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2/2)
往的惯例,没什么特别的,但是这些日子蜀郡的确来了个不得了的人物,说起来和堂弟你还有些关系。”
“哦,还请堂兄细讲。”郭嘉被吊起了一点儿好奇心。
“堂弟不是和徐家那位女子有婚约,徐家因为战乱往益州去了,徐伯父与阿翁有旧,徐家这回便是投奔阿翁去了,在半路上救了位秦公子,等到刺史问起,才知道这位秦公子身份不凡。”郭昊之想起郤荣和郤俭两位公子,忍不住扩大了笑容,“这位秦公子乃是郑玄公的亲传弟子,深得郑玄公教导,他的妻族是平舆许氏,算是汝南许氏的分支,此人英武不凡,却是个不世出的奇才。”
郭嘉听到徐家隐约有些不太好的预感,但他暂时没当回事儿,反倒是接着郭昊之的话问了下去“不知是何等奇才”
“现在应该叫他秦都尉了。”郭昊之一拍自己的额头,“刚刚忘却了此事,秦都尉到蜀郡,先是给刺史的二位公子讲学,原本这二位公子可以说是不学无术,从来都不沾书卷的边的,可是听过他的讲学后,现在已经是改头换面,和以前判若两人了。”
“而且,他在危难之际,只带着三百人前往汉中,为刺史大人平定人心,这样的人若不是时间紧迫还真想与他同去啊”
郭嘉觉得那种不对劲的感觉越来越严重了,他拉着郭昊之让他把事情更仔细地给他讲一遍,听过之后,他觉得可能蜀郡的这些人都是傻子吧这么明显的想要推开刺史单干的心思居然没有一个人看出来
想想吧,一个身份不凡的白衣,只在短短十几日内就得到了刺史的大部分信任,在这个蜀郡即将内乱的前夕,带着三百精锐前往一片太平的汉中,说是要帮助刺史看住苏固,不让他在这个内乱的时候跳出来搞事,实际上是将自己从内乱中摘出去。
郭嘉无比肯定,这个叫秦政的人所图肯定不小,听堂兄所言,苏固虽是扶风人士,但是这些年他一直很想回到朝廷做官,这一次也是一样,秦政肯定是知道这一点,然后有意往汉中去,和苏固做个交换,他用身份帮苏固在朝廷平步青云,苏固则奏表一封帮助他得到汉中太守的位置。
而有了汉中这个益州的门户,益州肯定也会是秦政的囊中之物,如今,天下战乱,益州之地最为平和,若是秦政真的拿下益州,未来便是最大也最强势的一支力量了。
郭嘉深吸了一口气,他的眼睛微微亮起来,这样的图谋让他一时有些热血沸腾,他刚想说些什么,便看到郭昊之拿出一卷竹简给他,“这是那位徐家女子的信,特意点名交给你的,我看那女子也是有大智慧之人,秦都尉很是器重她呢”
“”郭嘉拿着竹简,觉得郭昊之口中那个有大智慧的女子和他认识的徐妧应该不是一个人,他打开了竹简,扑面而来的是一列列歪歪斜斜很是扭曲的字迹,他感觉自己更加困惑了,徐妧的字迹他看过,虽然不能说是大师手笔,可也能看得过去,所以,这封竹简是怎么回事
“郭嘉亲启我二人婚约之事,近来常做思量,阿翁与郭伯父交好,定下婚约,可你我二人相处日久,实是无男女之情,故而,婚约可否作废,免得你我二人被此束缚,不得与心爱之人相守。
我如今已有了一生追随之人,可实现一生抱负天下安康,四海升平,数月前,听闻你与荀公子皆有出世之心,思虑再三后,想延请你二人往益州来,黄巾之乱乃是天下大乱之始,为免民生多艰,望你二人能不计前嫌。徐妧亲笔。”
郭嘉拿着竹简开始了艰难的思考,信的意思基本就是咱俩实在没什么感情,婚约作废,然后我之前年纪小不懂事,但现在不是了,你和荀彧千万别生我当初的气,现在我在秦都尉手下干活,这个人是个好人,所以你俩商量一下要不要过来,大家一起玩耍啊
他叹了口气,慢慢卷上了竹简,他想,果然,这样的天下是能够从骨子里改变一个人的,他对徐妧还算是熟悉,自然看得出今日这封信的不同,他对秦政的好奇更重了些,只是他有此心,自然可以往益州去一趟,但是荀彧那边,可不会如此轻易,毕竟,荀彧才是真正的家大业大。
而且荀家的立场便不可能允许自家最看好的子弟离开朝堂,去帮助一个野心者,郭嘉沉吟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在和荀彧见面的时候试探一番,不过现在,他需要从郭毅和郭昊之嘴里问出更多的事情来。
