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家起了个大早,今天于老头和于连成要送栓子去私塾,原本定的于连双也要去的,但于连双考虑到贵子的事,担心会影响常秀才对栓子的印象,就不过去了,栓子很感念三叔的细心。
于连双帮栓子准备了送给常秀才的束脩,这些东西都是有规矩的,除了银钱外,还要送腊肉、小米,于老头和于连双带着栓子,提着一大串东西,天刚亮就出发,到镇上正好辰时,常秀才的私塾已经开始上课了。
常家小厮引着三人在客厅等了一刻,常秀才给学生讲完最新的功课,才出来见他们。
常秀才有五十多岁,整个人很是清瘦,再加上嘴唇下的那一簇胡须,不苟言笑的样子很是严厉。
栓子在暗中观察常秀才时,常秀才也在打量这个站在明堂中间的五岁小童,他目光灵动,毫不怯场,看着就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常秀才很喜欢这样的孩子。
“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于老头和于连双一脸紧张的看着栓子,恨不能替他回答。
栓子倒没什么感觉,他又不是真的五岁小娃,怎么会怯场呢。
“夫子好,我姓于,叫栓子,今年五岁了,我家是杨家村的。”又指着两位长辈道,“这是我爷爷,这是我爹爹。”
口齿伶俐,吐字清晰,介绍自己不忘长辈,不错。常秀才抚着自己的胡须,微微颔首。
“你过去读过书吗”
“没有。”
“你为什么要来私塾读书”
栓子很想回答,我要考科举
我曾经看到过广阔的世界,经历过多彩的人生,我不想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我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但这些话只能对自己说,栓子拿出爹爹前几天劝大伯三叔的理由,“我想学很多东西,长大以后挣钱报答长辈。”
常秀才听惯了这样的套话,一听就知道是长辈教的,也是,这小娃才五岁,还不到决定自己人生的时候,将来,读的书多了,自然就会有新的想法,新的目标。
两人一问一答,过去很久,常夫子已经完全了解了栓子的情况,又听说他以后只想当个帐房先生,找个糊口的营生,觉得有点可惜。
不过他才五岁,以后有什么造化还说不准呢
“栓子这个名字只能做个小名,不能算是学名。”常夫子对着于老头于连成道“我想给栓子取个学名,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意见。”此时,人起名字还是很郑重的,大字不识的人家也会找识字的人求一个名。
于老头于连成连忙应道“我们没有意见,都听夫子的。”
“能得夫子取名是他的福气。”
常夫子闻言点点头,盯着栓子看了一会,说道“你姓于,我给你取学名舒文,希望你将来能够好好学习,不要辜负长辈的期望。”
“于舒文”,栓子默念自己的名字,很是感激常夫子,天知道,他顶着“栓子”这个名字有多不自在,虽说这名字饱含长辈对孩子的疼爱,意在希望把他的命拴在于家。但他的命他自己会掌握,不需要老天保佑,他早就想着,等自己读书后,一定要换个名字,差点忘了,此时人的名字只能由长辈取。
“舒文,你过来,磕个头。”
于舒文闻言,跪在面前的小蒲团上,常夫子手持三炷香,插到香炉中,栓子抬头看到了孔夫子的画像,他恭恭敬敬的磕了几个头,起身看着常夫子。
常夫子解释道,“这是孔夫子,是大圣人,所有幼童开蒙之时都要向夫子行礼,以示恭敬。”
于舒文点头,表示理解,他对孔夫子还是很尊敬的,前世的人再反对古文也不会否认孔夫子的功绩。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
接着,常夫子又向他们介绍了私塾的规矩,譬如“每日卯时三刻开始上课,午时休息,未时接着上课,申时下学,离家远的孩子也可以晚点到。”又譬如“因学生都是附近村镇的孩子,中午不方便回家,所以私塾午饭,这些需要另外收费,当然也可以自己携带。”还有“学生需自行准备书本和纸笔。”等等这些在三叔的提醒下都准备好了。
