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李络便携同一支轻羽队, 一道出了京城, 北上而去。
百姓对北境之事有所耳闻,但北境离京甚远, 纵是听闻过狄国之名, 却也不甚了解。见太子亲自出京, 只觉得惋惜不解年关将近,何必急在这时平白误了团圆新年的好日子。但茶馆里听说书听多了, 也只当是太子殿下一心效民,急着建功立业,便也没放在心上了。
李络出京不过两日,朝中便隐隐有所蠢动。不少臣子本就不大愿服从李络,如今便有了些直起腰来的架势;在前朝行事上奏时,趁着李络不在京中,言谈好处,尽向大殿下李淳靠拢。这等时候, 若是能由皇帝把持住众人悠悠之口, 那便最好不过。可在这关键的节骨眼上, 皇帝却忽然病了。
一连数日, 皇帝都深居寝宫之中, 身体羸弱。入冬后, 他本就有些咳嗽轻疾, 让太医来看了几回后便好的差不多了。但这几天, 病情却忽而骤起如山倒, 身子重重地衰弱下去,让皇帝没法子撑着自己到前朝去。
“陛下,皇后娘娘来了。”
宫女的通传声响起,帘幕深处的皇帝皱了皱眉,有不快之意,挥袖斥道“让她回岐阳宫去。”
然而,皇后的脚步声却已经近了。皇帝瞥见一道雍容的人影从珠帘后现身,慢慢近了前来;旋即,那女子边走边笑说“陛下,臣妾特地命小厨房做了一盏参茸鸡汤,给您补补身子。”
听及“鸡汤”二字,皇帝疑心骤起。
早上太医来瞧过他的身体,几番诊治,却不解他为何会突然病倒。言谈之间,暗指是有人下毒。可到底是何人如此大胆,又是如何下的毒,却又毫无头绪,几个太医只能先斟酌着开了方子,让他卧床静养。
如今见皇后来探望,皇帝心中的疑心病悄然浮起。
是不是皇后做的好事
她为了帮助李淳争夺帝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对自己下了毒
皇帝侧撑在枕上,目光幽幽地盯视着帘外的皇后。
朱后着一袭明红华袍,青髻高梳,鬓边垂寸把来长的步摇流苏;左手把起广袖,亲自打开了汤盏,正仔仔细细地用银勺分出鲜嫩的汤膳来。她低垂眉目,容色端庄,倒还是那副娴雅温文、叫人挑不出错的模样来。
她这副神态,皇帝很熟悉。夫妻多年了,正是因皇后在明面上做事能叫他放心,他才会令皇后一直是皇后,而不至于叫贵妃越过了她。
眼下,也不知皇后这鸡汤是如何煲就,散着一股鲜甜的味儿,叫皇帝喝了两日白粥的胃略有些蠢动。可越是如此,皇帝疑心便越强。待皇后打着小碗坐至皇帝的枕边时,他竟然恼怒地拂袖一挥,将皇后手中的汤碗打翻在地。
哗啦一阵碎响,瓷盏在地上裂了一地,香腻的乳白色汤汁亦是四处横流。皇后露出诧异神色,道“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皇帝阴沉地盯着她,怒道“你在这汤里下了什么”
皇后失笑,摇头道“不过是普通的药膳罢了,枸杞、人参而已,臣妾又哪里敢做多余的事情”
听她这般说,皇帝冷意上心,斥道“你不敢做多余的事这些年来,你所做的多余之事难道还少吗若非是你当年苦心陷害,朕又如何会听信了你的谗言,令纯嘉惨死”
听皇帝提起旧事,皇后的笑容微淡。她叹了口气,道“陛下,纯嘉皇贵妃与外男私通,证据确凿,臣妾也不过是依照章程办事。再说了,那是您亲自下的令您心底也明白,纯嘉的事儿是真的,若不然,怎舍得赐死纯嘉妹妹呢这一点,总不能怪臣妾吧”
罢了,便拿手帕按了按眼角,哽咽道“纯嘉妹妹确实可惜,臣妾始终不明白,她为何这般想不开,辜负了您的爱怜,也害了自个儿。”
皇后的说辞毫无破绽,她又是一副真心实意为纯嘉伤心的模样,眼泪直淌,这叫皇帝气得心口发昏,恨不得掐住她的脖颈。
他他当初确实是怒气在心,未加细判,立刻就断定纯嘉私通。等冷静下来,回过了神,纯嘉已经去了。可这又怎么能算是他的错他不过是被人蒙蔽了
但凡是个血气方刚的正常男子,都听不得自己的妻妾与旁人有染的传言一怒之下,将人赐死,那也是人之常情
罪魁祸首,还是皇后故意陷害。但如今这事儿,却是不能翻出来细说的,要不然,全天下人都会知道纯嘉当年还有私通外男的嫌疑,平白叫络儿背上了旁人的指点白眼。
皇后正是掐准了这一点,才会在眼前依旧唱念俱佳地演着
“纯嘉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心底清楚,你莫要将自己都骗过去了”皇帝从喉咙里发出嘶嘶的抽气声,嗓音恼恨,“如今你想给朕下毒,好方便让淳儿坐上帝位,你别以为朕不清楚你的打算”
皇帝的话说的愤恨,皇后闻言,却露出了诧异之色。
“下毒陛下,您的意思是有心思叵测之人,竟然给您下毒”皇后皱了皱眉,喃喃道,“您的身侧,从来都只有太子殿下为您安排的侍卫宫人。太子殿下极爱重您,又怎会放任侍卫粗心大意,让旁人给您下毒”
说罢了,皇后自嘲一笑“不像是臣妾,自打被您说了一句身子不好,此后便无人问津了。就连叫司局使唤个
