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性子倔, 若做不得正妃, 那这事儿, 恐怕成不了。”
朱敬观的话,皇后是早就料到了的。她分毫不乱,闲闲摇着扇子, 悠哉道“哥哥也莫要将话说的这么绝。做人父母, 谁不指望着儿女一辈子高高兴兴的嫣儿自小爱慕她表哥, 莫非哥哥还忍心将两人拆散了去”
皇后不直接说分位,反倒这样打起太极来。朱敬观暗暗眯眼,心底已隐约猜到了她的意图。
“皇后娘娘的话,臣也多少明白一二。为人父母,总是要多为儿女谋划前程。娘娘您定也是这般想的吧与其将大殿下与咱们朱家捆在一块儿, 倒不如为大殿下多找个助力。那罗氏女瞧着不错,听闻素有幽静娴雅之名,父亲又是通政史, 委实能帮上大殿下许多。单单说通政史的上峰,便是个了不得的大儒;来日大殿下若可监国,那便是如虎添翼了。”
说罢, 朱敬观抚一抚胡须, 心底暗叹一声。
李淳的身上流着一半儿的朱家血, 便是为了朱氏的显耀门楣, 他们这一族也得拼了全力, 将李淳扶上帝位去。皇后这番打算, 于大局而言着实是有利无害, 只不过是苦了那个要嫁给李淳做侧室的朱家姑娘好端端的正头娘子做不得,偏去深宫里做小。
而皇后挑中的那个侧妃人选,又偏偏是他朱敬观的女儿,多少叫他有些不快。
朱皇后放下团扇,淡笑一声,说“既然哥哥看的这么明白,那也省的本宫仔细分说了。本宫确实想令嫣儿做淳儿的侧室。不过,她到底是本宫的亲侄女儿,便是做了侧室,那也是与正室平起平坐,受不得委屈。本宫想好了,等嫣儿过门,自会为她向陛下讨要封地拥扈。届时,她哪儿还能挨罗氏的气”
她这头将算盘打的噼啪响,倒是周周全全,朱敬观凝神一想,竟觉得若非所挑之人是他家阿嫣,皇后的算计便已是上下万全之策。
但要阿嫣做侧室,他是绝不同意的。
于是,朱敬观儒雅地笑起来,道“娘娘思虑周全,臣钦服于心。只不过,还是那句老话,吾儿性子倔,要做侧室,恐怕会闹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事儿来。既然皇后娘娘只是想挑个朱家女儿入宫来,臣倒觉得三房的姑娘更妥帖些。不知娘娘可还记得妙姐儿她与阿嫣一般年纪,开春方及的笄,性情柔婉,自幼饱读诗书,也是个好姑娘。”
朱皇后闻言,面色略有些不佳。
虽同是朱氏一门,可大房与三房却并非是一般尊贵的。那三房的朱妙,父亲是庶出,母亲不过是四品官家的女儿,娘家父亲前年还丁忧卸任。这样的姑娘,哪里配的上淳儿她的淳儿可是天家嫡长子,是来日要做国君之人。便是个侧妃,那也得是最好的。
朱皇后捏紧了团扇柄,复打起笑容来,道“哥哥不如再好好打算打算。嫣儿与淳儿自小一块长大的交情,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我们做长辈的,又岂能棒打鸳鸯到时候嫣儿伤了心,莫非哥哥又能痛快到哪里去了再说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咱们女人家,从来是能守着合意之人便已心满意足,又何必在乎这是正是侧的。”
朱敬观端着茶,慢慢地吹开茶叶沫子。他小啜一口,慢慢道“娘娘说的,并非无理。不过,臣已想好了,此事没的多说。若是给嫣儿的分位乃是侧妃,那便是她哭着闹着要嫁,臣也绝不会答应。”
他话说的慢条斯理,但却十分坚决。朱后面色一变,尖尖的指甲险些刺进掌心肉里头去。
“哥哥何必将话说的这么满仔细思虑一番,再来答复本宫也不迟。”朱后勉强一笑。
“臣也斗胆,想请皇后娘娘再行思虑。”朱敬观起了身,朝着皇后一揖,“七月初七便是乞巧,其后则是祭天大典,想来娘娘定会忙的抽不开身。等娘娘闲下来,再仔细考虑一二。”罢了,便是一深躬,道,“时辰差不多了,臣这就告退出宫。”
皇后淡了笑容,对谨姑姑道“阿谨,送哥哥出去吧。”
一阵零落脚步声,谨姑姑领着朱敬观出了贤育堂,朝着岐阳宫门外去了。贤育堂里静了下来,云母屏风后绕出一道高挑身影,竟是李淳。方才朱敬观在时,他就扯了一张椅子坐在后头听,将朱敬观的话尽收耳底。
此刻,他脸上正挂着一抹焦虑色“母后,舅舅他他怎可这样不明是非,为了区区一个正妃的位置,竟不肯将嫣表妹嫁给我了”
朱皇后叹口气,道“这也是人之常理。你舅舅是一家氏主,原本为了整个朱氏好,他也该同意你另娶罗家女。可偏偏他也是个有私心的,想替你表妹谋前程。这事儿怪不得他,只怪本宫错看了你舅舅,还以为他是个有魄力的,愿为了你的前程、为了朱氏门楣赌上一把。谁知,他不愿。”
