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征和史教谕对视一眼, 无奈道“舒文, 还没反应过来。”
    这样的于舒文才有点少年人的样子, 不像刚刚那般老成持重了。
    于舒文回过神, 抱歉道“学生失态了,老师是学生这辈子最佩服的人, 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看看自己刚刚都做了些什么糗事居然向陆大学士提问
    于舒文恨不得穿越回去,让刚刚的自己闭嘴。
    陆征与史教谕看出舒文的赤子之心,不由得发出善意的笑声。
    随后, 于舒文送陆征回家,顺便到老师家认认门, 明日便能跟着老师学习了, 于舒文觉得这一天一点也不真实
    马车上, 新上任的陆老师想多了解一些自己的学生,以便为舒文制定更合适的学习计划。
    “舒文, 我听闻你出身农家, 幼时过得很苦吧, 你是如何启蒙的”
    于舒文正襟危坐,恭敬地答道“老师,学生虽然出身农家,但并未受苦,家里祖父祖母,父亲母亲都支持学生读书,学生能有今日,是他们省吃俭用省出来的。五岁那年, 学生在镇上一位秀才开办的私塾启蒙的,刚开始读三、千、百,后来描红习字,学习四书五经。考取童生后,到府学跟着先生们读书上课,直到如今。”
    陆征道“不必紧张,你我师徒闲话家常,太过拘束,反倒不自在。”
    闻言,于舒文放松了下来。
    实在不能怪于舒文不争气,任谁看到自己的偶像活生生的在自己面前都要紧张吧。
    “你家中还有些什么人,将来要进京考试,家里可能负担得起”会不会产生矛盾
    “先生不必担心,早些年,学生家中是挺困难,不过这几年全家人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已经积攒了一些家底。学生家中有祖父祖母,父母,小妹,我们与大伯,三叔生活在一起,家里人虽多,但都支持学生考试。学生闲暇之时还在家中开办了一个启蒙班,村民都可以到学生家中听课习字。”
    “启蒙班,是什么样子的”陆征好奇道。
    面对老师的问题,于舒文有些羞涩,“那只是学生闲暇之时消遣之作,入不得老师的眼。班里的学生多是同村的百姓,大字不识一个。刚开始学生教他们三、千、百,描红习字,可是他们学不进去。他们打心底里不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既不能让老天心情好,也不能帮着种庄稼,顶多就是看个热闹。后来,学生发现他们喜欢听故事,便把书中的故事用通俗的语言讲给他们听,果然,故事中的道理他们学的很快,还能讲给别人听。所以,那个启蒙班已经变成故事大会了。”
    陆征发现于舒文就像是一块温润的宝玉,没有锋芒,没有棱角,看着不显眼,却时刻散发着自己独特的光芒,任谁都不能忽视。
    陆征见过不少寒门学子,家境好的,就标榜自己是书香门第,家境不好的,便耻于提起家中人事,像于舒文这般坦然的还真没有。
    于舒文谈起自己的家事,没有自卑,没有落寞,反而带着满满的骄傲与自豪。
    真不知是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这般豁达大气的孩子。
    陆征问道“你刚刚问我如何看待寒门与世家的关系,如今为师也想听听你的见解。”
    于舒文思索片刻答道“学生认为,世家是察举征辟制下的产物,如今选官之制改为更为公平的科举制,为世家与寒门了同样的上升之阶,世家的优势在逐渐减少,寒门庶族却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此消彼长之下,世家早晚要退出历史舞台。”
    “你认为是察举征辟制催生了世家豪强,具体说说。”又是不同于前人的观点,陆征很感兴趣。
    “先生,在秦汉之前,哪有世家寒门之别。拥有尊贵血统的人有姓氏,黔首则有名无姓。直到汉朝实行察举征辟,官吏拥有举荐权,再加上光武帝借豪强起家,在政治上维护世家豪强的利益。才有地方豪强与高官显贵相互勾结,推荐自家子嗣,把控上升渠道,逐渐形成世家名门掌控朝政,地方豪强林立的局面。”
    “察举制较世卿世禄更为开放,没有完全阻断人们的希望,但它说到底还是以人的主观判断为准则的制度,是人便免不了有偏好和私心。一旦朝廷势力减弱,世家把控朝政就成为定局。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加剧了寒门与世家的矛盾,促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如今的科举制更为公平,更为完善,一切以学识能力为准,家世血统的影响在逐渐弱化,一段时间之后,朝堂之上,寒门庶族定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金榜题名(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苦竹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苦竹根并收藏金榜题名(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