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 111 章 (2/2)
崔恕看他的神色,大约也是后悔了,便道“国公来得正好,朕已经免了大姑娘的禁足之罚,后续其他的事情,国公与夫人自行商议吧。”
陈清和脸上越发难堪了,但这事原本是他偏心惹出来的,也没脸在皇帝面前掰扯,只得道“臣叩谢陛下天恩”
崔恕心里惦记着糜芜,便起身向外走,道“也到了饭时,国公与夫人就留在宫里用饭吧,饭后再向朕回复你们商议的结果。汤升,让御厨房备膳。”
身后传来陈清和等人的谢恩声,崔恕也顾不得理会,只快步往福宁宫走去,刚到后殿,就看见宫人们捧着空食盒从偏厅里出来,想必是已经摆好了午膳,崔恕抬眼看见糜芜出厅相迎,不由得一笑,道“你的耳报神倒是快,想来是掐着时间准备上的”
“哪有,”糜芜抿嘴一笑,道,“已经热过两次了,左等右等都等不到陛下。”
“清官难断家务事,我已经尽力赶时间了。”崔恕走近拉了她在食案边坐下,道,“我这个舅舅家里,如今是老大一笔糊涂账,我让他们一家子都留在宫里用膳,等吃完了,大约也能心平气和一些,到那时候我再听他们回话。”
糜芜心里想着贾桂的话,便问道“是为了什么事,怎么陈大姑娘也来了”
“国公两口子起了争执,连累她挨了打,又要被罚禁足一年,国公夫人担心耽误她的终身大事,所以带她过来求我做主。”崔恕正说着,忽地心里一动,她素来不爱打听这些闲事,怎么这次倒主动问起难道是因为陈婉华
他不觉便向糜芜脸上细细看去,就见她夹着碗里的荔枝鹑子,似乎是漫不经心地问道“什么终身大事”
她面上虽然滴水不漏,但她既然点了名字发问,自然十分留意,况且她之前便曾提过英国公的两个女儿朝野上下对他会不会与陈家亲上加亲的猜测崔恕也曾有所耳闻,看来她也在惦念着,若是她不准备嫁他,又何必留心这些事
崔恕心里一阵欢喜,只想引着她亲口说出来,便向糜芜碗里夹了一筷枸杞芽,故意含糊着说道“终身大事么,大姑娘今年十八了”
后面的话他不说,只等她来发问,可糜芜虽然心里记挂着,一见他突然转了腔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既然有心情与她玩笑,那么陈婉华的终身大事大约跟他也没有什么关系,况且即便有关系,也是正常,问不问的,也没什么。
糜芜慢慢地吃着枸杞芽,笑道“陛下当和事老,也是不易。”
崔恕只等她发问,然而等了半日,越等越见她气定神闲,说这个说那个,就是不提陈婉华,崔恕心知她大约已经识破了自己的意图,无奈地说道“我已经免了大姑娘的禁足之罚,国丧过后,国公夫人也好给她说亲了。”
糜芜点头道“陛下果然怜香惜玉。”
崔恕怎么听怎么觉得这话酸溜溜的,竟然是意外之喜,不由得脱口说道“你放心。”
糜芜抬眼看他,笑笑地问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崔恕握了她的手,低低说道“凭他谁的终身大事,都妨碍不到我们。”
糜芜心里一热,偏开了脸。
展眼便到了清明,在奉先殿祭奠过崔道昀之后,糜芜搬出皇宫,住进了昌乐郡主府,她虽然行事不喜铺张,并不曾想过要大操大办,但京中的官宦人家听说御前的红人昌乐郡主有乔迁之喜,纷纷遣人送来贺礼,一时间门前车水马龙,足足闹了大半天,各色礼物也堆满了一间屋子。
近午时分,江绍带着一车贺礼再次登门,道贺之后却踌躇着不说话,糜芜心知他是为了苏明苑,便道“我跟陛下说过,陛下已经答应了,不过还要再等一阵子。”
崔恕其实是不大愿意放苏明苑出浣衣局的,就连当初让她进浣衣局,崔恕也觉得是罚得太轻,如今虽然答应了糜芜,展眼却又将苏明苑发落去牧养监,说好半年之后才能放出,那边活计更脏更累,大约等苏明苑出宫时,浑身上下那股娇骄之气也全能磨光了。
这些细节糜芜不说,江绍全不知道,此时一听要放人,不觉喜出望外,连忙行礼道“我代母亲谢过郡主”
“等她出去时,哥哥也得看好了”
糜芜话未说完,拾翠已经急急地走进来,道“郡主,陛下驾到”