百姓对北境之事有所耳闻,但北境离京甚远, 纵是听闻过狄国之名, 却也不甚了解。见太子亲自出京, 只觉得惋惜不解年关将近,何必急在这时平白误了团圆新年的好日子。但茶馆里听说书听多了, 也只当是太子殿下一心效民,急着建功立业,便也没放在心上了。
李络出京不过两日,朝中便隐隐有所蠢动。不少臣子本就不大愿服从李络,如今便有了些直起腰来的架势;在前朝行事上奏时,趁着李络不在京中,言谈好处,尽向大殿下李淳靠拢。这等时候, 若是能由皇帝把持住众人悠悠之口, 那便最好不过。可在这关键的节骨眼上, 皇帝却忽然病了。
一连数日, 皇帝都深居寝宫之中, 身体羸弱。入冬后, 他本就有些咳嗽轻疾, 让太医来看了几回后便好的差不多了。但这几天, 病情却忽而骤起如山倒, 身子重重地衰弱下去,让皇帝没法子撑着自己到前朝去。
“陛下,皇后娘娘来了。”
宫女的通传声响起,帘幕深处的皇帝皱了皱眉,有不快之意,挥袖斥道“让她回岐阳宫去。”
然而,皇后的脚步声却已经近了。皇帝瞥见一道雍容的人影从珠帘后现身,慢慢近了前来;旋即,那女子边走边笑说“陛下,臣妾特地命小厨房做了一盏参茸鸡汤,给您补补身子。”
听及“鸡汤”二字,皇帝疑心骤起。
早上太医来瞧过他的身体,几番诊治,却不解他为何会突然病倒。言谈之间,暗指是有人下毒。可到底是何人如此大胆,又是如何下的毒,却又毫无头绪,几个太医只能先斟酌着开了方子,让他卧床静养。
如今见皇后来探望,皇帝心中的疑心病悄然浮起。
是不是皇后做的好事
她为了帮助李淳争夺帝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对自己下了毒
皇帝侧撑在枕上,目光幽幽地盯视着帘外的皇后。
朱后着一袭明红华袍,青髻高梳,鬓边垂寸把来长的步摇流苏;左手把起广袖,亲自打开了汤盏,正仔仔细细地用银勺分出鲜嫩的汤膳来。她低垂眉目,容色端庄,倒还是那副娴雅温文、叫人挑不出错的模样来。
她这副神态,皇帝很熟悉。夫妻多年了,正是因皇后在明面上做事能叫他放心,他才会令皇后一直是皇后,而不至于叫贵妃越过了她。
眼下,也不知皇后这鸡汤是如何煲就,散着一股鲜甜的味儿,叫皇帝喝了两日白粥的胃略有些蠢动。可越是如此,皇帝疑心便越强。待皇后打着小碗坐至皇帝的枕边时,他竟然恼怒地拂袖一挥,将皇后手中的汤碗打翻在地。
哗啦一阵碎响,瓷盏在地上裂了一地,香腻的乳白色汤汁亦是四处横流。皇后露出诧异神色,道“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皇帝阴沉地盯着她,怒道“你在这汤里下了什么”
皇后失笑,摇头道“不过是普通的药膳罢了,枸杞、人参而已,臣妾又哪里敢做多余的事情”
听她这般说,皇帝冷意上心,斥道“你不敢做多余的事这些年来,你所做的多余之事难道还少吗若非是你当年苦心陷害,朕又如何会听信了你的谗言,令纯嘉惨死”
听皇帝提起旧事,皇后的笑容微淡。她叹了口气,道“陛下,纯嘉皇贵妃与外男私通,证据确凿,臣妾也不过是依照章程办事。再说了,那是您亲自下的令您心底也明白,纯嘉的事儿是真的,若不然,怎舍得赐死纯嘉妹妹呢这一点,总不能怪臣妾吧”
罢了,便拿手帕按了按眼角,哽咽道“纯嘉妹妹确实可惜,臣妾始终不明白,她为何这般想不开,辜负了您的爱怜,也害了自个儿。”
皇后的说辞毫无破绽,她又是一副真心实意为纯嘉伤心的模样,眼泪直淌,这叫皇帝气得心口发昏,恨不得掐住她的脖颈。
他他当初确实是怒气在心,未加细判,立刻就断定纯嘉私通。等冷静下来,回过了神,纯嘉已经去了。可这又怎么能算是他的错他不过是被人蒙蔽了
但凡是个血气方刚的正常男子,都听不得自己的妻妾与旁人有染的传言一怒之下,将人赐死,那也是人之常情
罪魁祸首,还是皇后故意陷害。但如今这事儿,却是不能翻出来细说的,要不然,全天下人都会知道纯嘉当年还有私通外男的嫌疑,平白叫络儿背上了旁人的指点白眼。
皇后正是掐准了这一点,才会在眼前依旧唱念俱佳地演着
“纯嘉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心底清楚,你莫要将自己都骗过去了”皇帝从喉咙里发出嘶嘶的抽气声,嗓音恼恨,“如今你想给朕下毒,好方便让淳儿坐上帝位,你别以为朕不清楚你的打算”
皇帝的话说的愤恨,皇后闻言,却露出了诧异之色。
“下毒陛下,您的意思是有心思叵测之人,竟然给您下毒”皇后皱了皱眉,喃喃道,“您的身侧,从来都只有太子殿下为您安排的侍卫宫人。太子殿下极爱重您,又怎会放任侍卫粗心大意,让旁人给您下毒”
说罢了,皇后自嘲一笑“不像是臣妾,自打被您说了一句身子不好,此后便无人问津了。就连叫司局使唤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