李淳眉心紧结
朱敬观的话,皇后是早就料到了的。她分毫不乱,闲闲摇着扇子, 悠哉道“哥哥也莫要将话说的这么绝。做人父母, 谁不指望着儿女一辈子高高兴兴的嫣儿自小爱慕她表哥, 莫非哥哥还忍心将两人拆散了去”
皇后不直接说分位,反倒这样打起太极来。朱敬观暗暗眯眼,心底已隐约猜到了她的意图。
“皇后娘娘的话,臣也多少明白一二。为人父母,总是要多为儿女谋划前程。娘娘您定也是这般想的吧与其将大殿下与咱们朱家捆在一块儿, 倒不如为大殿下多找个助力。那罗氏女瞧着不错,听闻素有幽静娴雅之名,父亲又是通政史, 委实能帮上大殿下许多。单单说通政史的上峰,便是个了不得的大儒;来日大殿下若可监国,那便是如虎添翼了。”
说罢, 朱敬观抚一抚胡须, 心底暗叹一声。
李淳的身上流着一半儿的朱家血, 便是为了朱氏的显耀门楣, 他们这一族也得拼了全力, 将李淳扶上帝位去。皇后这番打算, 于大局而言着实是有利无害, 只不过是苦了那个要嫁给李淳做侧室的朱家姑娘好端端的正头娘子做不得,偏去深宫里做小。
而皇后挑中的那个侧妃人选,又偏偏是他朱敬观的女儿,多少叫他有些不快。
朱皇后放下团扇,淡笑一声,说“既然哥哥看的这么明白,那也省的本宫仔细分说了。本宫确实想令嫣儿做淳儿的侧室。不过,她到底是本宫的亲侄女儿,便是做了侧室,那也是与正室平起平坐,受不得委屈。本宫想好了,等嫣儿过门,自会为她向陛下讨要封地拥扈。届时,她哪儿还能挨罗氏的气”
她这头将算盘打的噼啪响,倒是周周全全,朱敬观凝神一想,竟觉得若非所挑之人是他家阿嫣,皇后的算计便已是上下万全之策。
但要阿嫣做侧室,他是绝不同意的。
于是,朱敬观儒雅地笑起来,道“娘娘思虑周全,臣钦服于心。只不过,还是那句老话,吾儿性子倔,要做侧室,恐怕会闹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事儿来。既然皇后娘娘只是想挑个朱家女儿入宫来,臣倒觉得三房的姑娘更妥帖些。不知娘娘可还记得妙姐儿她与阿嫣一般年纪,开春方及的笄,性情柔婉,自幼饱读诗书,也是个好姑娘。”
朱皇后闻言,面色略有些不佳。
虽同是朱氏一门,可大房与三房却并非是一般尊贵的。那三房的朱妙,父亲是庶出,母亲不过是四品官家的女儿,娘家父亲前年还丁忧卸任。这样的姑娘,哪里配的上淳儿她的淳儿可是天家嫡长子,是来日要做国君之人。便是个侧妃,那也得是最好的。
朱皇后捏紧了团扇柄,复打起笑容来,道“哥哥不如再好好打算打算。嫣儿与淳儿自小一块长大的交情,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我们做长辈的,又岂能棒打鸳鸯到时候嫣儿伤了心,莫非哥哥又能痛快到哪里去了再说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咱们女人家,从来是能守着合意之人便已心满意足,又何必在乎这是正是侧的。”
朱敬观端着茶,慢慢地吹开茶叶沫子。他小啜一口,慢慢道“娘娘说的,并非无理。不过,臣已想好了,此事没的多说。若是给嫣儿的分位乃是侧妃,那便是她哭着闹着要嫁,臣也绝不会答应。”
他话说的慢条斯理,但却十分坚决。朱后面色一变,尖尖的指甲险些刺进掌心肉里头去。
“哥哥何必将话说的这么满仔细思虑一番,再来答复本宫也不迟。”朱后勉强一笑。
“臣也斗胆,想请皇后娘娘再行思虑。”朱敬观起了身,朝着皇后一揖,“七月初七便是乞巧,其后则是祭天大典,想来娘娘定会忙的抽不开身。等娘娘闲下来,再仔细考虑一二。”罢了,便是一深躬,道,“时辰差不多了,臣这就告退出宫。”
皇后淡了笑容,对谨姑姑道“阿谨,送哥哥出去吧。”
一阵零落脚步声,谨姑姑领着朱敬观出了贤育堂,朝着岐阳宫门外去了。贤育堂里静了下来,云母屏风后绕出一道高挑身影,竟是李淳。方才朱敬观在时,他就扯了一张椅子坐在后头听,将朱敬观的话尽收耳底。
此刻,他脸上正挂着一抹焦虑色“母后,舅舅他他怎可这样不明是非,为了区区一个正妃的位置,竟不肯将嫣表妹嫁给我了”
朱皇后叹口气,道“这也是人之常理。你舅舅是一家氏主,原本为了整个朱氏好,他也该同意你另娶罗家女。可偏偏他也是个有私心的,想替你表妹谋前程。这事儿怪不得他,只怪本宫错看了你舅舅,还以为他是个有魄力的,愿为了你的前程、为了朱氏门楣赌上一把。谁知,他不愿。”
李淳眉心紧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