于老头和于连成把栓子安顿好,就先行离开了。
再说栓子,不,以后要叫于舒文了。
舒文跟着常夫子走进了课堂
于连双帮栓子准备了送给常秀才的束脩,这些东西都是有规矩的,除了银钱外,还要送腊肉、小米,于老头和于连双带着栓子,提着一大串东西,天刚亮就出发,到镇上正好辰时,常秀才的私塾已经开始上课了。
常家小厮引着三人在客厅等了一刻,常秀才给学生讲完最新的功课,才出来见他们。
常秀才有五十多岁,整个人很是清瘦,再加上嘴唇下的那一簇胡须,不苟言笑的样子很是严厉。
栓子在暗中观察常秀才时,常秀才也在打量这个站在明堂中间的五岁小童,他目光灵动,毫不怯场,看着就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常秀才很喜欢这样的孩子。
“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于老头和于连双一脸紧张的看着栓子,恨不能替他回答。
栓子倒没什么感觉,他又不是真的五岁小娃,怎么会怯场呢。
“夫子好,我姓于,叫栓子,今年五岁了,我家是杨家村的。”又指着两位长辈道,“这是我爷爷,这是我爹爹。”
口齿伶俐,吐字清晰,介绍自己不忘长辈,不错。常秀才抚着自己的胡须,微微颔首。
“你过去读过书吗”
“没有。”
“你为什么要来私塾读书”
栓子很想回答,我要考科举
我曾经看到过广阔的世界,经历过多彩的人生,我不想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我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但这些话只能对自己说,栓子拿出爹爹前几天劝大伯三叔的理由,“我想学很多东西,长大以后挣钱报答长辈。”
常秀才听惯了这样的套话,一听就知道是长辈教的,也是,这小娃才五岁,还不到决定自己人生的时候,将来,读的书多了,自然就会有新的想法,新的目标。
两人一问一答,过去很久,常夫子已经完全了解了栓子的情况,又听说他以后只想当个帐房先生,找个糊口的营生,觉得有点可惜。
不过他才五岁,以后有什么造化还说不准呢
“栓子这个名字只能做个小名,不能算是学名。”常夫子对着于老头于连成道“我想给栓子取个学名,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意见。”此时,人起名字还是很郑重的,大字不识的人家也会找识字的人求一个名。
于老头于连成连忙应道“我们没有意见,都听夫子的。”
“能得夫子取名是他的福气。”
常夫子闻言点点头,盯着栓子看了一会,说道“你姓于,我给你取学名舒文,希望你将来能够好好学习,不要辜负长辈的期望。”
“于舒文”,栓子默念自己的名字,很是感激常夫子,天知道,他顶着“栓子”这个名字有多不自在,虽说这名字饱含长辈对孩子的疼爱,意在希望把他的命拴在于家。但他的命他自己会掌握,不需要老天保佑,他早就想着,等自己读书后,一定要换个名字,差点忘了,此时人的名字只能由长辈取。
“舒文,你过来,磕个头。”
于舒文闻言,跪在面前的小蒲团上,常夫子手持三炷香,插到香炉中,栓子抬头看到了孔夫子的画像,他恭恭敬敬的磕了几个头,起身看着常夫子。
常夫子解释道,“这是孔夫子,是大圣人,所有幼童开蒙之时都要向夫子行礼,以示恭敬。”
于舒文点头,表示理解,他对孔夫子还是很尊敬的,前世的人再反对古文也不会否认孔夫子的功绩。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
接着,常夫子又向他们介绍了私塾的规矩,譬如“每日卯时三刻开始上课,午时休息,未时接着上课,申时下学,离家远的孩子也可以晚点到。”又譬如“因学生都是附近村镇的孩子,中午不方便回家,所以私塾午饭,这些需要另外收费,当然也可以自己携带。”还有“学生需自行准备书本和纸笔。”等等这些在三叔的提醒下都准备好了。
于老头和于连成把栓子安顿好,就先行离开了。
再说栓子,不,以后要叫于舒文了。
舒文跟着常夫子走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