“哦,还请堂兄细讲。”郭嘉被吊起了一点儿好奇心。
“堂弟不是和徐家那位女子有婚约,徐家因为战乱往益州去了,徐伯父与阿翁有旧,徐家这回便是投奔阿翁去了,在半路上救了位秦公子,等到刺史问起,才知道这位秦公子身份不凡。”郭昊之想起郤荣和郤俭两位公子,忍不住扩大了笑容,“这位秦公子乃是郑玄公的亲传弟子,深得郑玄公教导,他的妻族是平舆许氏,算是汝南许氏的分支,此人英武不凡,却是个不世出的奇才。”
郭嘉听到徐家隐约有些不太好的预感,但他暂时没当回事儿,反倒是接着郭昊之的话问了下去“不知是何等奇才”
“现在应该叫他秦都尉了。”郭昊之一拍自己的额头,“刚刚忘却了此事,秦都尉到蜀郡,先是给刺史的二位公子讲学,原本这二位公子可以说是不学无术,从来都不沾书卷的边的,可是听过他的讲学后,现在已经是改头换面,和以前判若两人了。”
“而且,他在危难之际,只带着三百人前往汉中,为刺史大人平定人心,这样的人若不是时间紧迫还真想与他同去啊”
郭嘉觉得那种不对劲的感觉越来越严重了,他拉着郭昊之让他把事情更仔细地给他讲一遍,听过之后,他觉得可能蜀郡的这些人都是傻子吧这么明显的想要推开刺史单干的心思居然没有一个人看出来
想想吧,一个身份不凡的白衣,只在短短十几日内就得到了刺史的大部分信任,在这个蜀郡即将内乱的前夕,带着三百精锐前往一片太平的汉中,说是要帮助刺史看住苏固,不让他在这个内乱的时候跳出来搞事,实际上是将自己从内乱中摘出去。
郭嘉无比肯定,这个叫秦政的人所图肯定不小,听堂兄所言,苏固虽是扶风人士,但是这些年他一直很想回到朝廷做官,这一次也是一样,秦政肯定是知道这一点,然后有意往汉中去,和苏固做个交换,他用身份帮苏固在朝廷平步青云,苏固则奏表一封帮助他得到汉中太守的位置。
而有了汉中这个益州的门户,益州肯定也会是秦政的囊中之物,如今,天下战乱,益州之地最为平和,若是秦政真的拿下益州,未来便是最大也最强势的一支力量了。
郭嘉深吸了一口气,他的眼睛微微亮起来,这样的图谋让他一时有些热血沸腾,他刚想说些什么,便看到郭昊之拿出一卷竹简给他,“这是那位徐家女子的信,特意点名交给你的,我看那女子也是有大智慧之人,秦都尉很是器重她呢”
“”郭嘉拿着竹简,觉得郭昊之口中那个有大智慧的女子和他认识的徐妧应该不是一个人,他打开了竹简,扑面而来的是一列列歪歪斜斜很是扭曲的字迹,他感觉自己更加困惑了,徐妧的字迹他看过,虽然不能说是大师手笔,可也能看得过去,所以,这封竹简是怎么回事
“郭嘉亲启我二人婚约之事,近来常做思量,阿翁与郭伯父交好,定下婚约,可你我二人相处日久,实是无男女之情,故而,婚约可否作废,免得你我二人被此束缚,不得与心爱之人相守。
我如今已有了一生追随之人,可实现一生抱负天下安康,四海升平,数月前,听闻你与荀公子皆有出世之心,思虑再三后,想延请你二人往益州来,黄巾之乱乃是天下大乱之始,为免民生多艰,望你二人能不计前嫌。徐妧亲笔。”
郭嘉拿着竹简开始了艰难的思考,信的意思基本就是咱俩实在没什么感情,婚约作废,然后我之前年纪小不懂事,但现在不是了,你和荀彧千万别生我当初的气,现在我在秦都尉手下干活,这个人是个好人,所以你俩商量一下要不要过来,大家一起玩耍啊
他叹了口气,慢慢卷上了竹简,他想,果然,这样的天下是能够从骨子里改变一个人的,他对徐妧还算是熟悉,自然看得出今日这封信的不同,他对秦政的好奇更重了些,只是他有此心,自然可以往益州去一趟,但是荀彧那边,可不会如此轻易,毕竟,荀彧才是真正的家大业大。
而且荀家的立场便不可能允许自家最看好的子弟离开朝堂,去帮助一个野心者,郭嘉沉吟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在和荀彧见面的时候试探一番,不过现在,他需要从郭毅和郭昊之嘴里问出更多的事情来。