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舒文决定将于庆带到府城, 也有自己的考量。
    于庆能写会算, 为人成熟稳重, 只做书童倒是可惜了。
    于舒文便有计划的教他一些东西, 四书五经,算术律法相信经过自己的教导, 他定然能在很多方面独当一面。至于将来如何安排,全看他的能力了。
    每日里于舒文跟着老师读书,于庆便守在一旁旁听, 他知道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自然很是珍惜。
    于舒文发现, 于庆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 但却很喜欢数字, 对经济事务也很敏感,打算盘能赶上于舒文心算的速度。
    于舒文暗暗盘算记得于庆曾说过, 他的父亲是酒楼掌柜, 想来是受他影响吧。
    发现了于庆独特的能力, 于舒文便请求陆文华帮忙,让于庆隔几日便到陆家书局做学徒,不用给月钱,意在让于庆学以致用。
    有了于庆帮忙分担,于舒文便将自己很多事情交给他打理,比如到陆家书局提交新话本,比如帮自己整理凌乱的笔记,以及应付一些不想参加的宴会
    永安七年二月十一日, 是新一年的县试开考之时,陆瑾昱要下场一试。
    陆家早早便做好了准备,陆老夫人和陆蔓将考试所需的衣食,笔墨,药物都准备了几份,以备不时之需。
    陆家男子都经历过科举,陆老夫人经验丰富,陆蔓倒是第一次做这些事,但她很是用心,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她还特意写信询问于舒文,县试考场的状况,以及潞安的天气
    在所有人的期待中,陆瑾昱顺利考完了县试。
    陆瑾昱基础扎实,又是在京城云山书院启蒙,接受过当朝大学士教导的,小小县试自然不在话下。
    三日后,放榜
    陆瑾昱考中了案首,得了成绩那一刻,他很是兴奋,这意味着他距离于大哥的“小三元”又近了一步
    府试之时,天气已经变暖,考场中好受了很多,陆瑾昱又得了案首
    喜报上门,陆瑾昱喜不自胜,恨不得在每个人面前显摆显摆。
    直到陆征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这有什么可高兴的,你父亲,叔父,大哥都是小三元,你可曾见他们像你一样这般不稳重,像什么样子。童生试只是通往科举的第一步,你以后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这盆冷水让陆瑾昱瞬间清醒了,他性子比较跳脱,不如大哥稳重。从小到大任何事情都有哥哥姐姐挡在前面,没有经受过挫折,所以才会这般乐天达观。
    陆瑾昱意识到,这并不是自己的目标。
    考完府试得了童生的头衔,但后面还有院试,就在今年七月,他应该抓紧时间,更加努力,院试也考个案首才有脸自称是陆家人
    听着陆征的话,于舒文也暗暗心惊这才是书香世家的底蕴。
    对于陆家的孩子来说,科举考试只是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从来没有人将它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
    新的一年便在这样忙忙碌碌中开始了,于舒文雷打不动的到府学参加月考,回来接受老师的指导。
    七月二十日,陆瑾昱下场参加院试。
    府试后的半年时间,陆瑾昱做了数不清的模拟题这是于舒文的建议,陆征欣然采纳,陆瑾昱便只能被题海淹没,气的陆瑾昱再也不帮姐姐和于大哥送信了。
    考试前的模拟,其实已经能看出陆瑾昱的水平,陆征和于舒文心里清楚,陆瑾昱的基础不错,过初试应该不难,但复试却有点麻烦。
    院试初试考四书五经经义解读,复试考策论与杂文,杂文中又有律法、算术等分科。
    陆瑾昱的策论写的花团锦簇,却没有触及实质问题。
    这是不谙世事的大家公子们的通病,他们不了解普通民众如何生活,不知道每一项政策对普通百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没有见识过人间疾苦,衣食无着,自然无法将这些考量写进策论。
    他们的策论往往看着光鲜,实则所提的建议没有办法落地实施,自然也就没有实际价值。
    策论为的就是考验学子对朝廷政策的解读与理解,若言之无物,便只是一篇汇集了书生之言的文章,不叫策论。
    这些问题,陆征与他说过很多次,只是陆瑾昱从未见识过另一个世界,根本不值该如何改进。他又一心想赢过于舒文,定要参加今年的院试,陆征便有意让他经历一番挫折,下场一试。
    陆瑾昱时年十四岁,若是折戟沉沙正好当做磨砺。
    也因着这一连串的模拟测试,陆瑾昱根本没有将院试当回事,轻轻松松走进考场,自信满满的答完题目,提前交了试卷便回来了。
    陆瑾昱自我感觉良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金榜题名(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苦竹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苦竹根并收藏金榜题名(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