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含章对此当然不陌生,但是怎么可能

    蒋含章在自己门口搞过“投影”来做监视器,但那其实应用的还是光学的折射原理。

    迄今为止,蒋含章还没见过能够用灵子做同步传输的工具存在,即便如凌霄城那等重视“科研”的门派,传信方式还是很传统的靠生物工具,比如枯骨蚊。

    “我能看看吗”蒋含章道。

    小梅愉快地道“可以啊”言毕将镜子来,还兴冲冲地补了一句,“皮少主第一见到的时候也特别好奇,搬弄过一阵子没研究出所以然,后来就不感兴趣了。”

    蒋含章镜子里外检查了一边,发现背面的盖子是活动的,虽然看着是某种石材制成,但衔接镶嵌处采用的是隼牟结构,花了点儿时间拆卸开,蒋含章才看到了镜子的背面有晶莹的线条绘制的图案。

    如前所说,这个世界符咒的体系基本是以钿金对灵子的吸附性为基础的,再灵子的本身具有的灵电效应、灵热效应、灵磁效应的性质加以开发利用。

    就像工业社会、现代社会以至于信息社会,说到底都是对电子种种效应,比如电磁效应、光点效应的运用为基础的。

    电是怎么来的

    说白点儿就是拿一种可以通电的导体,比如金属线全在一块大磁铁里来回的搅动,金属线全力就会产生电。

    人类的发电厂的原理就是找到一种动能,让金属线圈保持在磁场里一直转动。

    不论是烧煤的、烧油的、烧天然气的,乃至于核电的发电厂,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用煤、油、天然气或者核能把一个大锅炉的水烧热,大家都知道烧热的水蒸气能把水壶的盖子冲开,只要水烧得足够热、锅炉足够大,这股动能自然也能不断地推动金属线转动。

    从蒸汽机的发明到核电应用,看着好像进步得了不得了不得了,其实原理从来没变过。

    而信息社会的信息传输本质上还是对电子的应用。

    众所周知,电脑运算的核心在芯片,而芯片本身的原理则是对电子的运用。

    初中物理就有教过,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所以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人摸一块纯铁的铁板不会被电道,因为稳定的铁原子不显电性。

    芯片是用硅制作的,硅本身带四个电子,在硅片左侧掺入硼,硼原子本身带四个电子,硅片右侧掺入磷,磷原子本身带五个电子。

    这样通入电流时,必须是左侧通入正极点,右侧通入负极电,电流才能通过。

    由此就形成了一个逻辑,一个可以用正负来表示的逻辑。

    再对应上二进制的代码。

    就形成了硬体和软体只见的链接。

    地球人类所有看似辉煌璀璨的文明,都是基于对电子的运用。

    而这颗星球上所有文明,包括那三万人结阵对抗万米海啸的镇龙网,都是基于对灵子的应用。

    抛却灵子与人体产生的奇妙效应不谈,只说符咒。

    以钿金对灵子的吸附性为基础的符咒体系必然要用到钿金,就像盖房子要打地基一样,是不可动摇的基础。

    现在拆开了这面镜子的蒋含章摸着镜面上晶莹剔透线条绘制的“符咒”,这明显不是钿金,也不是钿金混合了其他金属绘制的,是

    是硅

    瞬时间,蒋含章想到他芥子袋里的那个圆球。

    那个他们从夜林坠毁灵舟的现场捡回来、他用来砸噬脑猴引发核爆的圆球。

    那个圆球的表面晶莹剔透,上面绘制的符咒他研究了半天,发现不是这颗星球上的任何一派的。

    他来到这个世界太久了,已经被这个世界的文明“洗脑”成惯性了。

    那颗圆球也好,这面镜子也好,上面绘制都不是符咒

    这是电路板

章节目录

放弃灭世的我成“神”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笑客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笑客来并收藏放弃灭世的我成“神”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