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要说这位乌雅绣安也是个能人儿。
原本是坤宁宫二等宫女,祖父是御膳房总管,一锅东北大烩菜颇得当年顺治皇帝喜欢。孙女托福,进了坤宁宫,每日给仁孝皇后掌帘子,擦拭着博古架的,遇到主子们高兴的时候,还能近前端个茶倒个水什么的,人缘儿不错,在主子们跟前,还算有几分体面。早在三年前,仁孝皇后临盆前夕,一日康熙来看皇后,瞅见绣安领子上绣花精致,夸了一句。第二天,绣安便悄么声地送给康熙一个绣花袋子,也难为她居然能避开那么许多坤宁宫宫人。康熙看上头绣花精致,花纹样式,比绣安领子上丝毫不差,十分喜欢。趁着佟表妹进宫来给太后请安时,转赠给了佟表妹。那时候佟表妹尚且年幼,又未出阁,哪有如今贵妃风范,拿了康熙的好东西,巴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别人那儿不稀罕说,拿着绣花袋子,便去皇后表嫂那里显摆。仁孝皇后那一胎本就怀地艰难,心情不畅。瞅见绣花袋子,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当面陪笑,佟表妹前脚出宫,后脚就把绣安发送到了启祥宫,做宫里掌事宫女,明升暗降。若不是仁孝皇后丧了一子,彼时又顾及腹中皇子,不敢随意沾染人命,只怕以仁孝皇后当时心境,根本不会如此迂回对付一个宫女。
也是绣安命好,不出三天,仁孝皇后难产驾崩。继皇后钮钴禄氏虽然不喜绣安,也没必要跟一个偏宫里的宫女过不去。就这样平平安安过了三年。若不是今年佟贵妃进宫,怕是根本想不起来这位乌雅氏。
皇后抿唇,问道“本宫记得,那个乌雅氏,还不到二十吧”
李安安发愁,“可不是么,嫔妾也喜欢她认真能干,又会说话。怪不得先头皇后特意指了她做启祥宫管事儿的。那真是里里外外一把抓,一点儿我操心的地儿都没有。若不是如今南边儿三藩打的厉害,听您说圣上时刻为八旗兵忧心。我还舍不得她出去嫁人呢”
皇后笑了,“她嫁不嫁人的,还能跟南边儿打仗挂边儿”
李安安点头,肯定道“自然是的。八旗女孩儿到十七八岁嫁人,到二十岁生孩子,跟二十五六嫁人,快三十了才生孩子,就是生的孩子一样多,前后那也错了快十岁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往后少不得多少壮丁上阵,自然是多几个早日成家的,就多留几家根呐”
皇后若有所思,心算片刻,点头同意。
这边李安安出坤宁宫,那边皇后就着手大范围放宫女出宫嫁人。
皇后当年中宫选主时败给赫舍里氏,并不是她本人能力不够,而是局势所迫。这么多年,心里多少憋着一股劲儿。做起事来,自然是追求面面俱到,力求让人多夸几句,证明自己不比赫舍里氏家的姑娘差。加上理由充分,乃是为了给八旗添丁,不出一日,便取得太皇太后明旨赞许,叫她只管放开手脚去干。也是南边打仗,让这位政坛沉浮数十年的老太太警醒,八旗兵将,入关不过三四十年,竟然一个个的跟进了牛圈的小绵羊似的,连绿营兵都不如了。为了八旗新鲜的血液,适龄女孩子自然不能耽误,皇家应该首先做出表率来。有了太皇太后支持,皇后更有底气。不过三日,便着中宫并东西十二宫报上一百五十个宫女名单,年龄大多在十八到二十五岁,还有那些个不甚年老的姑姑,只要看年龄还能生,自己又愿意出宫,便按品阶赏赐放还。内务府通知各家骨肉至亲来领。一时间,宫内宫外,无不赞皇家宽仁,皇后贤德。就连康熙,除了初一十五,还特意多来坤宁宫几次,连着几日陪皇后吃午饭。皇后心情好,对后宫众人愈发仁厚起来。就