作者有话要说春天不是码字天,呜呜呜,每天都在消极怠工
陈清和脸上越发难堪了,但这事原本是他偏心惹出来的,也没脸在皇帝面前掰扯,只得道“臣叩谢陛下天恩”
崔恕心里惦记着糜芜,便起身向外走,道“也到了饭时,国公与夫人就留在宫里用饭吧,饭后再向朕回复你们商议的结果。汤升,让御厨房备膳。”
身后传来陈清和等人的谢恩声,崔恕也顾不得理会,只快步往福宁宫走去,刚到后殿,就看见宫人们捧着空食盒从偏厅里出来,想必是已经摆好了午膳,崔恕抬眼看见糜芜出厅相迎,不由得一笑,道“你的耳报神倒是快,想来是掐着时间准备上的”
“哪有,”糜芜抿嘴一笑,道,“已经热过两次了,左等右等都等不到陛下。”
“清官难断家务事,我已经尽力赶时间了。”崔恕走近拉了她在食案边坐下,道,“我这个舅舅家里,如今是老大一笔糊涂账,我让他们一家子都留在宫里用膳,等吃完了,大约也能心平气和一些,到那时候我再听他们回话。”
糜芜心里想着贾桂的话,便问道“是为了什么事,怎么陈大姑娘也来了”
“国公两口子起了争执,连累她挨了打,又要被罚禁足一年,国公夫人担心耽误她的终身大事,所以带她过来求我做主。”崔恕正说着,忽地心里一动,她素来不爱打听这些闲事,怎么这次倒主动问起难道是因为陈婉华
他不觉便向糜芜脸上细细看去,就见她夹着碗里的荔枝鹑子,似乎是漫不经心地问道“什么终身大事”
她面上虽然滴水不漏,但她既然点了名字发问,自然十分留意,况且她之前便曾提过英国公的两个女儿朝野上下对他会不会与陈家亲上加亲的猜测崔恕也曾有所耳闻,看来她也在惦念着,若是她不准备嫁他,又何必留心这些事
崔恕心里一阵欢喜,只想引着她亲口说出来,便向糜芜碗里夹了一筷枸杞芽,故意含糊着说道“终身大事么,大姑娘今年十八了”
后面的话他不说,只等她来发问,可糜芜虽然心里记挂着,一见他突然转了腔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既然有心情与她玩笑,那么陈婉华的终身大事大约跟他也没有什么关系,况且即便有关系,也是正常,问不问的,也没什么。
糜芜慢慢地吃着枸杞芽,笑道“陛下当和事老,也是不易。”
崔恕只等她发问,然而等了半日,越等越见她气定神闲,说这个说那个,就是不提陈婉华,崔恕心知她大约已经识破了自己的意图,无奈地说道“我已经免了大姑娘的禁足之罚,国丧过后,国公夫人也好给她说亲了。”
糜芜点头道“陛下果然怜香惜玉。”
崔恕怎么听怎么觉得这话酸溜溜的,竟然是意外之喜,不由得脱口说道“你放心。”
糜芜抬眼看他,笑笑地问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崔恕握了她的手,低低说道“凭他谁的终身大事,都妨碍不到我们。”
糜芜心里一热,偏开了脸。
展眼便到了清明,在奉先殿祭奠过崔道昀之后,糜芜搬出皇宫,住进了昌乐郡主府,她虽然行事不喜铺张,并不曾想过要大操大办,但京中的官宦人家听说御前的红人昌乐郡主有乔迁之喜,纷纷遣人送来贺礼,一时间门前车水马龙,足足闹了大半天,各色礼物也堆满了一间屋子。
近午时分,江绍带着一车贺礼再次登门,道贺之后却踌躇着不说话,糜芜心知他是为了苏明苑,便道“我跟陛下说过,陛下已经答应了,不过还要再等一阵子。”
崔恕其实是不大愿意放苏明苑出浣衣局的,就连当初让她进浣衣局,崔恕也觉得是罚得太轻,如今虽然答应了糜芜,展眼却又将苏明苑发落去牧养监,说好半年之后才能放出,那边活计更脏更累,大约等苏明苑出宫时,浑身上下那股娇骄之气也全能磨光了。
这些细节糜芜不说,江绍全不知道,此时一听要放人,不觉喜出望外,连忙行礼道“我代母亲谢过郡主”
“等她出去时,哥哥也得看好了”
糜芜话未说完,拾翠已经急急地走进来,道“郡主,陛下驾到”
作者有话要说春天不是码字天,呜呜呜,每天都在消极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