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成这次院试, 压力很大, 因为二叔家的堂弟明年便要参加童生试, 二婶说, 若是他这次还没有考过,便要给堂弟让路。毕竟自家也没有多少积蓄, 供不起两个考生。
祖父年事已高,爹娘都是普通的农人,杨广成知道自己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杨广成有手有脚, 还有功名,不想受到他人的掣肘, 也不想自己的妻儿都花用着祖父的银钱。便想着自己开办个私塾, 积攒些银钱, 为以后的考试做些准备。
但能够自学成才的毕竟是少数,杨广成知道自己的能力, 离开学院相当于放弃了举业, 做这个抉择很是痛苦。
所以他才会向于舒文征求意见, 想得到他人的支持。
杨广成在陆府用了午膳,便告辞离开。
临行之时,杨广成轻轻地拍了拍于舒文的肩膀,郑重道“舒文,整个杨家村西河镇都看着你呢,你一定要成功”
一个功名便能庇护一方百姓,大家都希望西河镇能出一个举人
于舒文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很快陆征便发现,于舒文读书之时兴致不高, 便想关心一下弟子的心中所想,要知道于舒文一惯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会将内心喜怒表露出来。
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于舒文叹了一口气,怅然道“今日见到幼时好友,才发现物是人非。我与他的交谈围绕在这次院试,再找不到其他话题了。更有甚者,他在我面前小心翼翼,带着一份谦卑我们再也回不去那段天真纯洁的岁月了”
陆征嗔怪道“小小年纪便说出这般老成的话,你才多大岁数,人生才刚刚开始,有什么可感慨的。以后你要走的路还有很远,你便会发现,这一路上有很多人留在原地,跟不上你的脚步。别说幼时的同伴,便是如今府学的同窗,能与你一辈子保持友谊的也没有几个。何谓知己,何谓志同道合不止要有同样的抱负理想,还要有并肩同行的能力”
于舒文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很少与人交心,仅有的几个朋友,一个杨广成,一个周诚美,不知他们的友谊能够保持多久
三日后,贡院外放榜,杨广成吊在榜单末尾,险险过关,却没有看到陆瑾昱的名字
陆瑾昱知道后很是失落,却也松了一口气。若不能得案首,他宁愿重考一次。
陆征宽慰道“这次没有上榜,还有下次,你年纪还小,这次就当是试炼了。明年就有一次院试,接着考就是。”
陆瑾昱暗暗下定决心,下次我一定要上榜,目标小三元
陆征道“阿昱,你不是不知该如何写策论,让其言之有物吗。过几日我们到子澄家中拜访,到时候你便跟着他们下地劳作,也感受一番农人的辛苦。仔细想想普通百姓最在意的是什么,自然就知道什么样的政策才是能够真正实行的,利国利民的”
陆瑾昱自然满口答应,兴奋道“于大哥,到时候你带我到田里面去,我帮你们收粮食。”
于舒文道“只要你不嫌累,有的是活计。”
又过了三日,陆家人启程前往杨家村。
几个主子的日常衣物,生活用品装了满满一辆马车,一家人坐在另一辆马车上,只带了几个得用的仆人,贴身的侍女,便启程前往杨家村。
一路上走走停停,陆征时不时的让三个孩子吟诗作赋,考校学问,马车走了两天才到目的地。
于舒文觉得终于解脱了,再这样下去自己定然会得“恐诗症”。
陆瑾昱很不理解,为什么于大哥会不擅长诗文,幼时启蒙后最先学的便是韵律,写诗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平常,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千古传唱的名篇,但韵律平仄都是烂熟于心的。
“于大哥,熟能生巧,你要多多练习,才能写得好。”陆瑾昱用于舒文给他出模拟题时的原话回敬他,于舒文只得摇头苦笑。
陆蔓也在心里暗笑,最近她们的信件往来多是诗文,陆蔓能看到于舒文的进步,却没想到他还是这般畏之如虎
陆家人第一次到杨家村,陆蔓和陆瑾昱更是第一次来到乡间,好奇的来回张望。
于家人早已在村口等着迎接,陆家的马车一到便被热情的迎到于家,一路上围观的村人络绎不绝,如同夹道欢迎。
这样的小村庄何时见过如此气派的马车,便是镇上的大财主家里都没有。
这些年,于家的日子蒸蒸日上。光是田地已经有了两百多亩,秀才的免税田有三百亩,于家便让村人将自家的田地挂到于家名下,减免税赋。
