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皇帝的疑问,皇后回道“早朝之事闹得那般大,又事关皇子,后宫早就传遍了。”
“梓潼,朕知道你性情宽和,但前朝之事严禁传入后宫,仔细查查,把他们的爪子都揪出来,砍了”永安帝带着火气道。
皇后立刻俯身作揖,请罪道“都是臣妾的错,臣妾一定严查,找到后宫的漏洞。”
永安帝对皇后很是信任,忙伸手扶着皇后坐在自己身边“梓潼,朕不是在怪你,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朕能一心打理朝政,不需要为后宫分心,都是你的功劳。掌管后宫是你的职权,你也不用看朕的面子,该查的查,该罚的罚”
皇后松了口气“是,圣上放心。您的烦心事能跟臣妾说说吗,臣妾见识浅薄,但是您说出来,也能消消气。”
永安帝本就想着跟自己的皇后述说烦恼的,很多在大臣面前不能说的话,都能对着皇后倾诉。
“那些世家,相互串联,沆瀣一气,居然敢逼宫仗着朕不敢动他们是吗”
作为先帝唯一在世的儿子,跟着先帝在战场一路拼杀,永安帝从不是好脾气的人,他只是在压抑着自己的怒火,不想因情绪影响判断。如今面对自己的皇后,终于能倾诉心中愤懑了。
“陛下,饮杯清茶,消消火。”皇后亲自动手泡了一壶茶水,双手奉上。“陛下既知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何必为那样的人生气。他们隔段时间便来这么一出,臣妾以为陛下早就习惯了。”
如今日早朝这样的逼宫,还真不是第一次,他们总是踩着永安帝的底线,不断试探,你进我退,锲而不舍,想要获得更多的权利。
皇后这般说,永安帝真是哭笑不得,难道自己身为皇帝,便只能接受并习惯大臣的逼宫吗
永安帝无奈道“有时候朕真恨不得将他们一个个都杀掉可惜朕不只是大郎的父亲,还是大周的皇帝。”
世家豪强千年积累,盘根错节,实力雄厚,贸然动手,必然会将好不容易得来的和平局面破坏掉,说不定刚刚结束二十年的战火又会重燃。
到时候苦的还是天下百姓
提起那个早逝的孩子,皇后也是一阵心痛,那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是她的骄傲,是她精神的寄托
而且,他还那般小
永安帝发现了皇后的沉默,忙安抚道“都怪朕,又勾起你的伤心事了。”
皇后垂眸,掩盖住眼底深处的痛意,反而安慰起了皇帝“若是大郎还在,定然不会希望你这般自苦。他最是仁善,在他眼中,天下百姓比什么都重要他会为自己的父皇骄傲的”
失去的才是最好的,尤其大郎是帮自己挡了灾在永安帝心中,大郎永远是自己最好的孩子。
永安帝思索片刻,对皇后道“此事,不能再拖了,年前诸事繁杂,朕没有时间与他们扯皮,既然司天监已经占卜了吉日,朕便给他们定一个。”
闻言皇后微微颔首,记下永安帝的话,补充道“圣上,皇子册封开府是前朝之事,自有礼部和司天监负责,臣妾无需过问。但若按以往的惯例,开府之时,必然要赐下婚约,定下一正二侧三妃之位,臣妾可要跟淑妃妹妹好好商量一下,办个赏花宴,遴选名门淑女。好久没有这样的喜事了,皇宫也该好好热闹一下。”
永安帝却不以为然“他才十六岁,选什么妃。梓潼你也不必费心,若后宫之人谁有意见,就说是朕的旨意若真想选,就让淑妃给他选个侧妃。那些人这般蹦跶,不就是想在老二面前长个眼吗。朕还没死呢,就急着找下家了。”
永安帝心中对世家之人是痛恨,对二皇子是恨铁不成钢。二皇子身上虽流着世家的血,却也是自己的儿子,他怎会不心疼呢。
只是二皇子向来与世家之人亲近,看不起寒门庶族,不顾自己压制世家,提拔寒门的良苦用心,久而久之,永安帝自然对他寒了心。
“他们不是想给老二当马前卒吗,那就让他们把女儿送进二皇子府吧,只是二皇子此次不立正妃”
世家那么多,侧妃之位只有两个,一旦有了利益争执,再牢固的团体都会分化,更何况他们本就是因争权夺利才走到一起的。
永安帝拿定主意,对皇后道“对,这两个侧妃之位便是鱼饵,梓潼你不要掺和,让淑妃自己定,朕倒要看看他们的一心在利益面前能维持多久”
