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冷宫废后5 (2/2)
够了。
“不记旧风雨,为有新晴日。”诸瑛笑她,“看你这般感慨,不如改名新晴好了。”
“那婢子谢太后赐名。”宫女便就着蹲着的姿势行了一礼。
诸瑛失笑“好了,梳妆吧。”
“是。”
待一切妥当,诸瑛问道“皇上可喂过了”
新换的乳母答道“回禀太后,喂了点米糊,也把过尿了。”
诸瑛点点头“那走吧。”
新晴便抱过新帝,跟在诸瑛身后,到了太庙,诸瑛接过新帝,进入殿中祭告天地先祖。
接着诸瑛抱着新帝前往奉天殿,在那里正式即位。登上宝座,就坐后,群臣三跪九叩,因在丧中,丹陛大乐设而不作,群臣贺表也进而不宣。
然后颁布新皇即位与太后临朝听政的诏书,由礼部尚书宣读,宣布改元景和,大赦天下。
诸瑛轻揽着新帝,让他不要乱动,好在新帝还算乖巧,登基大典这一套流程下来都不曾哭闹。
诸瑛希望他能一直这么乖巧,可惜无论什么,大了总不如小时候可爱。
无论未来与新帝是否反目,她都会选择更进一步,毕竟已经有了这样的,为什么不称帝呢成为君主,她想做什么才能调动所有人为之行动,仅仅是太后还是要受到限制的,因此垂帘听政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
但在男子主导的世界中,女子称帝必然有很大阻力,她需要更多的支持者,否则她一个人的成功终归是空中楼阁罢了。
诸瑛注视着满朝文武跪下山呼,目光随后远眺,终有一日,她会让这殿上多出女子的面孔。
登基大典结束后已是下午,诸瑛到勤政殿批完今天的奏折,这才回到乾元宫,开始着手宫女遣散一事。之前先帝已经遣散了大部分,只留下近百名京城附近的宫女准备在贵妃封后大典上以贵妃名义宣布放出,因为先帝驾崩,此事耽搁到了现在。
“出宫的宫女户籍统计地如何还有之前出宫宫女的现状可整理了”诸瑛问。
新晴将名单送到诸瑛手边“已经做好了,第一份是这次放出宫女的名单,先按四方分,再按同县、同乡、同村统计。第二份是之前出宫宫女的现状。”
诸瑛接过名单,粗略地翻了翻“选十来个年岁二十八以上的宫女来,我要召见。”
新晴有些疑惑地转身出去吩咐下面人跑腿。
看新晴走回来,诸瑛翻看着第二份资料,过了会儿问道“你可想出宫”
新晴一怔“太后要赶婢子走吗”
诸瑛抬起头道“你怎么会这么想你若想走,我留你反而不美,你要不想走,我岂会赶你,无论如何,我自会为你打点好一切。”
“婢子不想出宫。”新晴还是摇头。
诸瑛奇道“这却是为何你难道不想见见爹娘”
“上次夫人来看太后,不就带着娘”新晴道,“跟着太后,婢子也有机会看到家人。”
“那怎么一样。”诸瑛失笑。
“婢子回家也不是时时能与爹娘相见,有何分别呢”新晴答道。
诸瑛微微一叹“那你也不想找个如意郎君”
新晴摇头。男儿多薄幸,就算为正妻又如何呢且看那资料中,出宫的宫女也没有几人过得好的。
诸瑛便不在多言,只道“我宫中若有想出去的你也不必阻拦。”
“是。”
正说着,宫人回报名单上的人已到,诸瑛便让她们一个个进来。
徐金梅忐忑地随宫女进到殿中,数着步伐,估摸着差不多了便头也不敢抬地跪下行礼“婢子拜见太后,太后千岁。”
“起来吧,赐坐。”上面传来一道温和的女声。
徐金梅谢了恩,这才惶恐地挨着凳子坐了一点。
诸瑛含笑问道“你本名是叫徐金梅”
“回禀太后,是的。”
“在哪里做事”
“回禀太后,婢子在待月殿洒扫。”
“几岁进的宫入宫几年了”
“回禀太后,婢子十三岁入宫,如今已经十六年了。”徐金梅小心地一一答了。
“除了洒扫你可有技艺在身”
徐金梅答道“婢子会绣花会打络子。”
“是进宫前学的”
徐金梅摇头“回禀太后,是进宫后学的。”她想起才进宫那会儿在姑姑手下日日做针线到半夜的日子,姑姑动辄惩罚,当真是苦不堪言,只是这话却不能在太后面前说的。
