经岳母都算不上,却要厚着脸皮来替他求情。
今日是注定清静不了了。太后遂道“叫人悄悄地去传话,命他来见我。”对这个名满京都、俊雅风流的探花郎,太后还挺好奇。
太后沐浴在春光之下,也不觉心情明媚起来,在外头盘桓了半日,才恋恋不舍地催驾回寺。甫一下车,听见讲经院传来嗡嗡钟声,隐含悲戚,太后眉头便皱了起来。
主持赶忙来回话,称道“工部员外郎冯赫家老母殁了,今日在寺中设斋超度,太后嫌聒噪,就下旨命他们都撤了。”
太后一愣,说“死者为大,别去搅扰亡魂了。”挪到一处清静的寮房,想了会,对左右道“前些日有名姓冯的郎官请旨要给他母亲追赠邑号,礼部来问,我只说他品级不够,给驳了。这会想起来,原来就是冯赫家。怎么也没有人提醒我呢”
固崇一笑,说道“西北平定之后,河东河北诸镇成了南衙相公们的心头病。礼部有意不提这一茬,大概也是有人授意。”
太后不高兴地说“提防是该提防,礼数上不能差的。好歹也是亲家,冯赫母亲去世连个邑号都没有,传出去不好听。”
固崇道“循例五品以上官员母妻才赐邑号,冯赫如今是六品。”
太后道“那就授他个五品正官吧,追赠他母亲为郡君。”
“奴这就传旨给礼部。”固崇正要走,又被太后叫住了。
原本是丧事,太后琢磨着,倒也不失为一个促使温泌吉贞夫妻重修旧好的良机。她命固崇道“叫七娘来,我要交代她几句。”
吉贞年轻,嫌寺里窒闷,在曲江畔多待了一阵,被固崇命人请回来时,车轸上堆满了沿途游人投掷的柳枝,上头系着写满诗文的丝绢,都是些屡试不中的书生,想要另辟蹊径,走公主的门路入仕。
吉贞对这些落魄文人向来没什么好感,看也懒得看一眼,命人将柳枝和诗文都付之一炬。到了太后处,脸上犹带笑容。
太后搭眼一瞧,不免有些羡慕。年轻就是这样好,病中出外透透气,焕发的容光便如春色般鼎盛明媚。不像她,不到四十的人,病一次,老一次,脸色发黄没法看了。
“七娘,”太后命她坐,“冯赫和武宁公主的嫡母,几日前殁了。”
这事吉贞早知道了。但她装作头次听说的样子,说道“哦”
太后没从她脸上看出丝毫伤心的神态,不禁皱眉,“武威郡王的外祖母,也和你祖母一样的。冯邸月中要办丧仪,你也得去。”
太后就会给她找事。吉贞不乐意,“素不相识的,不去了吧。武宁已被封做公主,和冯家也没干系了。”
“怎么没有干系”太后嗔道,留意着吉贞的脸色,“听说武威郡王也要赴京吊丧,他在你不在,像什么话”
吉贞不为所动,“我身子不好,去不了喧嚣的地方。”还作势咳了几声。
太后手按在案上,盯着吉贞,脸上带点冷笑,“恐怕到我死的时候,想要你哭一声都难。”
吉贞微笑道“您是太后,满朝文武,天下百姓,莫不尊崇。”哭肯定还是要哭的。
太后真正动了气,拉下脸道“你这个六亲不认的性子,难怪好好的夫妻闹成这样”
恰有内臣来禀报,称中书侍郎贺朝章的夫人等来谒见,吉贞趁机起身“那我”
“你先别走。”太后瞥她一眼,“我话还没有说完。”吉贞只得又坐了回来。太后拂了拂鬓发,抱怨道“出了宫也不得清静。”知道是刚才在曲江池畔停留那一阵,惹得各府女眷闻风而动,只能说“请相公家的夫人来吧。再有人来求见,就说我歇了。”
贺夫人见了太后,不提来意,只奉承太后气色佳,似又年轻了。说了一通废话,太后高兴之余,亲切了许多,说道“你有何事,直说便是了。”
“是。”贺夫人四十多的人了,想起这事,脸上还有些窘色,左右看了看,轻声道“实在是家丑,妾不知如何开口。”
太后意会,挥一挥手,道“你们都下去吧。”左右闲杂人都退下。吉贞原本是嫌太后话多,不肯在这里多待一刻,这会兴趣来了,端坐不动。
贺夫人定定神,赧然道“是妾那个不争气的女儿十年前徐相公家的小郎君高中探花,妾的女孩刚及笄,两家订了婚事。谁知徐郎君一去陇右多年,没能成礼,我家相公怕女孩年纪大了,不敢再耽误,想与徐家退亲,恰去年徐相公因罪被黜,又怕被人说落井下石,没好提这话”
太后听得入神,不禁问道“我去岁秋季时听人说,徐家主动和你家退了亲的。”
“是。”那是徐采追随戴申反叛时的撇清之举,贺夫人哪还好再提这话,含糊应了一声,又擦泪道“从去岁秋季到今春,不知多少家的郎君来求亲,妾的女儿死活都不肯答应。她今年二十五了,真不能再耽误了。妾没法,逼问了她一番,她才说,这辈子要从一而终,除了徐家的郎君,谁也不嫁。”
太后叹道“真是个烈性的娘子。”
贺夫人道“妾只能去求我家相公,可徐郎君如今待罪赋闲在家,前途未卜,相公说,宁愿送弗儿去观礼挂冠修行,也不肯把她嫁给一个逆贼妾真是不知如何是好了。”
太后明白了,“你来是想替徐采求个官身,好让贺相公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不敢。”贺夫人忙道,“只求太后给句话,赦了徐郎君的罪,我家相公也就松口了。”
“徐采探花之才,只可惜识人不明,跟错了主公。”太后对徐采倒没那么严苛,“当初戴申主动伏罪,陛下连陇右军都赦了,徐采区区一个掌书记,听命行事而已,又何罪之有赦免是不必多此一举了,可以给他一个功名,不至于委屈了贺相公家的娘子。”
贺夫人喜不自胜,“谢太后”女儿成了老姑娘,她是一天也不敢等了,忙问“太后何时下旨”
贺夫人一催促,太后又后悔了。许诺给得太快了,徐采一是徐度仙之子,二是戴申亲信,该给什么官,须好好思量的。固崇还没回来,她不敢再轻易开口,只能说“我得亲口问过徐采,他若的确知错,愿戴罪立功,才好替你去向陛下求这个情。”
“巧了。”固崇从礼部传完旨回来,一边走进来,笑着说道“奴刚才经过曲江池畔,正见徐郎和一群文人士子在曲水流觞。果然是鹤立鸡群,人群里奴一眼就看见了。”
“他倒悠闲。”太后笑着看了一眼贺夫人。
贺夫人难免尴尬。一边自家女儿寻死觅活要嫁他,一边这耽误人家女儿青春的混账只顾着吟风弄月,风流快活,哪有个待罪的样子她连个正经岳母都算不上,却要厚着脸皮来替他求情。
今日是注定清静不了了。太后遂道“叫人悄悄地去传话,命他来见我。”对这个名满京都、俊雅风流的探花郎,太后还挺好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