“梓潼,朕知道你性情宽和,但前朝之事严禁传入后宫,仔细查查,把他们的爪子都揪出来,砍了”永安帝带着火气道。
皇后立刻俯身作揖,请罪道“都是臣妾的错,臣妾一定严查,找到后宫的漏洞。”
永安帝对皇后很是信任,忙伸手扶着皇后坐在自己身边“梓潼,朕不是在怪你,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朕能一心打理朝政,不需要为后宫分心,都是你的功劳。掌管后宫是你的职权,你也不用看朕的面子,该查的查,该罚的罚”
皇后松了口气“是,圣上放心。您的烦心事能跟臣妾说说吗,臣妾见识浅薄,但是您说出来,也能消消气。”
永安帝本就想着跟自己的皇后述说烦恼的,很多在大臣面前不能说的话,都能对着皇后倾诉。
“那些世家,相互串联,沆瀣一气,居然敢逼宫仗着朕不敢动他们是吗”
作为先帝唯一在世的儿子,跟着先帝在战场一路拼杀,永安帝从不是好脾气的人,他只是在压抑着自己的怒火,不想因情绪影响判断。如今面对自己的皇后,终于能倾诉心中愤懑了。
“陛下,饮杯清茶,消消火。”皇后亲自动手泡了一壶茶水,双手奉上。“陛下既知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何必为那样的人生气。他们隔段时间便来这么一出,臣妾以为陛下早就习惯了。”
如今日早朝这样的逼宫,还真不是第一次,他们总是踩着永安帝的底线,不断试探,你进我退,锲而不舍,想要获得更多的权利。
皇后这般说,永安帝真是哭笑不得,难道自己身为皇帝,便只能接受并习惯大臣的逼宫吗
永安帝无奈道“有时候朕真恨不得将他们一个个都杀掉可惜朕不只是大郎的父亲,还是大周的皇帝。”
世家豪强千年积累,盘根错节,实力雄厚,贸然动手,必然会将好不容易得来的和平局面破坏掉,说不定刚刚结束二十年的战火又会重燃。
到时候苦的还是天下百姓
提起那个早逝的孩子,皇后也是一阵心痛,那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是她的骄傲,是她精神的寄托
而且,他还那般小
永安帝发现了皇后的沉默,忙安抚道“都怪朕,又勾起你的伤心事了。”
皇后垂眸,掩盖住眼底深处的痛意,反而安慰起了皇帝“若是大郎还在,定然不会希望你这般自苦。他最是仁善,在他眼中,天下百姓比什么都重要他会为自己的父皇骄傲的”
失去的才是最好的,尤其大郎是帮自己挡了灾在永安帝心中,大郎永远是自己最好的孩子。
永安帝思索片刻,对皇后道“此事,不能再拖了,年前诸事繁杂,朕没有时间与他们扯皮,既然司天监已经占卜了吉日,朕便给他们定一个。”
闻言皇后微微颔首,记下永安帝的话,补充道“圣上,皇子册封开府是前朝之事,自有礼部和司天监负责,臣妾无需过问。但若按以往的惯例,开府之时,必然要赐下婚约,定下一正二侧三妃之位,臣妾可要跟淑妃妹妹好好商量一下,办个赏花宴,遴选名门淑女。好久没有这样的喜事了,皇宫也该好好热闹一下。”
永安帝却不以为然“他才十六岁,选什么妃。梓潼你也不必费心,若后宫之人谁有意见,就说是朕的旨意若真想选,就让淑妃给他选个侧妃。那些人这般蹦跶,不就是想在老二面前长个眼吗。朕还没死呢,就急着找下家了。”
永安帝心中对世家之人是痛恨,对二皇子是恨铁不成钢。二皇子身上虽流着世家的血,却也是自己的儿子,他怎会不心疼呢。
只是二皇子向来与世家之人亲近,看不起寒门庶族,不顾自己压制世家,提拔寒门的良苦用心,久而久之,永安帝自然对他寒了心。
“他们不是想给老二当马前卒吗,那就让他们把女儿送进二皇子府吧,只是二皇子此次不立正妃”
世家那么多,侧妃之位只有两个,一旦有了利益争执,再牢固的团体都会分化,更何况他们本就是因争权夺利才走到一起的。
永安帝拿定主意,对皇后道“对,这两个侧妃之位便是鱼饵,梓潼你不要掺和,让淑妃自己定,朕倒要看看他们的一心在利益面前能维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