于连双在外跑商挣了不少银
祖父年事已高,爹娘都是普通的农人,杨广成知道自己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杨广成有手有脚, 还有功名,不想受到他人的掣肘, 也不想自己的妻儿都花用着祖父的银钱。便想着自己开办个私塾, 积攒些银钱, 为以后的考试做些准备。
但能够自学成才的毕竟是少数,杨广成知道自己的能力, 离开学院相当于放弃了举业, 做这个抉择很是痛苦。
所以他才会向于舒文征求意见, 想得到他人的支持。
杨广成在陆府用了午膳,便告辞离开。
临行之时,杨广成轻轻地拍了拍于舒文的肩膀,郑重道“舒文,整个杨家村西河镇都看着你呢,你一定要成功”
一个功名便能庇护一方百姓,大家都希望西河镇能出一个举人
于舒文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很快陆征便发现,于舒文读书之时兴致不高, 便想关心一下弟子的心中所想,要知道于舒文一惯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会将内心喜怒表露出来。
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于舒文叹了一口气,怅然道“今日见到幼时好友,才发现物是人非。我与他的交谈围绕在这次院试,再找不到其他话题了。更有甚者,他在我面前小心翼翼,带着一份谦卑我们再也回不去那段天真纯洁的岁月了”
陆征嗔怪道“小小年纪便说出这般老成的话,你才多大岁数,人生才刚刚开始,有什么可感慨的。以后你要走的路还有很远,你便会发现,这一路上有很多人留在原地,跟不上你的脚步。别说幼时的同伴,便是如今府学的同窗,能与你一辈子保持友谊的也没有几个。何谓知己,何谓志同道合不止要有同样的抱负理想,还要有并肩同行的能力”
于舒文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很少与人交心,仅有的几个朋友,一个杨广成,一个周诚美,不知他们的友谊能够保持多久
三日后,贡院外放榜,杨广成吊在榜单末尾,险险过关,却没有看到陆瑾昱的名字
陆瑾昱知道后很是失落,却也松了一口气。若不能得案首,他宁愿重考一次。
陆征宽慰道“这次没有上榜,还有下次,你年纪还小,这次就当是试炼了。明年就有一次院试,接着考就是。”
陆瑾昱暗暗下定决心,下次我一定要上榜,目标小三元
陆征道“阿昱,你不是不知该如何写策论,让其言之有物吗。过几日我们到子澄家中拜访,到时候你便跟着他们下地劳作,也感受一番农人的辛苦。仔细想想普通百姓最在意的是什么,自然就知道什么样的政策才是能够真正实行的,利国利民的”
陆瑾昱自然满口答应,兴奋道“于大哥,到时候你带我到田里面去,我帮你们收粮食。”
于舒文道“只要你不嫌累,有的是活计。”
又过了三日,陆家人启程前往杨家村。
几个主子的日常衣物,生活用品装了满满一辆马车,一家人坐在另一辆马车上,只带了几个得用的仆人,贴身的侍女,便启程前往杨家村。
一路上走走停停,陆征时不时的让三个孩子吟诗作赋,考校学问,马车走了两天才到目的地。
于舒文觉得终于解脱了,再这样下去自己定然会得“恐诗症”。
陆瑾昱很不理解,为什么于大哥会不擅长诗文,幼时启蒙后最先学的便是韵律,写诗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平常,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千古传唱的名篇,但韵律平仄都是烂熟于心的。
“于大哥,熟能生巧,你要多多练习,才能写得好。”陆瑾昱用于舒文给他出模拟题时的原话回敬他,于舒文只得摇头苦笑。
陆蔓也在心里暗笑,最近她们的信件往来多是诗文,陆蔓能看到于舒文的进步,却没想到他还是这般畏之如虎
陆家人第一次到杨家村,陆蔓和陆瑾昱更是第一次来到乡间,好奇的来回张望。
于家人早已在村口等着迎接,陆家的马车一到便被热情的迎到于家,一路上围观的村人络绎不绝,如同夹道欢迎。
这样的小村庄何时见过如此气派的马车,便是镇上的大财主家里都没有。
这些年,于家的日子蒸蒸日上。光是田地已经有了两百多亩,秀才的免税田有三百亩,于家便让村人将自家的田地挂到于家名下,减免税赋。
于连双在外跑商挣了不少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