“不记旧风雨,为有新晴日。”诸瑛笑她,“看你这般感慨,不如改名新晴好了。”
“那婢子谢太后赐名。”宫女便就着蹲着的姿势行了一礼。
诸瑛失笑“好了,梳妆吧。”
“是。”
待一切妥当,诸瑛问道“皇上可喂过了”
新换的乳母答道“回禀太后,喂了点米糊,也把过尿了。”
诸瑛点点头“那走吧。”
新晴便抱过新帝,跟在诸瑛身后,到了太庙,诸瑛接过新帝,进入殿中祭告天地先祖。
接着诸瑛抱着新帝前往奉天殿,在那里正式即位。登上宝座,就坐后,群臣三跪九叩,因在丧中,丹陛大乐设而不作,群臣贺表也进而不宣。
然后颁布新皇即位与太后临朝听政的诏书,由礼部尚书宣读,宣布改元景和,大赦天下。
诸瑛轻揽着新帝,让他不要乱动,好在新帝还算乖巧,登基大典这一套流程下来都不曾哭闹。
诸瑛希望他能一直这么乖巧,可惜无论什么,大了总不如小时候可爱。
无论未来与新帝是否反目,她都会选择更进一步,毕竟已经有了这样的,为什么不称帝呢成为君主,她想做什么才能调动所有人为之行动,仅仅是太后还是要受到限制的,因此垂帘听政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
但在男子主导的世界中,女子称帝必然有很大阻力,她需要更多的支持者,否则她一个人的成功终归是空中楼阁罢了。
诸瑛注视着满朝文武跪下山呼,目光随后远眺,终有一日,她会让这殿上多出女子的面孔。
登基大典结束后已是下午,诸瑛到勤政殿批完今天的奏折,这才回到乾元宫,开始着手宫女遣散一事。之前先帝已经遣散了大部分,只留下近百名京城附近的宫女准备在贵妃封后大典上以贵妃名义宣布放出,因为先帝驾崩,此事耽搁到了现在。
“出宫的宫女户籍统计地如何还有之前出宫宫女的现状可整理了”诸瑛问。
新晴将名单送到诸瑛手边“已经做好了,第一份是这次放出宫女的名单,先按四方分,再按同县、同乡、同村统计。第二份是之前出宫宫女的现状。”
诸瑛接过名单,粗略地翻了翻“选十来个年岁二十八以上的宫女来,我要召见。”
新晴有些疑惑地转身出去吩咐下面人跑腿。
看新晴走回来,诸瑛翻看着第二份资料,过了会儿问道“你可想出宫”
新晴一怔“太后要赶婢子走吗”
诸瑛抬起头道“你怎么会这么想你若想走,我留你反而不美,你要不想走,我岂会赶你,无论如何,我自会为你打点好一切。”
“婢子不想出宫。”新晴还是摇头。
诸瑛奇道“这却是为何你难道不想见见爹娘”
“上次夫人来看太后,不就带着娘”新晴道,“跟着太后,婢子也有机会看到家人。”
“那怎么一样。”诸瑛失笑。
“婢子回家也不是时时能与爹娘相见,有何分别呢”新晴答道。
诸瑛微微一叹“那你也不想找个如意郎君”
新晴摇头。男儿多薄幸,就算为正妻又如何呢且看那资料中,出宫的宫女也没有几人过得好的。
诸瑛便不在多言,只道“我宫中若有想出去的你也不必阻拦。”
“是。”
正说着,宫人回报名单上的人已到,诸瑛便让她们一个个进来。
徐金梅忐忑地随宫女进到殿中,数着步伐,估摸着差不多了便头也不敢抬地跪下行礼“婢子拜见太后,太后千岁。”
“起来吧,赐坐。”上面传来一道温和的女声。
徐金梅谢了恩,这才惶恐地挨着凳子坐了一点。
诸瑛含笑问道“你本名是叫徐金梅”
“回禀太后,是的。”
“在哪里做事”
“回禀太后,婢子在待月殿洒扫。”
“几岁进的宫入宫几年了”
“回禀太后,婢子十三岁入宫,如今已经十六年了。”徐金梅小心地一一答了。
“除了洒扫你可有技艺在身”
徐金梅答道“婢子会绣花会打络子。”
“是进宫前学的”
徐金梅摇头“回禀太后,是进宫后学的。”她想起才进宫那会儿在姑姑手下日日做针线到半夜的日子,姑姑动辄惩罚,当真是苦不堪言,只是这话却不能在太后面前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