要说这位乌雅绣安也是个能人儿。
原本是坤宁宫二等宫女,祖父是御膳房总管,一锅东北大烩菜颇得当年顺治皇帝喜欢。孙女托福,进了坤宁宫,每日给仁孝皇后掌帘子,擦拭着博古架的,遇到主子们高兴的时候,还能近前端个茶倒个水什么的,人缘儿不错,在主子们跟前,还算有几分体面。早在三年前,仁孝皇后临盆前夕,一日康熙来看皇后,瞅见绣安领子上绣花精致,夸了一句。第二天,绣安便悄么声地送给康熙一个绣花袋子,也难为她居然能避开那么许多坤宁宫宫人。康熙看上头绣花精致,花纹样式,比绣安领子上丝毫不差,十分喜欢。趁着佟表妹进宫来给太后请安时,转赠给了佟表妹。那时候佟表妹尚且年幼,又未出阁,哪有如今贵妃风范,拿了康熙的好东西,巴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别人那儿不稀罕说,拿着绣花袋子,便去皇后表嫂那里显摆。仁孝皇后那一胎本就怀地艰难,心情不畅。瞅见绣花袋子,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当面陪笑,佟表妹前脚出宫,后脚就把绣安发送到了启祥宫,做宫里掌事宫女,明升暗降。若不是仁孝皇后丧了一子,彼时又顾及腹中皇子,不敢随意沾染人命,只怕以仁孝皇后当时心境,根本不会如此迂回对付一个宫女。
也是绣安命好,不出三天,仁孝皇后难产驾崩。继皇后钮钴禄氏虽然不喜绣安,也没必要跟一个偏宫里的宫女过不去。就这样平平安安过了三年。若不是今年佟贵妃进宫,怕是根本想不起来这位乌雅氏。
皇后抿唇,问道“本宫记得,那个乌雅氏,还不到二十吧”
李安安发愁,“可不是么,嫔妾也喜欢她认真能干,又会说话。怪不得先头皇后特意指了她做启祥宫管事儿的。那真是里里外外一把抓,一点儿我操心的地儿都没有。若不是如今南边儿三藩打的厉害,听您说圣上时刻为八旗兵忧心。我还舍不得她出去嫁人呢”
皇后笑了,“她嫁不嫁人的,还能跟南边儿打仗挂边儿”
李安安点头,肯定道“自然是的。八旗女孩儿到十七八岁嫁人,到二十岁生孩子,跟二十五六嫁人,快三十了才生孩子,就是生的孩子一样多,前后那也错了快十岁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往后少不得多少壮丁上阵,自然是多几个早日成家的,就多留几家根呐”
皇后若有所思,心算片刻,点头同意。
这边李安安出坤宁宫,那边皇后就着手大范围放宫女出宫嫁人。
皇后当年中宫选主时败给赫舍里氏,并不是她本人能力不够,而是局势所迫。这么多年,心里多少憋着一股劲儿。做起事来,自然是追求面面俱到,力求让人多夸几句,证明自己不比赫舍里氏家的姑娘差。加上理由充分,乃是为了给八旗添丁,不出一日,便取得太皇太后明旨赞许,叫她只管放开手脚去干。也是南边打仗,让这位政坛沉浮数十年的老太太警醒,八旗兵将,入关不过三四十年,竟然一个个的跟进了牛圈的小绵羊似的,连绿营兵都不如了。为了八旗新鲜的血液,适龄女孩子自然不能耽误,皇家应该首先做出表率来。有了太皇太后支持,皇后更有底气。不过三日,便着中宫并东西十二宫报上一百五十个宫女名单,年龄大多在十八到二十五岁,还有那些个不甚年老的姑姑,只要看年龄还能生,自己又愿意出宫,便按品阶赏赐放还。内务府通知各家骨肉至亲来领。一时间,宫内宫外,无不赞皇家宽仁,皇后贤德。就连康熙,除了初一十五,还特意多来坤宁宫几次,连着几日陪皇后吃午饭。皇后心情好,对后宫众人愈发仁厚起来。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